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枣基本属性与栽培管理

大枣基本属性与栽培管理

大枣基本属性及栽培管理大枣,又名红枣、干枣、枣子,起源于中国,在中国已有八千多年的种植历史,自古以来就被列为“五果”(栗、桃、李、杏、枣)之一。

红枣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P以及钙、磷、铁和环磷酸腺苷等营养成分。

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果品中名列前茅,有维生素王之美称。

一、形态特征枣,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米。

枝平滑无毛,具成对的针刺,直伸或钩曲,幼枝纤弱而簇生,颇似羽状复叶。

成“之”字形曲折。

单叶互生;卵圆形至卵状披针形,少有卵形,长2~6厘米,先端短尖而钝,基部歪斜,边缘具细锯齿,主脉自基部发出,侧脉明显。

花小形,成短聚伞花序,丛生于叶腋,黄绿色;萼裂,上部呈花瓣状,下部连成筒状,绿色;花瓣;雄蕊,与花瓣对生;子房室,花柱突出于花盘中央,先端裂,核果卵形至长圆形,长1.5~5厘米,熟时深红色,果肉味甜,核两端锐尖。

花期5-6月,果期9-10月。

二、生长习性暖温带阳性树种。

喜光,好干燥气候。

耐寒,耐热,又耐旱涝。

对土壤要求不严,除沼泽地和重碱性土外,平原、沙地、沟谷、山地皆能生长,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在pH5.5-8.5之间,以肥沃的微碱性或中性砂壤土生长最好。

根系发达,萌蘖力强。

耐烟熏。

不耐水雾。

三、品种分类目前有300多个品种,有红枣、南枣、圆枣、金丝枣、布袋枣、扁枣、相枣、脆枣、大糖枣、无核枣等。

婴幼儿吃枣泥,老弱者吃大枣,比吃其他果品好。

1、灵宝大枣有着极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含磷、铁、钙等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灵宝大枣可调气血、润心肺、补肾胃、疗热寒。

枣肉所含单宁、硝酸盐、酒石酸可入西药,所含维生素P是治疗高血压的特效药物。

中医主要用于治疗肝炎,另外,大枣还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等重要作用。

2、宁阳大枣品质中上,9月中旬成熟。

果实平均每枚重17克,最大的可达50克以上,成熟后果皮暗红,果形上小下大,中间稍细,形状象壶亦象瓶,故称之为壶瓶枣。

3、黄河滩枣黄河流域两岸地带培育的大红枣,俗称"滩枣",学名"木枣",特点颗粒硕大,呈圆柱形,色如墨玉,果肉甜软润香,素称"人参果"。

在山西、陕西黄河交界,山西临县、柳林,陕西清涧县,陕西佳县都是有名的黄河滩枣之乡。

4、新郑大枣河南新郑的“新郑大枣”,素有“灵宝苹果砀山梨,新郑大枣甜似蜜”的盛誉。

5、阜平大枣、行唐大枣河北阜平、行唐地区的大枣产量占全国第五。

它具有个大(平均单果重8-10g、皮薄、肉厚、核小(核肉比为1:18)、可食率高(98%),干枣含糖量高(67%左右)等特点。

6、金丝小枣主要产自山东乐陵、庆云、无棣,河北沧州。

无核,含糖量高,掰断可拉出丝。

7、冬枣河北黄骅地区为主产区:甜脆适合鲜食,在冬春上市;山东沾化也出产优质冬枣,是当地特产,在秋末冬初成熟,果大脆甜,但不易储存。

8、板枣山西的“板枣”:板枣为中国四大名枣之首,成熟后为黑红色,果肉白绿色,制干后的好枣,皮无皱折,丰满有弹性,肉淡红色。

9、楼兰红枣新疆若羌地区(塔里木楼兰丝路)的“若羌红枣”中国独一无二的树上吊干,冰川融水灌溉,最高温差28度,所以造就若羌红枣个大美观,椭圆形,晒干为深红色,才下果时肉脆枣甜,晒干后肉软甜润。

10、和田玉枣新疆和田地区的和田玉枣营养和保健价值极高。

它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纤维素;红枣营养十分丰富。

11、临泽小枣产自甘肃,肉质致密,多汁,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5~43%,维生素C 含量高一般为662.7mg/100g,制干率56%,含糖分72~80%:果皮韧性强,极耐贮藏运输。

