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的分类
《道德经》,道家经典之一。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被唐明皇封为“南华
真人” 。其思想与老子思想合称为“老庄哲学”。主张“天 人合一”,“清静无为”。
《庄子》,又称《南华经》,名篇有《逍遥游》、《齐 物论》。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时期郑国人,被道教尊 为“冲虚真人”。主张“顺应自然”“消极无为”
孙武,字长卿,春秋时期齐国人。被 后人尊为“孙子”“兵圣”。
《孙子》是我国最早最杰出的军事著 作。为“兵学圣典”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膑,本名孙伯灵,战国时期齐国人。 “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
“诸子百家”代表人物故事
(1)孔子周游列国 (2)老子骑青牛出关 (3)庄子梦中化蝶 (4)孟母“迁地教子”、“三断机杼”
“诸子百家”名言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4)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 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 也。——庄子 (5)兼相爱,交相利。——墨子 (6)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 (7)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 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 (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 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诸子百家”的产
春秋战国时生代的思想文化奠定了两千多年封
建社会的基础。尤其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内产生 的诸子百家学说,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有 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千秋万代留下了极其宝贵 的财富,为人类文化做出了极其巨大的贡献。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动荡、大变 革、风云变幻的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 化都在激烈而又复杂的阶级斗争中发生很大的变 化。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各诸侯国的阶级关系 不断出现新变化,不同的阶级与阶层的代表人物, 对社会变革发表不同主张,于是“诸子百家”便 应运而生。
《列子》又名《冲虚经》
“诸子百家”简介
代表人物:商鞅、韩非子。
作品:《韩非子》、《商君书》
韩非,战国时期韩国人。法家思想集 大成者,主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认为历史后代总要超过前代,提出建 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提倡法 治。
商鞅,战国时期卫国人。“商鞅变 法”。
“诸子百家”简介
代表人物:墨子。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 人,思想核心是“礼”。 主张“性恶论”
《劝学》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 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
“诸子百家”简介
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列子。
作品:《道德经》、《庄子》、《列子》
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聃 ,春秋时期楚国人。道 家学派创始人,被武பைடு நூலகம்天封为“太上老君” 。其作品的精 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诸子百家”的分 传统划分是类根据《汉书·艺文志》而来,共分为
十二家,分别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 名家、纵横家、阴阳家、杂家、小说家、农家和方技 家。
“诸子”,是指这一时期思想领域内反映各阶
层、阶层利益的思想家及著作,也是先秦至汉各种政 治学派的总称,属春秋后才产生的私学。
“百家”表明当时思想家较多,但也是一种夸
“诸子百家”寓言故事
(1)《郑人买履》——《韩非子》 (2)《滥竽充数》——《韩非子》 (3)《买椟还珠》——《韩非子》 (4)《守株待兔》——《韩非子》 (5)《杞人忧天》——《列子》 (6)《歧路亡羊》——《列子》 (7)《两小儿辩日》——《列子》 (8)《愚公移山》——《列子》 (9)《匠石运斤》——《庄子》 (10)《庖丁解牛》——《庄子》 (11)《井底之蛙》——《庄子》 (12)《东施效颦》——《庄子》 (13)《刻舟求剑》——《吕氏春秋》 (14)《揠苗助长》——《孟子》
作品:《墨子》
墨子,名翟,战国时期宋国人。墨家 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
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 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 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
反映了小生产者反对兼并战争,要求 改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愿望。
“诸子百家”简介
代表人物:孙武、孙膑。
作品:《孙子兵法》、《孙膑兵法》
张的说法。主要人物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 子、庄子、列子、韩非子、商鞅、申不害、许行、告 子、杨子、公孙龙子、惠子、孙武、孙膑、张仪、苏 秦、田骈、慎子、尹文、邹衍、吕不韦等。
“诸子百家”简介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作品:《论语》、《孟子》、《荀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被 尊为“大成至圣” 。思想核心是“仁”,“中庸”修订“五经”。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 行的纪录。
孟子,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鲁国人。被尊为“亚圣” 。其 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思想核心是“义”, 政治上 主张“民本思想”,“仁政”。主张“性善论”
《孟子》,是孟子及他的弟子记录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的 儒家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