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腰椎间盘突出症教案

腰椎间盘突出症教案

椎间盘可恶吗?椎间盘突出能使下肢瘫痪吗?
椎间盘突出能自愈吗?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突出
症相同吗?
1、腰椎间盘突出的解剖基础
a腰骶椎生理屈度:腰段前凸,骶段后凸,
腰骶段应力集中容易退变损伤
b 通过腰段脊柱矢状面、横断面认识脊柱解剖,具有复杂性
c 椎间盘的构成特点及作用
2、腰椎间盘突出症 (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的定义
3
第十一章 外科感染
1.外科感染的分类、病因及病理生理。
2.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处理原则
5
第十三章 烧伤、冻伤、咬蜇伤和整形外科
1.损伤的分类和损伤修复的过程
2.常见损伤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
3.损伤患者的救治原则
4.不同部位手术及伤口换药及拆线时间、方法
8
第十四章 肿瘤
1.肿瘤的概念、高危因素、分类和病理特点
3
第二十四章 食管疾病
食管癌的病因、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及处理
2
第二十七章 腹外疝
1.腹外疝的概念、病因、病理和类型
2.腹股沟斜疝和直疝的鉴别要点
3.腹股沟疝的处理及健康教育
3
第二十八章 腹部损伤
腹部损伤的分类、特点、处理原则
3
第二十九章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1.急性腹膜炎的分类、病理改变、临床特点及处理
2. 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需具备以下能力:
1.专业知识:学生能理解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能对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正确诊断;能进行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能进行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健康宣教。
2.实践技能:学生能熟练进行围手术期及各项外科学技术操作;能制定详细的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症、围手术患者的治疗计划。
期末考试(闭卷笔试)占60~70%,题型及比例:名词解释9%,简答题11%,综合分析题10%,选择题70%;平时成绩占15~20%(考勤、作业、阶段考、小测、提问及其他形式的课堂互动表现);实验成绩占10~15%(实验报告占20%,实验操作占40%,实验课参与情况占20%,实验理论考核占20%。)。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外科学
上课对象
临床医学专业(三年制高专)
上课年级
二年级
学分/周学时
8/4
课程类型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dd
先修课程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
选用教材
龙明/王立义.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外科学(第7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主要参考书
1
第二章 无菌术
1.手术室的设置、布局、配备及手术室管理
2.常用手术器械、物品的名称、用途、消毒、保存方法及准备
3.手术体位安置原则;常用的手术体位和适应证
4.手术人员术前准备的原则、要求和方法
5.手术中的无菌要求
8
第三章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衡
1.体液的组成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2.脱水的类型;脱水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2.骨折的定义、病理、分类和专有体征及治疗原则
4
第四十九章 关节脱位
关节脱位的定义、体征、治疗原则
2
第五十二章 骨与关节感染
急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检查及处理
2
第五十七章 颈肩痛和腰腿痛
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义、分类、临床特征、治疗原则
3
第五十八章 骨肿瘤
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处理原则
2. 教师基本要求
承担临床外科教学的专业技术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技术,具备一定临床实践经验,并定期在附属医院相应科室下临床实践,参加职教项目培训和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等要求,具备双师素质,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提高工学结合教学的方法和效果;兼职教师要求有5 年以上工作经历、中级以上职称,经过学校审核并进行试讲合格后参与教学和临床带教。同时临床兼职教师还应组织开展教学基本功的规范化培训。同时校内外教师应互相听课、评课,共同提高。
3
第三十六章 胆道疾病
胆道疾病的病因、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处理
3
第三十七章 胰腺疾病
胰腺癌和壶腹部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3
第三十八章 周围血管疾病
1.下肢静脉曲张的原因、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及处理
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因、病理改变、临床特点、分期及处理
4
第四十章 泌尿系统损伤
泌尿系统损伤的病因、病理、分类、临床表现、主要的辅助检查方法、处理措施
a.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
b.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 一种
综合征
c. 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
d. 约90~96%好发于L4/5, L5/S1
3、病因及病理
①椎间盘的退行性变主要是髓核脱水,脱水后椎间盘失去其正常的弹性和张力,由于外伤或多次反复的不明显损伤,造成纤维环软弱或破裂,髓核即由该处突出(图)
3
第三十三章 结肠、直肠与肛管疾病
1.结肠癌、直肠癌的病因、病理、临床特点、主要辅助检查方法及处理2ຫໍສະໝຸດ 直肠肛管常见疾病患者的特点、处理原则
3
第三十四章 肝脏疾病
1. 肝脓肿的病因、临床特点及处理
2.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主要辅助检查方法、治疗原则
3
第三十五章 门静脉高压与上消化道出血
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原则
5.术后镇痛方法及术后镇痛并发症、防治
4
第九章 围手术期处理
1.手术前准备内容
2.手术后患者评估;手术后患者的监测内容;手术后患者常见的不适及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
4
第十章 外科患者的营养支持
1.三大营养素的代谢特点及营养不良的分类;营养支持的基本指征
2.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的适应症、禁忌症及营养剂分类
3.营养支持患者的诊断、治疗及健康教育
教学重点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以及治疗原则
教学难点
不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的表现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启发提问、案例教学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材、教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其时间安排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1、导入主题(3min)
师生问好
教师提问
思考回答
2、展开阐述(55min)
解剖基础(2min)
定义(2min)
3
四、考核方式
建立以综合素质为核心的能力评价体系,考核内容包括知识、情感态度和操作技能3方面。突出过程与阶段评价,结合课堂提问、技能操作、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评价。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强调课程综合能力评价,结合个案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考核标准参照执业医师等资格的标准。
2、掌握腰腿痛的一般查体及特殊查体。
素质目标:
1、具有医学岗位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2、具有牢固的专业思想、正确的学习目标、良好的学习态度;
3、具有严谨、热情的工作态度;
4、具备较强
临床思维框架;具备评判性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与服务对象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1] 吴在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 梁勇/胡忠亚.外科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不少于300字)
1.课程性质
《外科学》是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临床医学生的必修课程。是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相统一的一门临床医学课程。外科学总论作为外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实践的桥梁,其范畴包括外科各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各项基本技能操作。学习外科学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本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其中理论104学时,实践26学时,总学时130学时。
2.肿瘤的TNM分期
3.肿瘤患者手术治疗适应症和禁忌症
4.肿瘤放疗、化疗和其他治疗
3
第十五章 移植与显微外科
移植的分类、排斥反应及分类、排斥反应的防治
3
第十六章 颅内压增高
1.颅内压增高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
2.急性脑疝解剖概要、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及急救
2
第十七章 颅脑损伤
1.头皮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
2.颅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
3.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
2
第十九章 颈部疾病
1.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分类、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前准备、术后主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3.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处理原则及健康教育
3.高钾血症、低钾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急救和治疗
4.酸碱紊乱的类型、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5
第五章 休克
1.休克的概念、分类
2.休克的微循环变化
3.休克的临床表现、诊断、处理原则
4
第七章 麻醉
1.麻醉的分类、方法和适应证
2.麻醉前患者的诊断
3.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4.麻醉后患者的监护内容
五、面向专业 三年制高专临床医学专业
六、其它信息
教 案
课程名称
外科学
任课教师
许永权
课程类型
专业课
教学对象
三年制
临床医学专业
计划学时
学时
教学单元
骨科
教学章节
腰腿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悉腰腿痛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及常用的治疗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