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汉语,汉字的形体结构

古代汉语,汉字的形体结构

❖ 金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金文包括殷 商、西周、春秋、戰國、秦漢时期的銅器銘 文,狭义的金文仅指西周时期的铜器铭文。 由於金文多數出現在鐘鼎彝器上,鑄造鐘鼎 彝器的材料是吉金(上好的金屬叫吉金,主 要指青銅),所以金文又有“鐘鼎文”、 “彝器文字”和“吉金文字”之稱。
和殷商甲骨文相比,金文特點爲:
中多数都容易辨别,也有少数较难区别。大体可以 分为以下八类:
(1)左形右声:江 棋 詁 訪 飽 握 松 結 理 (2)右形左声:攻 期 胡 邵 頂 敵 難 甌 救 (3)上形下声:空 箕 罟 苔 草 房 霧 簡 茅 (4)下形上声:汞 基 辜 照 背 架 翁 恐 姿 (5)内形外声:辯 哀 問 閩 鳳 讎 岡 (6)外形内声:閣 國 固 裹 術 匱 街 衷 (7)形占一角:勝 栽 聖 荊 穀 雜 賴 條 脩穎務佞疆
3、會意
❖ 許慎對會意的解釋是:“會意者,比類合誼, 以見指撝,武信是也。”比,組合;類,指 某一類種
❖ 異體會意 ❖ 同體會意
(一)異體會意
❖ 異體會意就是會合兩個不同意思的形體,例 如:
(二)同體會意
❖ 同體會意是重迭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同符號, 表示一種新意。比如:
象形脫胎於圖畫,古文字中的象形 字大多保留圖畫的味道。例如:
(鳥) (魚)
(馬)
(鹿)
有時還可把肢體部分省掉, 只畫頭部,例如:
(牛)
(羊)
象形字例舉
少數象形字有輔助性符號:


葉 瓜雨 齒
掌握象形字的關鍵在於能從古文字形 中看出這個字所像何物之形,有的象形 字形象性很強,一眼就能看出來,有的 卻比較隱晦曲折,這就需要我們多接觸 一些有關古文字研究的資料,目前對初 學者較有指導意義的古文字學專著是李 圃的《甲骨文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声。”
(2)省形字 所谓省形字是指构形时将形符的一部分
省去了。例如:
弑:《说文》:“臣弑君也。《易》曰: ‘臣弑其君。’从殺省,式声。”
屦:《说文》:“履也。从履省,娄声。 一曰鞮也。”
(3)亦声字 亦声字也叫会意兼形声字。如: 娶:《说文》:“取妇也。从女,从取, 取亦声。” 婚:《说文》:“妇家也。礼,取妇以昏
❖ 秦系文字是通行于秦國的文字,由西周金 文發展而成,或稱“西土文字”、“籀 文”、“大篆”。
❖ 秦系文字有大篆、小篆之分。大篆是小篆 的先河,相傳周宣王時期的太史作了大篆 《史籀》十五篇,故名。大篆主要包括籀 文、石鼓文、詛楚文等。
❖ 六國文字是指戰國時期秦國以外齊、楚、燕、韓、 趙、魏等六國的文字,或稱“東土文字”、“東 方六國文字”、“六國古文”、“古文”等,它 是漢字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部分。
时。妇人,阴也,故曰婚。从女,从昏,昏 亦声。”
琀:琀《说文》:“送死口中玉也,从玉, 从含,含亦声。”
三、四體二用
❖ 清代戴震認為六書中只有前四種才與造字有 關,後两種是與用字有關而不是造字法,故 提出“四體二用說”。
四、三書說
❖ “三書說”的提出者是近人唐蘭。三書指:一、 象形文字,二、象意文字,三、形聲文字。
形聲是一種能產性最強的造字方法, 許慎在《說文·序》中說:“倉頡之初作 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 其後形聲相 益,即謂之字。字者,言孶乳而浸多也。” 形聲字是在獨體的“文”的基礎上孶生繁 衍出來的。 《说文解字》中的形声字约占 80%以上,在现存的汉字中形声字约占 90%。
