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循环经济的定义与原则(ppt 50页)

循环经济的定义与原则(ppt 50页)


面对经济快速增长、资源能源短缺、生态环境 恶化的严峻形势,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 中央审时度势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命题, 描绘了和谐社会的美好蓝图。胡锦涛指出: “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 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 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温家宝 总理指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建 设中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 环境污染”。
循环经济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2002年在巴黎发 布的《全球环境综合报告 》以日益恶化的全球 环境呼唤循环经济为题,着重指出:“过去十 年,传统的线性经济方式进一步导致环境退化 和灾害加剧,对世界造成了6080亿美元的损 失——相当于此前40年中的损失总和”。 “最新气候模型表明,除非大大减缓资源使用, 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否则到100年后的2100年, 地球温度将比现在上升6度,必然导致气候变 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贫瘠、空气污染、 水极度缺乏,食品生产减少和致命疾病扩散等 全球性重大环境问题”。
我们现在的耕地的人均占有量占世界平 均水平的1/2,淡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1/6,我国45种主要矿产的现有储量,15 年只剩6种,2010年以后几乎70的石油依 赖进口。
中国能养活多少人呢?按世界人均占有 淡水量测算,中国能养活3.2亿人,按世 界人均可耕地测算,中国能养活2.6亿人, 按世界人均占有林地测算,中国能养活 1.7亿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 养活了整整13亿人,堪称世界奇迹。
城市里的“节水”标语已经贴到了小区的垃圾桶
和学校卫生间的水龙头旁。但与此同时,水资源 的浪费已经成为城市里的顽症。
中国生Hale Waihona Puke 的盛世危言中国能养活多少人?
2005年1月中国的第13亿公民在北京诞生。 中国人口比建国初期增长了近2倍,人口 总数比所有发达国家总人口数还多1亿。 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天然无 法居住的地带占1/3,可建国之后仅仅50 年,水土流失的面积又超过1/3,现在能 生存的土地占总量仅有1/3,即300多万 平方公里。
有专家估计,按照目前的消费能力,如果中国 经济总量达到美国水平,意味着中国将消耗全 球124%的原煤、120%的铁矿石、108%的钢材、 160%的水泥、100%的氧化铝。(2005年)
本资料来源
我国能源综合利用率仅为32%左右,比国外先 进水平低10多个百分点,我国单位国民生产总 值的能耗高于世界先进水平3~7倍,主要原材 料消耗高于5~30倍。工业排放污染物超过发达 国家10倍以上。我国三大石油集团人均年销售 收入仅为埃克石油公司的1/40,人员却是它的 22倍多。(2002年)
2020年 中国汽车保有量将从目前的2400万辆 达到1亿辆,到时,交通工具消耗的能源将从 目前的33%上升为60%,现在只有44%的汽车 达到了心得污染排放标准……
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支持能力的变化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增 长阶段:环境支持系统的压力持续加大; 第二阶段是大力补救阶段:环境负荷开 始减速增长,一直达到区域环境承载力 的最大压力,其后逐步下降;第三阶段 是环境质量逐渐变好。现在发达国家已 经到达第三阶段。
1美元的GDP,中国消耗的能源是世界平 均水平的3倍,日本的7倍
美国一本名叫《B模式》的书,就对世界各国 汽车工业同农作物争地的现象进行了系统剖析。 作者断言:如果中国有朝一日达到日本每两人 拥有一辆汽车的拥有率,那么中国汽车的总量 将增加到6亿多辆,仅新修道路和停车场两项, 就需要占地1300万公顷,折合1.95亿亩,占中 国现有耕地总面积10%以上。这对有13亿人口 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的确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 的问题。
《南风窗》2005.2
中国的人口远远超过土地承载力、资源 极度短缺,环境容量极度狭小:
中国的人口密度是世界平均值的3倍,人 均自然资源是世界平均值的1/2,单位产 值的排污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几倍, 劳动效率仅为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 经济不稳定的系数为世界平均值4倍以上, 同时,每万美元产出消耗矿产资源是日 本的7.1倍,美国的5.7倍,甚至是印度的 2.8倍。
费4吨相比,中国人均石油消费量如果达到美
国现有水平,即使将目前可开采的全部后备石 油采出来,也只够用1年零3个月。
如果说现有资源“家底”让我们无法乐观,那么
更让人担忧的则是资源利用率明显偏低,浪费惊
人。当前中国每创造1美元价值所消耗的能源是 美国的4.3 倍、德国和法国的7.7 倍、日本的 11.5 倍。以建材为例,目前中国主要建材产品 的能耗都大于世界先进水平:水泥高出50%,平 板玻璃高出68%,陶瓷砖高出150%,卫生瓷高 出200%。以水资源为例,资料显示,在全国6 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
据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所预测,中国现有的 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储量,能够保证2010年供 给的只有24种,能够保证2020年供给的只有6 种,其中最短缺的是油、气资源。以石油资源 为例,目前中国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220亿吨, 但可进行工业开采的储量只有65亿吨,人均5 吨。与美国年消耗石油总量9亿吨、人均年消
中国到2020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面临的最大障碍,是资源短缺和生态环 境不堪重负
在全国,每年至少有500万吨废钢铁、20多万 吨废有色金属、1400万吨废纸,以及不计其数 的废塑料、废玻璃被白白浪费,没有得到回收 利用
专家介绍,回收1吨纸,能生产0.8吨好纸,可 以少砍17棵大树,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空 间,还可节省一半的造纸能源,35%的水污染。 如全国1400万吨纸都可回收利用,就能生产 1120万吨好纸,少砍2.38亿棵大树,节省4200 万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场空间。
我国每年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和水资源 短缺造成的经济损失累计相当于我国国 民经济每年新增GDP的8%。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 战略研究组首席科学家牛文元说,多年 计算的平均结果显示,中国经济成长的 GDP中,至少有18%是依靠资源和 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得的。
2003年,中国消耗了世界钢铁总产量的30%、 水泥总产量的40%、煤炭总产量的31%,但GD P仅占世界的4%。中国的万元GDP能耗水平 是发达国家的3—11倍,中国人均占有量不到 世界平均水平1/5的水资源和不到1/3的土地资 源已出现全面紧缺势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