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知识产权法案 著作权法案例 课件 网络文学作品

知识产权法案 著作权法案例 课件 网络文学作品


(3)增强著作权人自己的保护意识:
申请版权登记; 作者可以将自己的作品独家授权给某网站发表,
由该网站通过技术手段限制他人恶意转载; 关注自己的权利状态(注意作者姓名,文章发表的
日期); 注意收集相关证据,等。
The end ! Thanks!
1999年12月9日国家版权局公布的《关于制作数字化制品的著作权规定》
2004年12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 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5年7月30日,国家版权局、信息产业部共同制定的《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 护办法》
2006年7月1日,《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2006年1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 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国际方面:2006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世界知识产权组 织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
(2)对网络著作权在技术上的保护:
可以通过技术途径完善信息资源网络系统,从而确保网络 环境下著作权法的严格执行。
由网络文学作品案例 所产生的问题
是安琪 丁维佳 谢意丽 唐晓波
面临的现状
(一)不能正确分清权利与责任,侵权现 象普遍 而突出 (二)所有人的网络作品专有权和广大用户的合理 利用权难以平衡 (三)著作权法律体系还有待完善
案例——专载网络原创作品的 “榕树下” 文学网站
2000年5月,“榕树下”编辑在上海书城发 现了一套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网络人 生系列丛书”,未经“榕树下”授权,擅自 选用了在“榕树下”网站发表的作品16篇, 其中榕树下取得独家书面授权的作品9篇。
(3)为视觉或听觉障碍者的非商业性使用
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第12项规定:“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 出版。”
如果网站通过网络参与侵犯著作权, 或通过网络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犯著作 权,则著作权人不仅可以向其提出警告, 还可以要求其承担共同侵权责任。
现有制度下保护网络文学作品:
(1)现有规章制度:
引发的思考:
1.中国社会出版社辩称网络文学作品不受著 作权保护有无依据?
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即由网民在电脑上完成创作、
送进网络首发的文学作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 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作品的数字化 的著作权仍由作品的作者享有;作者对网络作品享有发表 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使用权、信息网
2006年7月1日起施行的《信 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权。
思考:
3.网络原创作品是否也有“专有出版权”概念?
《著作权法》规定:“出版,指作品的复制、发行。” 因此,出版是一种复制、发行作品的使用方式,出版权就是复制权和发
行权的综合,很显然出版权属于作者。
思考:
4.出版汇编作品侵权后果出版社是否应当承担?
《著作权法》14条:“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 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为汇编 作品,其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 权。”
在上述案例中,我认为,出版社显然是有过错的。
思考:
思考:
2. 网络作品等同于传统作品,那么网络是否也等同于传统的 报刊,可以对已经发表的作品行使法定的许可使用权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 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 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 “已在报刊上刊登或者网络上传 播的作品,除著作权人声明或者 上载该作品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受 著作权人的委托声明不得转载、 摘编的以外,网站予以转载、摘 编并按有关规定支付报酬、注明 出处的,不构成侵权。但网站转 载、摘编作品超过有关报刊转载 作品范围的,应当认定为侵权。”
出版权
专有出版权
非专有出版权
专有出版权:
著作权权利人(包括著作权人、著作权受让人和著作权被许可人)在一 定的时间、范围内,独占性地以复制、发行的方式使用作品的权利。
非专有出版权:
一种非独占性的权利,不能排除他人在同一时间、同一范围,以复制、发行 的方式使用作品。
出版权是著作权人的著作权中的一种财产权。 专有出版权并非仅限于图书出版者。
牵涉“合理使用”的问题
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对此有相应的规定。
(1)网络教学科研
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第6项规定:“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 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 但不得出版发行。”
(2)数字化图书馆
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第8项规定:“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 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 品。”
络传播权和获得报酬权等权利。”
作者的作品在网上登载,其作品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承载作品 的载体由纸张书籍变成了网络。
因此,网上使用作品仍应由著作权法予以调整和保护。
网络文学作品具有独创性和可复制性,属于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 应当依据著作权法进行保护。
我国著作权法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 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也对此做了规定。
5.当发现自己的网络文学作品被侵权,能否向网站提出警告或请求帮助?
提供连线服务的 网站
指仅提供连线、接 入等物理基础设施 服务的网络服务提 供者 。
提供内容服务的 网站
指提供大量各类作 品、新闻等信息内 容的网络服务,包 括BBS、 Newsgroup(邮件新 闻组)、聊天室等 有关内容服务的网 络服务提供者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