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ICT业务规划方案目录一现状及发展需求 (4)1.1项目现状 (4)1.1.1 现状 (4)1.2传统运营模式存在的问题 (4)1.2.1 运营成本高的问题 (4)1.2.2 业务发展的问题 (5)1.2.3 市场竞争力的问题 (5)1.3ICT发展趋势及解决方案 (6)1.3.1 传统ICT发展趋势 (6)1.3.2 新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6)1.3.3 对比:新型综合信息服务模式VS其他三种模式 (7)2需求分析 (10)2.1 业务需求 (10)2.2 功能需求 (11)二建设方案 (12)1 端局虚拟化数据中心建设目标 (12)2 端局虚拟化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12)2.1 总体网络架构概述 (12)2.2 H3C PSTN机房改造方案 (15)2.3 端局数据中心组网建设内容 (18)(一)用户接入组网: (18)(二)端局数据中心外部互联组网 (19)(三)端局数据中心内新增部署平台接入网络(基于Spine-Leaf架构) (19)(四)多PSTN端局数据中心互联组网 (20)三业务建议 (21)3.1 业务建议一:4K视频内容 (21)3.1.1 现状分析 (21)3.1.2 数据网络规划 (23)3.2 业务建议二:云桌面托管服务 (24)3.2.1 现状痛点分析 (24)3.2.2 云桌面方案 (25)3.3 业务建议三:政务云 (27)3.3.1 政务云特点与价值 (27)3.3.2 政务云案例 (28)3.4 业务建议四:云网盘 (29)3.5 业务建议五:视频监控方案 (31)3.6 业务建议七: 企业云服务提供 (32)一现状及发展需求1.1项目现状1.1.1 现状依托3G时代建立的“网络领先、业务领先、服务领先”优势,加快4G网络建设,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发展模式,积极打造新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充分发挥全国宽带网络资源和服务优势,加快固网宽带升级提速,并推进固定和移动宽带的融合和协同发展。
当前,传统以用户数量为主的发展空间更加趋窄,电话用户普及接近饱和,传统语音业务持续下滑。
流量和宽带经营成为新的业务中心,业务发展方式也从增量扩张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和做优增量并举,更加理性地关注量质并重、量收平衡。
此外,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推进,信息消费正在加速渗透至各行各业、千家万户,给带来巨大的转型发展新空间。
需要积极聚焦IDC与云计算、ICT、物联网、大数据等行业应用热点领域,加快在新兴业务领域的战略布局,全面提升专业化运营能力,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
因此,积极打造集中运营的差异化服务优势,对外提供一体化服务能力,对内提升一体化运营效率,为个人、企业等各类客户创造更加灵活、便捷和高效的网络和ICT服务。
1.2传统运营模式存在的问题1.2.1 运营成本高的问题从城域网运营角度来看,目前架构下的家庭和企业用户几乎所有通信业务访问流量都要穿越城域骨干网,带来带宽的大量消耗;同时,由于用户带宽流量的增长,城域骨干网必须适时扩容,规模也不断地扩展。
因此,运营商的接入网与城域骨干网的建设和运维成本都高。
从用户端运营角度来看,用户出口端几乎需要实现所有三层以上(包含三层)网络服务功能,用户侧设备不仅架构复杂且投入成本也高,在三层以上的处理能力需要提升的同时,二层处理能力也需同步提升。
而企业用户前期多数自建自维,运营商无法实现端到端网络的生命周期级管理,不仅难于先于用户发现故障隐患,而且,一旦用户业务报障,也很难快速定位用户端故障,从而影响用户体验。
1.2.2 业务发展的问题传统宽带业务增长乏力,运营商需要寻找新的基于二层管道出口的新形态增值型业务。
运营商可以给家庭与企业客户提供计算资源、存储资源与网络资源的灵活调度与扩展的方案,从而开辟新的增长点。
有必要深入利用传统三层接入方案并挖掘基于二层通道的接入方案,包括传统信息产业向新CT与新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过渡方式、资源扩展的方式、提供新的业务功能、在运营维护方式上的差异性。
1.2.3 市场竞争力的问题目前运营商的主要价值链中仅作为承载通道,运营商能否发挥自身优势,提出有别于传统IT企业以及所谓互联网企业所提供的ICT服务模式,从而形成对电信运营商有利的差异竞争优势;OTT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使得运营商无法更多触及管道中传输的巨大价值,但其实完全可利用运营商自身得天独厚的宽带优势,配合总体运营策略,提升全面竞争力。
1.3ICT发展趋势及解决方案1.3.1 传统ICT发展趋势IDC预测今后的ICT将向这些方向改变(思路与此次太原联通PSTN机房数据中心化改造的方向基本吻合):混合云和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将成为云计算热点。
在过去一年中,公共云计算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无论是国际厂商云计算服务在国内的落地,还是国内互联网公司的云计算架构建设,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同时,金融、制造、能源等传统企业也开始建设私有云计算应用。
在这种情况下,IDC认为2014年的中国云计算服务市场焦点将转向混合云为主的模式。
用户将着重解决外部购买的公共云服务产品和自身基础架构融合的问题。
在私有云架构中,如何构建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将成为热点。
