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交底
1.4、摊铺整平
先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终平,控制层面平整、均匀。摊铺时填筑层顶面做成向两侧倾斜2%~4%的横向排水坡,以利填筑面排水。
1.5、洒水或晾晒
对含水量不足的填料采取在路基上的平整区内用洒水车进行洒水,填料含水量过大,超过最佳含水量时,需要晾晒,填料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时,才能确保路基的压实密度。
压实干密度
(KN/m3)
孔隙率(%)
上路堤
80-150
≤40
小于层厚2/3
由试验确定
≯23
下路堤
150以下
≤60
小于层厚2控制标准 表1-4-2
分区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
摊铺厚度(cm)
填料最大粒径(cm)
压实干密度
(KN/m3)
孔隙率(%)
上路堤
80-150
≤30
小于层厚2/3
由试验确定
≯22
下路堤
150以下
≤40
小于层厚2/3
由试验确定
≯24
软质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 表1-4-3
分区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
摊铺厚度(cm)
填料最大粒径(cm)
压实干密度
(KN/m3)
孔隙率(%)
上路堤
80-150
≤30
小于层厚
由试验确定
≯20
下路堤
150以下
≤40
小于层厚
由试验确定
30-80
≥94
本合同段内结构物台背回填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的圬工强度及回填时间,采用砂砾进行填筑,结构物处的压实度不小于96%。采取对称回填压实并保持结构物完好无损,压路机达不到的地方,使用小型机动夯具压实。
硬质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 表1-4-1
分区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
摊铺厚度(cm)
填料最大粒径(cm)
签 字 栏
参加人员
监理
2.2.3、边坡防护
路基边坡开挖完成后,及时进行刷坡并砌筑相应的防护工程。刷坡及护墙(坡)基础施工分段间隔实施,刷坡一段,砌筑一段,避免在土体较湿时大段落刷坡及开挖护墙(坡)基础。
二、质量检验
3.1、基本要求
3.1.1、路基的路床标高、宽度、线形及边坡坡度应符合图纸要求;边沟、截水沟和排水沟沟底无积水现象,具备铺砌要求;临时排水设施与现有排水沟渠连通,挖出的废方按指定的地点整齐堆放。
≯22
2、路基挖方施工
路基挖方施工工艺流程,详见表2-1。
2.1、清理现场
根据测量放线放出的路基边线范围,将该范围内的草皮清除,将树木砍掉,树根挖除。
2.2、开挖步骤及方法
2.2.1、施工截水沟
开挖前应先对挖方段内截水沟的位置、尺寸予以核查。按照临时排水与永久排水相结合的原则,提前进行截水沟的施作,并整平夯实堑顶坡面,严防开挖后雨水浸入坡体或破坏坡面,对危及路基安全的冲沟应及时回填夯实。做好其他临时排水设施,保证施工作业面不积水。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压实度
零填及挖方路基(m)
0~30
≥94
按JTG F80/1附录B检查
密度法:每200m每压实层测4点
0.3~0.8
-
路堤
(m)
上路床
0~30
≥94
下路床
0.3~0.8
≥94
上路堤
0.8~1.5
≥93
下路堤
>1.5
≥90
2
弯沉值(0.01mm)
不大于设计值
按JTG F80/1附录1检查
1.2、分层填筑
路堤填筑在线路的纵向和横向均由低向高,分层、逐层填筑,分层碾压,分段成型。分段施工时,接头部位如不能交替填筑,则先填段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分层填筑采用全幅水平分层填筑法,同一水平内应全宽采用同一填料,每种填料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小于50cm,填筑路床顶最后一层时,压实后的厚度不小于10cm。路基填料有变化时,应重新确定压实标准。每层填方沿路基横向每侧超填30cm宽,以方便机械压实作业,保证完工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3.1.2、石方边坡平顺稳定,无险石、悬石。
3.2、检查项目及标准
土方路基检查及标准见表3-1。
石方路基检查及标准见表3-2。
3.3、外观鉴定
3.3.1、路基表面平整、密实,曲线圆滑,边线顺直。
3.3.2、边坡破面平顺稳定。
3.3.3、边沟整齐,沟底无阻水或积水现象。
土方路基实测项目 表3-1
项次
检查项目
填土路基每层填筑压实后,及时进行检测,路基压实度采用灌砂法、检测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再进行上层路基填筑。路基的压实度要求见表1-3。
路基的压实度要求 表1-3
项目分类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
压实度
填方路基
上路床
0-30
≥94
下路床
30-80
≥94
上路堤
80-150
≥93
下路堤
150以下
≥90
2.2.2、分层开挖
土质路堑自上而下采用挖掘机分层进行开挖,边坡采用人工分层修整。采用装载机与挖掘机装土,自卸汽车运输至填方区或弃土场。开挖过程中经常检查边坡位置,防止边坡部位超挖和欠挖;边坡部位预留土层,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边坡修整,并紧跟开挖进行。
拟作为路基填料的挖方分类开挖分类使用,并取样试验确定其作为填料的适宜性及压实标准。开挖过程中对挖方地质情况随时进行观察、核实,根据开挖土层的地质情况,报批是否需要修改设计边坡坡率及断面形式,以保证边坡稳定。开挖至边坡线前,预留一定宽度,保证刷坡过程中设计边坡线外土层不受扰动。每开挖3-5m深,即复测中线及横断面。开挖至零填、路床部分后,尽快进行路床施工,不能及时进行时,在设计路床顶标高上预留30cm的保护土层,并做好临时排水设施。
1.6、机械碾压
采用振动式压路机,碾压前先对填层的厚度及平整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查,确认符合要求后再进行碾压,压实作业做到无偏压、无死角,碾压均匀、密实、表面平整、无轮迹。部分特殊路基要求冲击碾压,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要求进行规范施工,并及时通知项目部技术部长、现场技术员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检验。
1.7、检测
3
纵断面高程(mm)
+10, -20
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
4
中线偏位(mm)
100
经纬仪每200m测4点,弯道加HY\YH两点。
5
宽度(mm)
符合设计要求
用尺量每200 m测4处
6
平整度(mm)
20
3米直尺每200 m测处*3尺
7
横坡(%)
±0.5
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
8
边坡
符合设计要求
抽查每200 m测4处
路基施工技术交底
编号:001
工程名称
部位名称
工序名称
交底日期
年月日
交底方
交底人
接收方
接收人
一、施工工艺
路基填方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图见表附1-1。
1.1、场地清理
清除红线内各类现有建筑物、障碍物,清除路基范围的树根、草皮等植物根系,挖除各种不适用材料,并将清除的表土和不适用材料移运至指定的弃土场堆放。
1.3、路基填料要求见表1-2
路基填料强度要求 表1-2
项目分类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
填料最大粒径
(cm)
填料最小强度要求(CBR,%)
填方路堤
上路床
0-30
10
8
下路床
30-80
10
5
上路堤
80-150
15
4
下路堤
150以下
15
3
零填及路堑路床
0-30
10
8
30-80
10
5
表附1-1路基填筑压实施工工艺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