12、金丝大枣产自河北赞皇县,赞皇大枣历史上曾多次贡奉朝廷,被誉为“贡枣。

四、产区分布1、总体分布生长在温带地区的小乔木,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半岛、黎巴嫩、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在中国南北各地都有分布。

因其经济价值,在各个时期被移植到日本、欧洲南部、北美洲。

我国大部分地区有产,河北、山西、山东、陕西、新疆、河南是我国枣主产区,对全国枣的贡献率达90%以上。

其中,山东27%(冬枣占50%)左右;河北26%左右;山西20%左右;陕西5%左右;新疆6%左右;河南6%左右。

2、各主产区分布情况1)河南省现今全省枣树栽培面积达130万亩,年产量28万吨。

平均亩产450斤。

形成以新郑灰枣、内黄扁核酸、灵宝圆铃枣、桐柏大枣、淇县无核枣、西华大枣、镇平广洋大枣及引进的冬枣、梨枣等优良品种为主,内黄县、新郑市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大枣之乡”。

逐步形成了以内黄、新郑、西华、灵宝为主的干食枣生产基地,以濮阳县、淇县、桐柏县为主的鲜食枣生产基地,以新郑、内黄为主的干枣加工业基地。

2)河北省全省枣树面积达450万亩,其中结果面积380万亩,年产枣果92万吨,居全国第一位。

平均亩产500斤。

除北部少数县、市外,河北全省均有枣树分布,初步形成6个栽培区,即太行山低山丘陵栽培区、冀东南平原子牙河流域栽培区、冀南漳河流域栽培区、冀南滏阳河流域栽培区、冀中南滹沱河流域栽培区和燕山低山丘陵栽培区。

其中,大枣面积18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行唐、赞皇、阜平、曲阳、唐县等地;小枣面积170万亩,主要分布在沧县、献县、泊头、盐山、海兴、黄骅、青县、大城等地;冬枣56万亩,主要集中在黄骅、献县、海兴、沧县等地。

全省红枣面积超过10万亩的县有14个,其中沧县达到52万亩。

3)山东省全省枣栽培面积为270万亩,其中结果面积240万亩,年产量80万吨。

平均亩产600斤。

全省枣树栽培主要分为三大区域,分别是鲁北的金丝小枣和冬枣区,鲁西的圆铃枣区和鲁中南的长红枣区。

栽培最为集中的是鲁北的金丝小枣和冬枣区,约200万亩,产量为70万吨。

滨州市面积最大,为140万亩。

枣树栽培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县(市、区)有:乐陵市、庆云县、无棣县、沾化县、河口区、宁阳县、茌平县等。

4)山西省全省现有红枣面积501万亩,其中挂果面积347万亩,平均亩产150千克。

按照国家枣树丰产林指标要求,北方山地枣粮间作6~lO年生树亩产150千克,11~20年生树亩产200—400千克,20年生以上每亩500千克,山西省红枣平均亩产综合估算还不到国家标准的一半。

持续干旱是造成产量低的重要原因。

山西拥有许多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的红枣名优品种,如稷山板枣、交城骏枣、太谷壶瓶枣、临猗梨枣等。

太谷县经向国家质量总局申请获得太谷壶瓶枣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5)陕西省至今全省枣树栽植面积270万亩,结果面积185万亩,产量60万吨。

平均亩产600斤。

枣树在陕西省广泛分布于境内黄河、渭河沿岸的榆林市佳县、清涧,延安市延川,渭南市大荔,咸阳市泾阳,西安市阎良等约20个县(区),其中种植规模达10万亩的县(区)有7个,5万亩以上10万以下的县(区)4个。

主要有木枣、油枣、团圆枣、狗头枣、骏枣、条枣、梨枣、冬枣、水枣等近20个品种。

2003年,延川县经省农业厅认证为“无公害红枣生产基地”。

2005年,佳县建成我国惟一认证的3万亩有机红枣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2006年,延川县的狗头枣、团圆枣、骏枣、大木枣、条枣又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认证。

