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本来设计教学。
本课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正确树立“健康第一”的目标,以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兴趣中找到乐趣,从乐趣中找到学习的方法,从而喜欢参加各种体育运动,自觉体验运动所带来的快乐。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篮球运动中的双手胸前传、接球。
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
篮球运动是小学生所喜爱的项运动目之一。
本课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与学,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在“练”和“游戏”中去体验学习的方法和运动的乐趣,掌握篮球运动的技术技能和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
三、教学内容
1、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2、游戏:迎面传球
四、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学生能认识到双手传接球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作在学习过程中积极进行观察并能完成各个练习,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体验活动的乐趣。
2、运动技能目标:学习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技术,基本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性学习等方法,使学生自主练习的能力
增强。
3、心理健康目标: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敢于表现自我,与同伴合作愉快,养成良好的篮球运动习惯,能与老师进行交流和评价。
四、设计思路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体育教学原则,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形式的安排上,紧密关注学生的学练情趣,使学生在愉快的体验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理念,我在教学结构上,设计了以双手胸前传接球为主线,以迎面传球游戏为副线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练兴趣,培养良好习惯,开发创新思维,在教学环境中,充分利用有限的运动场地进行合理的布局,给学生尽可能大的活动空间;在教学手段,利用示范建立概念,利用讲解加深印象,利用练习体会技术,利用展板解决知识点,利用音乐烘托气氛;在评估方式上,把学生的自评、互评与教师的点评相结合,使学生鉴别能力得到发展;在能力培养方面,通过巧妙的安排两项游戏,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预备铃声响后,五年级的学生便聚集到操场上。
我指着操场上的两大框篮球说:“今天这节课我们上篮球课。
”我的话音刚落。
学生们都欢呼了起来“上篮球课,太高兴了。
我最喜欢看NBA的篮球赛了”。
学生们都期待着这节课的开始。
(二)课前准备
“健康第一”安全更不可忽视。
为了更好的在安全的前提下达成教学目标,我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了围着操场“慢跑”两圈和“徒手操”两个活动来使学生的身体机能和心理状态得到预热。
(三)激发学生兴趣
在准备活动后,我开始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位球员在美国NBA打球吗?”“姚明”、“易建联”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那么有没有同学知道其他篮球运动员的名字呢?”“科比”“保罗”“詹姆斯”……我提高声音说:“不错,同学们对球星知道的比较多,那么他们是怎样成为球星的啊?”“天生的”一位同学回答。
“从小开始训练的”一位女生说。
随后有更多的同学附和。
“除了从小开始训练外,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啦?”我问。
“他们是不是从基础动作学起的啊?”“嗯……,是”学生回答。
“那你们想不想成为球星啊?”我接着问。
“想”学生们回答非常响亮。
“那好,今天我们就从基础动作学起,争取让自己的篮球打的更漂亮,投的更准,好吗?”“好,好”学生们欣喜的回答。
“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基本动作中的双手胸前传接球”。
(四)运动参与体验
我先让同学们分成5个小组,由小组长带领着本组成员熟悉篮球,让同学们自己尽情的发挥,展示自己的个性,让同学们和篮球交上朋友。
接着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组合,运用自己所理解的双手胸前
传接球的方法传球,并考虑一下,双手胸前传接球都是身体哪几个部位用力?”我规定好练习的范围,再次强调安全。
学生们都各自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散开练习,不亦悦乎!随后,我再次集合队伍,让同学们回答我所留下的问题。
“手”“腿”……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回答。
“好,同学们回答的不全面,用力的部位有:手指,手腕,腰,腹,脚,腿等部位都在用力,尤其是最后一刻的拨指和抖腕动作。
”我总结了一下。
随后,我讲解并示范正确的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方法。
(体育委员配合)〔热烈的掌声响起……〕课前准备了一块移动黑板,我把动作的要点和口诀都写在上面,方便学生们掌握动作要领。
让学生们面对面站立进行练习,然后再进行三角形传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同学,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但不时也有同学把球传丢了,追着球跑,整个练习同学们练得非常开心。
(五)拓展阶段
把学生分成四组,男女各两组,先完成运球,然后完成两人迎面传球。
“加油啊”“他们赖皮”“快”各组同学紧张的为本组同学加油和指责着不遵守规则的同学。
同学们忘我的投入劲着实让我感动。
这一阶段主要是结合篮球基本动作的特点,通过集体协作体验到合作成功的乐趣。
六、课后反思
(一)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的需要。
我在拟定教学计划之前,就充分地了解学生对体育学习各方面的需求,以及未来社会对他们的需求。
备课时不仅备教材,还备了备学生。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积极创设主动探究学习的氛围。
新颖灵活、富有创意的师生互动形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篮球基本动作训练是比较传统的教学内容。
老教材新教法,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可以引发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关键内容。
积极创设学生自觉参与的活动氛围。
在这个整个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也应注重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潜力,尤其要培养学生探究体育学习方法的能力,指导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设计并自主开展学习活动。
(三)注重活动过程的综合性评价,有效维持创新思维和探索体育问题的能力,为实现终身体育目标服务。
针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我注重对学生自己锻炼能力和合作能力等显性要素做层次不一的肯定性评价,这对有效维持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创新思维兴趣,促使其养成主动探索体育问题的习惯,为实现终身体育目标奠定基础。
体育案例
《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青华中心学校
张艳兰
201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