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辩论赛四辩稿

辩论赛四辩稿

谢谢主席,谢谢评委,正方四辩再次代表11经济二班问候在座的各位,大家下午好。

对方辩友的发言真可谓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呀,但是仍有几点我方不敢苟同。

第一、对反辩友片面的看待了城市化,城市化不仅仅是建楼房,也不仅仅是农民进入城市这么简单,城市化还包括行政管理、经济、文化等方面。

对方辩友一直强调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了环境问题,但是对方辩友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欧美日等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的城市环境要比城市化水平低的地区更好?可见城市环境问题的解决恰恰不是放缓城市化进程,而是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条件下加快城市化进程,有众多的事例表明在城市化的进程加快的过程中是完全可以避免或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

例如花园城市新加坡。

新加坡绿化目标非常明确,规划设计得十分具体。

从区域性公园、绿化带、街心邻里公园,到停车场、高速路、人行道、高架桥、楼房立面等,对绿化的位置、面积、标准、责任人都有明确规定,建房规定绿化面积纳入规划蓝图,作为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法令固定下来,保证实施到位,使房屋与绿化相互衬托。

在土地资源十分紧缺的情况下,他们提出了人均8平方米绿地的指标,并要求在住宅前均要有绿地,插缝绿化。

如今新加坡市内占地20公顷以上的公园达到44个,0.2公顷的街心公园达240多个,在264条公路两旁,种植大量花草树木。

如果把这些数字加在一起,那么绿化占地面积约为420多公顷。

在1963年,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就亲自倡导了植树运动,通过快速而大面积地种植、移植速生和树冠浓密的树种,初步改善了生态环境。

绿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炎热的气候、工业化带来的污染、城市化带来的噪音等都因绿树的增加而减轻。

我国的城市化也完全可以借鉴新加坡的成功。

所以所谓的因为城市环境而放缓城市化进程是根本不成立的。

第二、对方辩友的城市化眼光已经过时。

对方辩友一再强调我国耕地18亿亩红线,城市化占用耕地,影响农业。

但是。

当前的城市化不仅不会浪费耕地,反而会集约利用土地,利用非耕地。

例如,日前,在上海闵行区正在规划在一垃圾场上建造酒店,既然在垃圾厂上可以建造酒店,那么也可以建造其他建筑。

所以城市化是可以更高效的利用土地资源。

同时近十年来我国的有效耕地面积一直在增加,国土资源部公布最新数据:近年来,国土资源系统每年筹集资金近1000亿元,开展农村土地整治。

全国新增耕地4200多万亩,为我国粮食连年增产和保障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二五”期间将新建4亿亩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补充耕地2400万亩,加强500个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重点县建设,改造提高116个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助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而这1000亿元的资金正是通过城市化而积累的资金。

所以说当前的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不仅不会浪费耕地,反而会集约利用土地。

下面请允许我再次阐述我方观点,我方坚持认为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应该加快,是基于城市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从社会基本保障、人文环境、基础设施,三个方面的的深刻思考的结果。

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之路,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满足人民物质以及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