2001年,延川、佳县、大荔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枣之乡”。

6)新疆现栽培面积130万亩,其中结果面积45万亩,年产7万吨。

平均亩产300斤。

枣树主要分布在环塔里木盆地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和田地区、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以及吐哈盆地,10万亩以上的县(市)有泽普县(约70%为幼树)、阿克苏市、库车县、沙雅县、温宿县、阿瓦提县、巴楚县、岳普湖县和若羌县。

2002年,若羌红枣申请获得原产地认证保护。

2004年和田洛浦县成功注册了“沙林牌”红枣。

2006年,库车县荣获“中国灰枣之乡”称号。

2007年,阿克苏地区完成了3000亩灰枣有机产品生产基地转换认证。

喀什地区岳普湖县有机红枣栽培认证4万亩,喀什地区泽普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3万亩。

3、其他产区分布情况1)天津市静海县枣区目前,全县枣树种植面积约22.5万亩,结果的枣树14万亩,被誉为“中国金丝小枣之乡”。

静海枣年产量约5万吨。

结果树平均亩产700斤。

静海枣树主要品种为金丝小枣,约17万亩(其中有2万亩在原有的大树上改接了金丝新4号),其次为冬枣约2.5万亩、金丝无核1.5万亩,其余为阳信大枣、马牙枣、大雪枣等,面积约1.5万亩。

2)北京市北京市枣树总栽培面积为12万亩,其中结果面积8万亩。

2007年鲜枣总产量2万吨,平均亩产500斤。

栽植面积最大的品种是冬枣,约5万亩。

(1)、房山区大石窝镇菱枣基地位于房山区西南,集中分布在房易路以北的12个村。

全镇菱枣总面积7000多亩。

(2)、怀柔区桥梓镇凤山大枣协会于2005年7月成立,由桥梓镇政府牵头自愿联合发起成立的非赢利性协会。

截至目前,全镇共发展大枣面积13 000亩。

3)贵州省贵州是我国南方枣的产地之一。

以散生为主,少有成片种植。

据估算,全省资源面积约有1万亩。

4)湖南省枣树主要分布在怀化、衡阳、永州和郴州,溆浦、麻阳、衡山、茶陵、攸县、衡阳县、衡东县等是重点发展区域。

全省枣树栽培面积16万亩,其中结果面积14万亩,常年产量9万吨左右。

5)四川省枣区主要在德阳市罗江县(调元枣)1万亩、绵阳市三台县(崭山米枣)5万亩,在南充市有一些引进的梨枣和晋枣,保存有约0.8万亩。

6)重庆市枣树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三峡库区周边和库区腹心地带。

主要品种有猪腰枣、义乌枣和金丝枣等。

猪腰枣主要产地羊角镇被授予“重庆市枣子之乡”称号。

武隆县共有猪腰枣幼林5000亩,年平均产量约50吨。

7)辽宁省在辽宁省,98%的枣都产于辽西的朝阳、锦州、阜新、葫芦岛四市的丘陵山地。

辽宁西部枣栽培面积55万亩,其中朝阳县33万亩,年均产鲜枣9万吨,主要栽培品种有大平顶、金铃圆枣、金铃长枣、等。

辽西地区栽培的枣树。

70%在山地中下腹,少数在平原地区。

辽宁枣园很少有水利配套设施,基本靠自然降水。

辽宁主要以生产鲜枣为主,鲜食枣产量占95%以上。

朝阳县在1999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大平顶枣之乡”称号。

五、栽培技术1、土壤要求枣树是一种耐干旱、耐盐碱、适应性强、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产品树种。

枣树喜温,休眠期抵抗低温能力强,对湿润和干燥的气候都能适应,是一种生命力较强的树种之一。

枣树对土壤适应性较强,在酸性土和碱性土均能生长。

只要土壤PH值低于8.5,总盐量在0.4%以下,且冬季气温不低于-35℃,枣树生长良好。

2、种植方式枣树具有发芽晚,落叶早,生长期短,枝条稀(结果枝为脱落性枝),叶片小,自然通风透光好,根系能生长高峰出现迟生长等特点,并且枣树与间作物生长期交错分布,两者肥、水和光照需求矛盾较小,这就决定了枣树是实行林粮间作最佳树种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