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框架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得到很大的发展空间。
特别是在框架结构施工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并被广泛运用于各类建筑中。
框架结构中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主,具有很好的承载力和抗震性。
框架结构的安全、稳定不仅取决于框架结构设计,而且还取决于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
笔者总结自身工作经验,分析框架结构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框架结构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框架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 前言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发展,为我国建筑业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框架结构具有施工速率高、抗震性强、布局新颖、整体感好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于各类建筑中[1]。
但是在框架结构施工中却存在很多的问题,框架梁柱节点、混凝土施工、钢筋施工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这些施工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对建筑工程质量造成很的影响。
加强对框架结构施工管理与控制,解决框架结构施工出现的通病,把好框架结构施工质量关,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保证建筑安全性和稳定性。
2. 框架结构的概述
框架结构主要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施工材料,通过浇捣形成承载力强的承重梁柱,然后采用蛭石、珍珠岩、浮石等体质较轻、
质量好的新型隔墙材料进行布局,形成一栋栋商用楼和房屋建筑。
框架结构适用于高层建筑和面积结构较大的建筑。
框架结构最为一种新的建筑结构模式,具有与一般建筑结构不同的特点。
第一,框架结构施工顺序从中心柱-梁柱-楼板-墙体。
这种框架结构可以灵活堆砌或者拆卸墙体,为广大住宅用户提供充足的空间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第二,框架结构以梁柱节点为主,梁柱结构构件所处的截面很小,所以梁柱结构的刚性强度和承载能力都比较低[2]。
框架梁柱结构与垂直方向的悬臂剪切结构在受力上有一定的通性。
所以建筑楼层高,水平位移的速度就慢。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横竖方向的承受力能保持平衡。
第三,框架结构具有施工速率高、抗震性强、布局新颖、整体感好等优点。
但是框架结构的抗震性主要取决于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所以提高框架结构施工设计是保证建筑抗震性的重要保障。
3. 框架结构施工质量问题
3.1 梁柱施工质量问题
梁柱施工具有节点结构复杂,实际操作困难,钢筋分布较为密集,而且施工人员要在高空进行作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如果梁柱中间位置的钢筋分布密集,不能有效进行箍筋绑扎。
有些施工人员注意到箍筋绑扎的重要性,采用了先安装梁柱底模,在进行梁柱模板和箍筋绑扎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却存在很多的缺陷。
在一般在进行箍筋绑扎的时候,施工所用的钢筋必须放置在同一的楼层,经过再次运输进行箍筋绑扎。
但是如果框架结构模板不完整,对于
钢筋的运输是有很大的影响的,造成严重的施工安全隐患。
在施工中,如果先安置梁柱底模,却没有安置侧模板,导致梁柱的模板不能安装,严重者可导致模板倒塌,发生施工安全事故。
箍筋绑扎与,模板安装交叉进行,耽误施工时间,影响施工进度。
3.2 混凝土施工问题
混凝土施工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别为漏浆问题和保护层问题。
(1)漏浆问题。
在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者没有对混凝土施工进行有效的监控,导致混凝土施工发生漏浆,出现钢筋外露和孔洞现象[3]。
混凝土漏浆主要原因是在混凝土施工前,没有做好楼层板的平衡工作,导致楼层板没有在预先的平层上进行施工,而是直接浇筑在楼地板,导致混凝土浇筑出楼板底,而且没有漏浆现象进行及时处理。
在较高楼层混凝土浇筑中,由于事先没有留置浇筑口,所以只能通过直接从顶部浇筑的方法,这种方法误差严重,同时混凝土的性能被破坏。
还有就是混凝土底板不平衡,还存在裂缝,水泥浆随着裂缝流失,导致混凝土底部存在倒塌隐患。
(2)保护层问题。
高层建筑施工中,由于梁柱箍筋绑扎难度大,如果箍筋绑扎位置不对,会产生箍筋外突现象。
而箍筋外突现象对模板安装造成不好影响。
一些施工人员为了安装模板就减少箍筋量,但是这种方法却造成保护层过大现象。
