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a 、b 两个圆柱质量相等,分别正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一个是空心圆柱。
a 、b 两个圆柱底面积之比为2:1,密度之比是ρa :ρb =1:4,两圆柱体积之比是V a :V b =6: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 圆柱空心部分是b 圆柱体积B .b 圆柱空心的部分是a 的14C .a 、b 两圆柱对桌面压强之比3∶4D .a 、b 两圆柱对桌面压强之比1∶2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和压力F 的大小关系为 ( )A .p 甲 < p 乙 F 甲 < F 乙B .p 甲 < p 乙 F 甲 > F 乙C .p 甲 > p 乙 F 甲 > F 乙D .p 甲 > p 乙 F 甲 = F 乙3.三个相同容器内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现将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轻轻放入容器,小球静止后的状态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甲<ρ丙<ρ乙B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 乙>p 甲>p 丙C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是 p p p >>甲乙丙D .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 乙=F 甲=F 丙4.如图所示,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容器甲,乙,现将两个容器倒入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若甲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大,试比较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甲,p 乙( )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不能确定5.“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考试时,小丽同学对所涉及的一些物品进行了估测,其中合理的是()A.小丽的重力为900牛顿B.一张草稿纸对折后对桌面的压强为1PaC.一张物理试卷的面积为21mD.小丽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大于900牛顿6.在室温下,吹鼓一个气球,把它放进真空罩中,抽走真空罩中的气体,发现气球变大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球内气体质量变大,体积变大,密度不变B.气球内气体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C.气球变大因为气球内的气压变大D.抽气后,真空罩内气压大于气球内的气压7.如图,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它们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4:5,底面积之比S甲:S乙=5:8,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6:5,下列有关甲、乙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甲、乙的质量之比是3:4②甲、乙的体积之比是15:16③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④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A.①③④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8.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体积后,剩余部分甲对地面的压强大B.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厚度后,剩余部分甲对地面的压强大C.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质量后,剩余部分甲对地面的压强大D.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体积后,剩余部分甲对地面的压强小9.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容器,底面积相同,装有等高的同种液体如图所示.若容器重不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力B.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它对桌面产生的压力C.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等于它对桌面产生的压强D.两容器对桌面产生的压强相等10.底面积200cm2,高为0.5m,重为10N的薄壁柱形容器,内装有0.3m深的酒精,置于水平桌面上.细线吊着质量为3kg,边长为0.1m的实心正方体A,使其一半体积浸入酒精中,如图,已知ρ酒精=800kg/m3,则此时A.细线的拉力为56NB.A浸入一半体积时,容器内酒精对底部的压强为2400PaC.若剪断细线,待稳定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增加200PaD.若剪断细线,待稳定后,烧杯对桌面的压强将增加4400Pa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的两种液体甲、乙,在两容器中,距离同一高度分别有A、B两点。
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p甲_____p乙,则A、B两点的压强关系是p A_____p B;(两空选填“>”、“=”或“<”)。
1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相同的圆台形容器以不同的方式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深度相同、密度不同的A、B液体,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同.则两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p A_____p B,两液体密度ρA_____ρB,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_____F乙.(均选填“>”、“=”或“<”)13.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相同的U型管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液体中,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H 0相同,如图所示,此时两容器内液面相平,则两液体的密度ρ甲_______ρ乙,若将两金属盒同时竖直向下移动一段相同的距离后,则此时两U型管内液面的高度差H 甲_______H乙(均选填“>”、“<”或“=”)14.“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
如图所示木桶的底面积为4×10-2m2(不计桶的厚度),当桶装满水时,桶底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Pa,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______N。
