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红十字会工作细则
(试行)
第一条 为推进乡级红十字会工作,明确工作职责,把握工
作方式和任务,根据《中国红十字会章程》和《贵州省红十字会
组织工作条例》规定,特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二条 乡镇红十字会的主要工作职责是:
(一)宣传培训:通过简报、展板、标语、媒体等宣传红十字
会开展的活动,宣传红十字法律、法规和会务知识,宣传普及卫
生防病、健康教育、防灾避险、科学致富等知识;倡导敬老助残、
扶危济困的社会风尚,宣扬“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
做好工作人员、会员和志愿者的业务培训工作。
(二)发展红十字会基层组织、会员和志愿者,做好登记、发
证、管理和会费收缴工作,组织开展活动。
(三)开展救灾救助活动。在发生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时及时
向上级红十字会报灾并积极组织自救,在上级红十字会的指导下
开展募捐活动;平时做好辖区内救助对象的调查摸底、登记造册、
救助款物的接收和发放等工作。
(四)建立志愿服务队或小组,组织会员和志愿者开展便民、
助民、利民和邻里互助等服务活动。
(五)开展纪念“世界红十字目”及红十字博爱周活动。
(六)分别指导行政村和社区基层红十字会工作。
(七)完成上级红十字会交办的任务。
第三条 工作标准
乡镇红十字会组织建设要求要达到“六有”标准:
(一)建立健全基层红十字会的组织机构,选好领导班子和理
事会人选,特别是选好负责红十字会具体工作的秘书长。
具体标准为:1、有会领导班子、兼职干部及常务理事、理
事登记花名册。2、建立理事会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
主要是汇报上季度工作开展情况、检查、指导、培训、沟通信息、
交流经验、布置下季度工作任务,各基层红十字会兼职干部必须
参加,形成制度化的例会,有完备的会议记录。
(二)有稳定的会员和志愿者队伍。开展辖区内全民参加的红
十字会活动,在大力宣传红十字会性质、宗旨、职能的基础上,
提高村民及社区居民的认识和觉悟,发展红十字会员和志愿者。
具体标准为:1、乡镇红十字会按照《中国红十字会会员管
理办法》、《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管理办法》等规定,做好辖区内
会员和志愿者的发展、登记、发证、培训和管理工作。每个基层
红十字会组织结合实际至少组建一支红十字志愿服务队,能够在
本辖区开展红十字特色活动。个人加入红十字会要严格履行入会
手续,建立会员、志愿者档案,实行动态管理。2、每年至少组
织一期会员、志愿者培训,结合实际灵活安排培训、宣传等形式,
有完备的培训记录。3、每年至少组织会员、志愿者开展一次红
十字特色活动,有活动记录。
(三)有规范的管理制度。逐级对基层红十字会实行规范化管
理。
具体标准为:1、根据上级工作计划,制定乡镇红十字会工
作目标管理考核实施细则,年终进行评审,做到责任明确,任务
清楚,奖惩有据,逐步使基层红十字会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
科学化的管理轨道。各乡镇参照县红十字会管理方式对行政村、
社区基层红十字会进行规范化管理。2、按照“三有、四薄、三
上墙”(“三有”有领导班子、兼职干部花名册,有常务理事及
理事花名册,有规章制度汇编册,包括岗位职责、工作制度、会
议制度、救灾报灾制度、宣传信息制度、会员及志愿者登记制度、
会费和财务管理制度、学习制度等;“四薄”有会员、志愿者队
伍登记薄,会员交纳会费登记薄,各项活动、会议记录薄,特困
家庭登记薄;“三上墙”:组织机构、制度、职责上墙)的要求,
加强基层红十字会组织档案规范化建设。3、财务管理严格。能
够按照《中国红十字会会费管理办法》的规定做好会费收缴和管
理,对救灾物资及其他方面的收入能够合理使用,规范管理。
(四)有固定的服务平台,实行统一、规范的管理,并不断改
善条件建设。
具体标准为:1、统一规范标识:乡镇、学校、医院红十字
会名称统一为“xxx乡镇、学校、医院红十字会”,行政村、社
区红十字组织名称统一为“xxx村、社区红十字会”,教学班红
十字组织名称统一为“xx校xx班红十字会员小组。红十字会基
层组织须悬挂统一制作的牌匾。红十字会员由发展入会红十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