1.3.2 新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解决方案本工程利用阳泉联通(阳泉、盂县)现有的两个端局机房资源,通过SDN技术整合端局所有数据资源形成一个大的数据中心,建设统一的新型综合信息服务业务呈现点,向区域内企业、大客户、家庭、社区、个人等客户提供端到端的一揽子综合信息服务解决方案。
●我们向用户提供无盘桌面、虚拟桌面、虚拟应用、应用商店、文件共享、移动设备管理等统一桌面应用管理平台;●我们向用户提供云主机、云存储、云备份、主机托管等服务平台;●我们向用户提供NAT、路由器、防火墙、四层交换机、云安全、应用加速等网络服务内容;●我们向用户提供网站、邮件系统、内部OA、进销存等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我们向用户提供数据备份、系统容灾、异地容灾等高级安全服务;●我们向用户提供包括O2O、Wifi接入、室内定位、视频智能监控、社区安防等内容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我们向家庭客户提供包括信息中心、智能家居、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内容的智慧家庭解决方案。
本期项目主要是为上述提供应用而建设相应的IaaS层资源。
1.3.3 对比:新型综合信息服务模式VS其他三种模式1)四种模式的功能与产品模式比较2)四种模式的运营与维护比较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太原联通PSTN改造试点项目根据“二层管道+新型综合信息服务“的特质做改造方向,不仅在业务模式方面可促进ICT业务创新,而且在技术实现上,也具有快速响应、高扩展、高经济性的优点。
2 需求分析2.1 业务需求综合来看,用户对ICT业务有刚性和逐步进化的需求,但用户只会对能满足需求的服务买单,而不会对单纯的新技术买单,用户在ICT需求上的投入并不会因为新产品的引入而明显增长,但会对方便使用乃至节省成本的解决方案凸显兴趣,围绕这个思路,用户对ICT业务的需求,或者本地化信息服务应该实现的服务目标可以归纳为:1.触手可及的近端IT资源。
2.快速化本地访问能力,便利的远端云计算空间伸缩扩展能力。
3.综合性的信息获取通道。
4.按需使用的网络接入和安全保障。
5.灵活的应用部署能力和集中管理手段。
显然使得我们可以通过边缘的PSTN端局实现近端数据中心的形式,为用户建立整合各类服务的业务平台端局,让用户可以摆脱“多种服务,到处申请”的局面,实现“一次接入,完整开通”,在支付合理资费情况下大大方便使用,而运营商能够籍此扩大自身服务覆盖范围,在运营市场的纵向和横向进行扩展,达到企业发展目的。
2.2 功能需求此次项目部署平台具备相关功能需求如下:(1)统一的网络接入能力多种网络接入能力:二层线路、三层线路、VPN专线等。
(2)专属的VDC虚拟数据中心资源提供VDC整体解决方案,企业可拥有专属的计算-存储-网络资源,以及定制化的组网方案,来满足企业数据中心的各类需求。
(3)简单的驻地组网方案企业驻地不再需要购置路由器、防火墙、语音网关等三层设备,只需租用联通二层交换机,即可实现企业办公组网、语音通信、安全隔离等功能。
(4)运营商级别的IT运维服务联通可为用户提供多方位的IT运维服务,企业可选择专业全生命周期级IT运维团队,来降低企业IT部门的人力投入。
(5)丰富的企业应用选择在新型端局中,联通可为用户提供企业统一通信、定制云终端、应用商店、数据备份等企业应用。
(6)企业重要数据灵活存放数据安全是企业关注的重点,端局系统为企业数据存放提供灵活的选择,即可租用联通存储空间;对于重要数据,也可选择存放在企业驻地,而不影响业务。
二建设方案1 端局虚拟化数据中心建设目标新型综合端局信息服务系统,目标旨在通过实施较低成本的PSTN退网机房的软硬件的基础改造之后,实现新型综合端局信息系统,并提供企业园区服务、政企、个人服务以及后向运营业务。
平台系统建设目标:功能目标:契合国际通信展发布的新架构CUBE Net2.0,利用新技术SDN/NFV 等实现虚拟化数据中心的功能,最终实现集约化的改造。
2 端局虚拟化数据中心建设方案2.1 总体网络架构概述端局数据中心为企业园区、政企、个人以及后向运营产业提供一揽子本地化综合信息服务,是ICT业务模式的创新。
总结家庭个人、企业园区、政企等用户综合业务的接入情况,传统的宽带业务需求旺盛、网络设备能力有限的特定历史时期曾经很好的支撑起了联通很多典型的宽带业务的实现。
但是随着用户需求的更新,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网络技术的演进和设备能力的发展,这种组网方式日益凸显一些问题(如图2.1):一是运营成本的挑战。
首先,就联通运营商而言,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
a.从城域网运营角度而言,目前架构下的家庭个人和企业用户几乎所有业务访问流量都要穿越城域骨干网,导致当宽带业务提速时,城域骨干网也需即时大规模扩容,带来成本的大量消耗。
同时,城域骨干网的快速膨胀,也带来更大的运维风险和压力。
b.从细分用户群的运营角度而言企业用户前期多数自建自维业务网,运营商无法实现端到端网络的电信级管理,不仅无法先于用户发现故障隐患,而且,一旦用户业务报障,也无法快速定位用户端故障,从而影响用户体验。
其次,就用户而言,企业用户需要建设并维护多种网络连接及网络服务设备,建设和运维成本都很高。
二是业务发展的挑战。
随着云计算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适应用户“低成本、高可靠”的业务运营原则,出现了一些需要用户到服务器之间端到端二层组网的业务,如无盘、灾备等,而现有组网架构无法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性价比的端到端二层vDC通道。
三是市场竞争的挑战。
越来越多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开始做虚拟运营,为互联网用户提供多种宽带服务,对传统运营商形成巨大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