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字母表示数》案例分析

《用字母表示数》案例分析

《用字母表示数》案例分析
教学目标:
1.学习并会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或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简单关系。

2.在具体情境中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用字母表示数的
数学意义及实用价值。

3.培养学生善于用数学符号表示生活中常见数量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过程:
一、纸牌游戏,激趣导入
师:你们玩过24点的游戏吗?(出示4张牌:6、a、2、q),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质疑;你算的真快,可这里没有1和12呀?(生:a就是1,q 就是12。


说明:在扑克中我们用字母可以表示一个特定的数。

(板书:特定的数)
【从生活中的字母引入,通过24点游戏引出扑克牌中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渗透了符号思想,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熟知的事物出发,同时又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二、层层递进,逐步构建
第一步: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抽象概括过程。

过渡:那么这个字母除了可以表示特定的数之外它还能表示什么呢?我们来看!
(1)演示用小棒摆三角形,用式子表示摆不同个数三角形所用小棒的根数。

师:这是一个?如果我们要摆这样的1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太简单了,如果用一道式子表示我们可以写成1×3。

师:再看,2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能用算式表示吗?我们也可以写成2×3,
师:如果摆这样的3个三角形,应该用那一道算式表示呢?
设疑:4个呢?5个呢?
(2)认识到用一个算式来表示三角形小棒根数的局限性。

师:这样写下去能写完吗?
生:写不完、可以写许多式子。

(出示:省略号)
(3)寻求解决策略,用一个式子概括所有的式子。

师:大家能不能想个办法,用一个式子概括所有的式子呢?生:a×3、n×3、x×3……
师:你们竟然创造了用字母来概括的方法,真了不起。

可以这样表示:a×3
提问:字母a表示什么?
生:a表示三角形的个数。

(出示:三角形的个数)
师:a×3这个式子,又表示什么?(摆a个三角形要用小棒的根数)
(4)探索发现。

师:那这里的字母表示几呢?
生:可以表示任意的自然数。

师:可以表示0吗?可以表示100吗?
师:看来在这里字母表示的不再是特定的数,而是变化的数。

(板书:变化的数)
师:刚才同学们说这个字母表示自然数,那它可以表示小数吗?分数呢?
生:不能,因为三角形的个数如果是小数,那就不是三角形了。

同样也不能表示分数。

(5)小结。

师:通过我们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用字母不仅可以表示特定的数,更重要的是用字母还可以表示变化的数。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了解的新知识——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

【学生在写算式的过程中会体会到写不完,于是就想到可以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个数。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让他们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求,让学生觉得这样的知识是有用的。

在揭示了a×3后,老师又让学生说一说a的取值范围,因为每个具体题目中的字母所表示的范围并不相同,要抓住每题的题意让学生说说字母的范围。


第二步:初步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既表示数,也表示数量关系。

(1)出示魔盒,体会规律。

师:我给大家带来一个神奇的魔盒,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往里面输入一个数,魔盒就会把它变成另外一个数再输出来,想试试吗?谁来说第一个数字!
与学生互动交流,一起探索出a + 10表示的就是出来的数。

(2)将字母作为数学对象,理解意义。

师:a + 10不仅表示出来的数,还可以表示出来的数与进入的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生:还可以表示出来的数比进入的数多10。

(3)字母取值,口头求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师:如果a等于20,a + 10等于多少?
生:30。

(4)体会数学研究的是千变万化中不变的关系。

师:在这里我们不难发现,进入魔盒的数是变化的,出来的数也是变化的,然而“a + 10”所表示的关系却是不变的。

师:这里的a表示还仅仅表示自然数吗?
生:这里的a可以是自然数,也可以是小数,还可以是分数。

师:这里的字母表示的不再仅是在自然数中间变化,还可能是小数、分数。

看来在不同的情况下字母所表示的数的范围是不一样的。

【引用“魔盒”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课堂氛围高涨,通过让形式更加多样化,及提问适当增加难度,让这题能发挥出了更大的作用!】
第三步:规定的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关于正方形周长与面积计算公式。

过渡:像这种不变的关系在数学中的例子还有很多,(出示例题),指名回答并板书:c=a×4 s = a×a
师:这里的a表示的是什么?
生:正方形的边长。

师:作为正方形的边长,它可以表示哪些数呢?
生1:可以表示小数。

生2:还可以表示分数。

师:刚才表示三角形的字母只能表示自然数,看来,在不同情况下,字母所表示的数的范围是怎么样的啊?(不一样的)
师:同学们再比较一下,这两道公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它们都用a来表示,
师:都含有字母,不错,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你们看看这两道公式都是什么运算啊?
生:乘法。

师:对了,在含有字母的乘法运算中,像这样的式子它还有更简洁的写法。

(生独立阅读书本,交流探索)
三、课堂小结,提高升华
谈话: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利用“算24点”、“魔盒”几个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惊讶地发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数学是那么有趣,让学生的学习材料充满了“趣味性”,学生在整节课兴趣盎然,充满生机。

本节课,我给学生提供了多次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机会。

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有合作讨论的交流。

新课标指出,数学活动必
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对学生来说,在新课的开展中,运用他们所熟悉的身边的人或事,学生因感兴趣而易于了解接受。

同时,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想法,相互的讨论,发展了思维,增强创新意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