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法名词解释和简答

经济法名词解释和简答

定金:
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为保障合同履行,一方当事人在合同履行前先行支付给对方一定数额的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其以外的人使用在商品或服务上,以证明商品或服务的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精确度或其他特定品质的商标。
商业贿赂:
是指经营者采用财务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的行为。
商业秘密:
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产品缺陷:
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
劳动合同:
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3)劳动客体具有单一性,即劳动行为
(4)劳动合同具有诺成、有偿、双务合同的特性
(5)劳动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5、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的法律后果
(1)返还财产。
(2)赔偿损失。
(3)对恶意串通行为进行制裁。
(4)收归国库或返还集体、第三人。
6、劳动合同的法律特征
(1)劳动合同主体具有特定性
(2)劳动合同内容具有劳动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和对应性
简答题
1、普通合伙企业设立的条件:
(1)有两个以上合伙人
(2)有书面合伙协议
(3)有合伙人认缴或实际缴付的出资
(4)有合伙企业的名称和生产经营场所
(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2、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的条件:
(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
(2)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
(3)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4)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5)有公司住所
3、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情形:
(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3)未履行保密义务。
(4)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4、合同法规定无效合同的情形: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名词解释
入伙:
是指在合伙企业存续期间,合伙人以外的第三人加入合伙企业的法律行为
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股份公司,是指其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是指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或者一个法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
要约:
又称为发盘、报价、订约协议,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