15.如图所示, A是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其边长是10cm. A,B两物块的质量之比为m A:m B=3:1,将A放在水平地面上, B放在A的上面, 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4000Pa.物块A对地面的压力为_____N,物块A的密度为_______kg/m3.16.如图所示,一锥形烧瓶的上表面半径与底面半径之比为1:3,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有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充满容器,且上、下两部分液体深度相同.已知上、下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为ρ1:ρ2=2:3,若上部分液体对下部分液体的压强为p1,下部分液体对瓶底的压强为p2,则p1:p2=_______。
设上部分液体对下部分液体的压力为F1,下部分液体对瓶底的压力为F2,则F1:F2=_______。
17.氧化钙,俗称生石灰,是灰泥中的主要成分之一.灰泥被称为建筑用“胶”,它能将墙砖粘合在一起,密度为2.2×103kg/m3.若每块砖的厚度是7cm,密度为2.4×103kg/m3,设砖缝间建筑用胶的厚度为1cm.为了保证安全,墙体对墙基的压强不得超过4.9×105Pa,那么,该墙的高度不得超过________m.(不考虑大气压强,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8.拧开水龙头,使自来水流过如图所示的玻璃管,在A、B、C三处,水的流速较大的是________处,压强较小的是________处.19.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左右两个均匀实心圆柱体,高度均为h0,质量比为1:3,则左右两个圆柱体的底面积比为_____;将两圆柱体沿水平方向截去某一相同的高度h,并将所截去的部分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叠放后新组合的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比为3:1,则所截的高度h与原高度h0的比h:h0=_____.20.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
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等高的实心圆柱体A、B,把它们并排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圆柱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_。
三、实验题21.小丽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小丽将通过观察泡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2)比较甲、乙两图实验现象,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_________________所示实验。
本实验中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
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
你认为他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图甲、乙、丙所示:(1)图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观察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我们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通过比较图________(填序号)和图丙,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实验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填“控制变量法”或“理想实验法”);(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为p________p′(填“>”“<”或“=”);(5)实验时如果将小桌换成砖块,并将砖块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戊所示。
小明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
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
23.小明同学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
实验步骤如下:(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2)如左上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__________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1N。
(3)图中,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__________cm,计算得到活塞的横截面积为___________cm2。
(4)所测大气压强的数值为______________Pa。
(5)小明了解到班内同学的实验误差普遍很大,而且是有的偏大,有的偏小。
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两条)① ______;② _________。
要减小以上原因形成的误差,只要采取以下措施即可:________。
24.某兴趣小组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提出问题)液体产生的压强跟深度有什么关系?(设计实验)探究液体产生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弹簧秤下挂一实心圆柱体,容器中盛有某种液体.(获取证据)测得圆柱体的体积为0.5×l0-4米3,柱体的重为0.6牛顿.当圆柱体缓慢地浸人液体中时(圆柱体始终竖直且没有被浸没),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弹簧秤相应的示数F,求得相应的圆柱体在下表面处产生对液体的压强p(体在圆柱体下表面处产生的压强也为p),所得数据如下表:(得出结论)根据以上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讨论与交流)(1)根据第5次实验所得数据,求得圆柱体在下表面处对液体产生的压强是_______帕,实心圆柱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2)当弹簧秤的示数为0.12牛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牛.25.小华同学用有挂钩的塑料吸盘来“估测大气压的值”,他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将蘸水的吸盘按在平滑的玻璃板上,挤出里面的空气,按住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钩着吸盘上的挂钩,缓慢往上拉,记录吸盘刚刚脱离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再测量出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即可算出大气压的值,如图所示.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是:量程为20N的弹簧测力计1只,底面积为2cm2的吸盘,平滑的玻璃板.实验时,他发现当弹簧测力计拉至18N时,弹簧测力计正好离开玻璃板.(1)那么,小华同学测得的大气压值是多少?(2)该实验只能粗略测出大气压的值,结果并不精确,请指出你所设计的方案..中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写出2点即可)四、作图题26.如图二,一个重为G的小球,正沿着斜面向下滚动.请作出图示瞬间该小球所受重力G,小球对斜面作用的压力N这两个力的示意图_____.27.示的A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请画出A在水平方向的受力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