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我们要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需要多做一些练习题,一元一次方程是方程中的基础,我们必须要学会这种解题思维,以后的学习中还会涉及方程组、高次方程等.
二、知识要点
1、一元一次方程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3)、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4)、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①设未知数;②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5)、求出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6)、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2、等式的性质
(1)、用等号“=”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如果a=b,那么a±c=b±c.
(3)、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如果a=b,那么ac=bc;
如果a=b且c≠0,那么:
(4)、运用等式的性质时要注意三点:
①等式两边都要参加运算,并且是作同一种运算;
②等式两边加或减,乘或除以的数一定是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式子;
③等式两边不能都除以0,即0不能作除数或分母。
2、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1)、合并同类项的依据:乘法分配律。
合并同类项的作用:是一种恒等变形,起到“化简”的作用,它使方程变得简单,更接近x=a(a是常数)的形式。
(2)、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3)。
移项依据:等式的性质1.移项的作用:通过移项,使含未知数的项与常数项分别位于方程左右两边,使方程更接近于x=a(a是常数)的形式。
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
(1)、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使方程不在含有分母,这样的变形叫做去分母。
(2)、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3)、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4)、工作量=人均效率×人数×时间。
4、例:
解: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得,↓
5(3x+1)-10×2=(3x-2)-2(2x+3)
去括号得,↓
15x+5-20=3x-2-4x-6
移项得,↓
15x-3x+4x=-2-6-5+20
合并同类项得,↓
16x=7
系数化为1得,↓
x=7/16。
三、经验之谈:
本节知识点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三点,一、带有分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时,等式两边每一项都要乘以公倍数。
二、带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时,一定要看清括号前的符号。
三、移向后记得变号。
本文由索罗学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