形声字的结构形式即声符和意符的结合形式,其
❖ 六國文字主要包括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中發現 的“壁中書”古文、《說文解字》、曹魏時代 《三體石經》、宋郭忠恕《汗簡》、宋夏竦的 《古文四聲韻》上所收錄或刻寫的古文以及後代 新出土的六國簡帛金石文字和陶文等。其中《說 文》共保留六國古文百多個。六國文字在結構和 書寫風格上不僅與秦系文字有著明顯的不同,而 且互相之間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
❖ 兩木為“林”,三木為“森”,二屮為 “艸”,三屮為“卉”,四屮為“茻。兩口 為“吅、三口為“品”,兩虫為昆,三虫為 “蟲” 。三魚為“鱻” 三日為晶兩人相隨為 从,兩人相北為背,三人為众。
❖ 类似的有:猋驫毳犇羴等
4、形聲
❖ 許慎對形聲字的解釋是:“形聲者,以事為 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事,指事物。 名,即字,這裏指形符。譬,指與所要造的 形聲字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
❖ 丁、合文大量減少,比甲骨文少得多,且組合方式 相對固定,常見的是上下組合式。
(三)戰國文字
❖ 戰國文字是指戰國時期周王室和各諸侯國所 使用的文字。戰國時期,由於諸侯割據,政 令不一,“田疇異畝,車塗異軌,律令異法, 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導致各 國文字在內部結構和書寫風格上都存在著很 大的差異。根據今人王國維的研究,戰國文 字共分秦系文字和六國文字兩大系統。
❖ 甲、筆劃豐滿粗壯,多用肥筆和曲筆。字形長圓, 莊嚴厚重。行款多直書左行,排列整齊。
❖ 乙、新的象形字很少出現,原有象形字的象形色彩 開始減弱,趨向線條化和符號化。形聲字大量增加, 一些字如“走、言、金、廠”等作為部首被使用。
❖ 丙、書寫日趨規範,偏旁逐漸定型,異體字減少。 如“彳”旁基本處於字的左方,辵旁基本處於字的 左下方。
❖ 發 甲文: 小篆:發 《說文》:“ 發, 射發也。 从弓,宇 聲。”
关于形声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1)省声字 ❖ 省声字是指为了书写的方便或构形的美观,在造字
时将形声字的声符省去了一部分,例如: ❖ 家:说文》:“居也。从宀,豭省声。” ❖ 珊:《说文》:“珊瑚色,宀色赤,生于海,或生
于山,从玉,删省声。” ❖ 夜:《说文》:“舍也,天下休舍也。从夕,亦省
(一)甲骨文
❖ 甲骨文是現存中國最古老的文字。殷商時期,人們 以為神靈主宰著一切。所以每逢大事諸如天氣、收 成、戰爭、田獵、婚娶等都要通過占卜向神問吉凶 然後才做出決定。占卜材料用的是甲骨(龜甲和獸 骨)。占卜結束後,占卜時間、占卜者、占問內容、 占卜結果、應驗等情況一一用文字記錄下來刻在甲 骨上,這種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就是甲骨文,簡稱甲 文。由於甲骨文記錄的主要是占卜內容,最早的出 土地是殷墟,記錄方式大部分是用刀刻,所以又有 “卜辭”、“殷墟書契”、“甲骨刻辭”等名稱。
繼唐蘭之後,陳夢家、裘錫圭等人也先 後提出了各自“三書說”。
❖ 陳夢家的“三書”是指象形、假借和形聲 (《殷虛卜辭綜述》),
❖ 裘錫圭的三書是指表意字、形聲字和假借 字(《文字學概要 》)。