主要原因是模板的大小对保护层造成的影响,模板过大,保护层也过大。
3.3 框架钢筋搭接问题
在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对钢筋的搭接有一定的规定。
对于矩
形形状的梁柱钢筋可以采用搭接,但是对于不规则形状的梁柱钢筋应该选用对接焊接方式或者机械连接方式。
但是一些施工人员为了降低施工费用,获取私人利益,选择搭接方式,导致梁柱钢筋搭接处的横截面减小,而箍筋尺寸没有改变,拉大了梁柱钢筋与箍筋的距离,使得梁柱钢筋很难与箍筋连接。
所以截面的大小,对梁柱钢筋搭接有很大的影响。
4. 加强对框架结构施工质量的控制
4.1 钢筋施工质量控制
框架结构施工的主要材料以混凝土和钢筋为主。
钢筋不仅是框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建筑工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钢筋施工控制主要包括钢筋下料、钢筋重复使用及钢筋连接。
(1)钢筋下料。
在进行钢筋下料的时候,首先要依据建筑工程实际施工情况,对钢筋下料进行计算。
其次,钢筋下料的长度要合理。
如果钢筋过短,造成钢筋焊接频繁。
钢筋钢筋焊接过于频繁,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将下降,影响结构质量。
(2)钢筋重复使用。
将钢筋下料剩下的短钢筋收集作为备用,可以降低施工成本,但是如果钢筋过短,不满足施工要求就不能使用。
(3)钢筋连接。
钢筋连接主要以机械连接、焊接为主。
机械连接只要找到合适的接头就能进行钢筋连接,而焊接方式是最为普遍的,主要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钢筋各个接点。
4.2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1)加强对原材料的监控。
集料的质量和性质,对混凝土的强
度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材料采购人员要选择信誉好、有质量保障的厂家,选择优质的施工材料,掌握原材料的用量。
(2)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
合理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做好水泥、砂石、水等原材料的比例。
保证水泥的强度、砂石的细度、水泥的用量。
还用就是要掌握好混凝土搅拌的时间,使混凝土的强度满足施工的要求,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3)对施工过程的严格控制。
施工管理人员要对施工过程进行严密的控制,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用性[4]。
(4)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
混凝土养护方法主要是在混凝土凝结后,及时用草袋铺盖在混凝土的表层,再进行洒水工作,对混凝土起到保湿、保温的作用,减少混凝土因水分流失形成的裂缝。
也可以采用新的混凝土养护方法,主要是采用混凝土养护剂,操作简便,养护成本低,效果良好。
4.3 配筋率与配箍率质量
框架结构的主要施工材料以钢筋、混凝土为主,两者形成一定的配筋率与配箍率。
合理的配筋率与配箍率是框架结构质量保证。
在梁柱节点施工中,如果梁柱节点处的钢筋数量不足,将导致混凝土漏浆,造成影响混凝土的美观度。
钢筋率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导致粗细骨料不能融合,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性能,加强对配筋率与配箍率的控制,合理设计配筋率与配箍率,保证钢筋之间的距离,便于混凝土振捣工作。
再者对锚固长度的管理和控制。
钢筋锚固施工形式主要分为两种,分别为梁筋锚进柱内和
柱筋锚进梁内。
钢筋锚固施工中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好锚固长度。
5. 结语
在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对梁柱节点、钢筋施工及混凝土施工进行全面的控制。
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加强施工监理工作,减少施工误差,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鹰.关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的质量控制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6):90-92.
[2] 蔡小超,隋聚艳.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的质量控制[j].河南建材.2010(01):45-46.
[3] 田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技
信息.2010(21):89-90.
[4] 侯锡军.浅谈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质量控制[j].价值
工程.2011(03):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