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考试范围:必修一、二至必修三第七课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命题人:邵东一中命题中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侯,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
”这表明分封制下( )A.形成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 B.形成森严的等级体系C.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 D.坚持分权与制衡的原则2、历史学家钱穆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下列选项中,不能为其提供证据的是()A.汉朝丞相位高权重,为“百官之首”B.汉武帝设立中朝,首长制得到加强C.唐朝三省长官集体议事,相权分散D.从首长制到委员制,皇权得到加强3、古代雅典城邦任何法令的出台,首先需要某一公民发起政治倡议、提出议案,然后由议事会和主席团召集会议、筹备事项、主持公民大会进行讨论,最终由公民大会作出决定。
这反映了古代雅典()A.民主运作方式公开透明B.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C.司法审判程序严格规范D.公民参政议政态度积极4、有学者认为,英国议会的两院制适应了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分享政权的需要,它的产生和长期存在是英国宪政历史的合乎逻辑的发展,保证了英国社会的高度稳定。
材料表明英国()A.资产阶级革命充满妥协B.民主政体成为世界典范C.上下两院存在权力制衡D.两院制顺应了时代潮流5、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的纪念活动,不仅有统一部署和安排,而且要求报告具体开展情况。
其中的一些纪念活动,不少是以国民党的名义开展的,且强调宣传时需注意被宣传的群众的情感与心理。
这反映出,该时期中国共产党( )A.忽视革命领导权的右倾倾向 B.重视纪念活动的组织性策略性C.赢得了各界群众的大力支持 D.已成长为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6、1941年6月,丘吉尔在英国发表演说,“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地反对共产主义。
……但是,这一切,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情景对照之下,都已黯然失色了。
过去的一切……都已经一闪而过了。
”该演说旨在()A.呼吁对苏联进行援助 B.批评英法的绥靖政策C.坚持社会制度的对抗 D.谴责德国的侵略行为7、《吕氏春秋》说:“冬至后五旬七日昌生。
昌者,百草之先生也,于是始耕。
”《氾胜之书》说:“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
”材料最能反映了古代农业()A.注重农业时令 B.尊重自然规律 C.强调精耕细作 D.重视历法指导8、明代官员张邦奇在《西亭饯别诗序》中写到:“禁令之下,每岁孟夏以后,漳州大舶数百艘,乘风挂帆,蔽大洋而下……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往来络绎于海上。
”由此可见()A.朝贡贸易成为外贸主流 B.海禁政策出现上下背离现象C.区域长途贩运发展较快 D.明代政府积极开拓海外市场9、20世纪20年代,著名企业家刘鸿生的“象牌”水泥投放市场,逐渐在上海市场取得巨大的销售优势,但很快受到日本水泥会社等大水泥厂的冲击,并一度出现亏损。
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工业先天不足B.群众反帝爱国运动影响C.近代中国社会性质D.国民政府统制经济政策10、1935年《徽州日报》多次刊载离婚启示。
其离婚名目繁多,有称“感情破裂,难期偕老”;也有称“妻子不守家教,永脱夫妇之名义”;还有称“旧式结婚,初非双方同意,感情日趋破裂”。
该现象说明当地()A.婚恋观念日趋近代化B.旧有社会风俗完全瓦解C.报刊媒体主导价值取向D.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11、下图为米谷于1948年创作的漫画,该漫画意在()《金圆券:这难道是我昨晚脱下的鞋子吗?》A.抨击官僚资本恶性膨胀B.反对美国垄断中国资本市场C.批评国民政府滥发纸币D.挽救濒临绝境的民族工商业12、老百姓口中的“倒爷”一词广泛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是指一些利用计划内商品与计划外商品价格差,在市场上倒买倒卖并从中牟利的人。
“倒爷”现象的出现反映出当时()A.国内物资极度匮乏B.下海经商成为热潮C.经济体制亟待改革D.市场经济基本确立13、近十年来,全球格局趋向保守,如英国“脱欧”、“美国优先战略”以及一些地区右翼势力的崛起等。
这一趋势表现在全球贸易上,即贸易量下滑明显,主要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现象的频频出现。
这些现象反映了()A.逆全球化是大势所趋 B.经济全球化正面临挑战C.国际贸易已趋于停滞 D.发达国家丧失主导地位14、“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这体现了( )A.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B.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C.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D.韩非的严刑峻法思想15、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先后五次东巡,在东巡过程中进行了诸如泰山封禅,祭祀文化名山和舜、禹等华夏先王等一系列活动。
这些活动()A.是秦朝推行文化专制的重要表现 B.增进了华夏民族的文化认同感C.加重百姓负担导致秦朝短命而亡D.消除了关东百姓对秦朝的仇视16、下表是某学者对汉武帝“独尊儒术”原因的分析。
由此可见,“独尊儒术”()A.促进了社会稳定和文化繁荣B.适应了贵族政治需要C.使诸子百家实现了充分融合D.具有深厚的社会土壤17、封禅大典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礼仪,礼仪的执行者往往是封建帝王,但在唐高宗举行封禅泰山时,皇后武则天随行并参与祭拜。
690年,武则天做了皇帝。
这在本质上反映了()A.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彻底改变 B.武则天具有超强的能力和意志C.儒家思想地位受到较大的冲击 D.唐代有不拘礼数的传统和风气18、“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陆九渊及兄陆九韶)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