指出下列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类?是 形声字的请指出其形符和声符
❖豆 亦 寒 疆 向 徒 颖 棄 藝 聲 ❖斤 朱 珥 寸 男 融 雖 初
甲骨文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甲、从構形的角度看,甲骨文已經相當成熟。 ❖ 乙、尚保留著早期文字的特徵,圖畫意味濃。每個
字都像是用線條勾勒出來的“簡筆劃”或“寫意 畫”,形象逼真,一望便知其所表示的事物。
❖ 丙、形體結構還沒有完全定型。同一個字有多種寫 法,筆劃可繁可簡,構件部位隨意、選擇自由、多 少無礙,故異體字很多。
❖ 丁、合文較多。所謂合文是指將幾個字合寫 成一體,形似一個字,但認讀時仍當作幾個 字對待。甲骨文中的合文多數出現在數目字 中或殷商先公先王的廟號中。五十 一百 三百 四百 四千
❖ 戊、筆劃多為細瘦的直筆。由於甲骨文是用 刀刻寫在堅硬的甲骨上,所以線條瘦硬,多 為直筆,轉彎的地方也都是硬角。
(二)殷周金文
2、指事 許慎對指事的解釋是:“指事者,視而可 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
(1)純粹符號性質的指事字
例如:
一:
《說文》:“惟初太始,道
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凡一之
屬皆从一。”
二: 《說文》:“地之數也。从偶
一。”
三: 《說文》:“天地人之道也。
从三數。”
(2)在象形字的基礎上添加指示符 號的指事字,例如:
唐蘭解釋說:“象形象意是上古期的圖畫文字,形聲文字 是近古期的聲符文字,這三類可以包括盡一切中國文字。……
凡是象形文字:一、一定是獨體字,二,一定是名字,三、一 定在本名以外,不含別的意義。……象意文字是圖畫文字的主 要部分,在上古時期,還沒有發生任何形聲字之前,完全用圖 畫文字時,除了少數象形文字,就完全是象意文字了。象意文 字有時是單體的,有時是複體的。……形聲字的特點是有了聲 符,比較容易區別。不過有些聲化的象意字,雖然也幷在形聲 字的範圍裏,就它原是圖畫文字的一點,我們依舊把它列入象 意字。有些形聲字因為聲音的變化,已經很難認出它諧什麼 聲。……真正的形聲字都是近古期的新文字,是用聲符的方法 大批產生的。……象形,象意,形聲,叫做三書。足以範圍一 切中國文字,不歸於形,必歸於意,不歸於意,必歸於聲。” (《中國文字學》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新1版)
六國文字的主要特點如下:
❖ 甲、書寫風格上存在著地域的差異,例如韓、趙、 魏三國的文字形體端莊,用筆細膩,楚國的文字縱 橫恣肆,疏闊遒勁,燕國文字筆法刻板,多呈方折, 齊國文字修長勻稱,喜加裝飾。隨著這些差異的加 劇,進而引起了內部結構的變化。
❖ 乙、 異體、俗體字比較普遍。其中異體字的差異不 僅表現在不同的國家之間,而且在同一國家同一地 域內部也相當嚴重。有時甚至在同一篇文章中存在 著多種異體。例如《侯馬盟書》中的“敢”字竟有 九十多種寫法,而“嘉”字竟有有一百多種寫法
❖ 丙、字形變化的隨意性很大,省變嚴重,缺乏 規律性,不少字已難以看出前後的傳承關係, 难以对其構形理據做出解釋。
❖ 丁、部分字的裝飾性很強,表現出了追求審美 效果的強烈傾向。从春秋末年開始,齐、吳、 越、蔡、楚等國往往在儀仗用的兵器上鐫刻美 術字體,力求工整美觀,或者在筆劃上加一些 圓點,或者故意寫成波折,或者在筆劃外附加 鳥形裝飾。這種追求审美效果的作法和戰國 “百家爭鳴”的時代特点密切相关,其结果导 致了裝飾性筆劃和構件的产生。
(8)声占一角:徒 寶 旗 從 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