……此颇不合。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朱熹主张探究万物以掌握科学 B.二陆认为穷理只需反省内心即可C.辩论双方对求理截然对立 D.辩论发生在江西庐山的鹅湖书院19、北宋时期,女性改嫁之风盛行。
太祖之妹初嫁米福德,守寡后再嫁高怀德;范仲淹幼年丧父随母改嫁,长大后才归宗。
南宋以后,礼教之风渐趋严厉,再无皇亲公主多次下嫁记载,民间再婚现象日渐式微。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理学从影响有限到地位巩固 B.女性贞洁观深入人心C.重农抑商政策历史成效显著 D.理学呈现世俗化趋势20、学者黄仁宇认为,李贽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拒绝以传统的历史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李贽是位特色鲜明的中国学者,而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
这表明李贽的思想( )A.超越了儒家思想范畴 B.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C.未突破传统文化樊篱 D.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思潮21、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书中,把顾炎武视为“清代学术开山之第一人”,认为顾炎武对清代思想界具有深远影响。
梁启超如此评价主要是因为顾炎武( )A. 批道学、离经叛道的思想观点B.谈心性、分权众治的治国方略C. 明义理、扶植纲常的价值取向D.兴实学、明道救世的经世主张22、“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
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古代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思想相通的是()A.以人为本,关注社会 B.反对迷信,蔑视神权C.民主权利,渊远流长 D.思想一统,法律至上23、薄伽丘《十日谈》中有篇《裁判官的故事》。
故事描述了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了句:“我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
”结果因为亵渎耶稣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来他通过送礼疏通关系,被释放回家。
该故事主要意在()A. 提倡人在现世生活的享受B. 揭露教会腐败C. 鼓动人们去反对天主教会D. 反对禁欲苦行24.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
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
”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教会权威25、伏尔泰研究了牛顿的科学成就,孟德斯鸠写过多篇自然科学的论文,康德在46岁之前的著述也集中在自然科学方面,他们“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审视自然、人类与上帝的关系,形成了自然法论中具有新精神的人文主义”。
据此可见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A.划清与自然科学的界限 B.汲取了理性思考的精神C.偏离了文艺复兴的轨道 D.开启近代思想解放序幕二、非选择题(共4题,26题12分,27题10分,28题12分,29题16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材料一西汉政权建立后,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大力放宽政策,轻田租促农业。
政治上,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体制,后来进一步确立了郡县制的主体地位。
汉武帝时形成中外朝制度,由三公九卿为代表的外朝官和皇帝侍从官即内朝官共同执政。
——摘编自杜庆余《论国家制度建设与汉代兴衰的关系》材料二唐太宗全面革除隋朝弊政,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推行均田制。
发展完善三省六部制度,三省长官共为宰相,其他官员以“参预朝政”等名号也可为宰相,后来进一步形成了成熟的政事堂制度。
发展科举制度,健全府兵制,强化监察机构。
——摘编自任士英《盛唐气象》(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初期制度建设的特点。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唐制度建设的意义。
(6分)27.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与国际分工的拓展而形成的;随着两级格局的结束,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时代到来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材料一世界市场,是世界范围的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是通过商品交换把各国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的总体。
它发端于15世纪末16世纪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其形成的历史,就是资本主义势力从欧洲扩张到全世界的历史,就是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纳入到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的历史。
——摘编自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向中国倾销商品,中国在1864年到1876年间,还间或有过出超,自1876年以后历年都是入超。
1885年以后,进口棉纺织品的比重超过鸦片,占据中国进口首位。
中国对外出口的主要还是农产品,在出口货物中,茶叶仍然占据首位,但是由于日本茶和印度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它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
——摘编自李侃、李时岳等编著的《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市场形成对中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