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逆作法施工方案说明

逆作法施工方案说明

逆作法
施工方案说明
地下室施工方案说明
一、报告说明
针对本工程的技术特点、项目环境及商业特点,提出地下室部分逆作法施工与正作法施工的方案说明。

同时对两种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计算、技术分析,为最终确定地下室的施工方案提供参考。

二、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XX市XX区。

主要功能为商住楼,地上30层,分为南北两栋塔楼,2层裙楼,建筑总高度99.00m,总建筑面积约5.1万m2。

地下共5层,地下一层层高5.000m,地下二层层高4.000m,地下三层层高4.000m,地下四层层高4.000m,地下五层层高4.000m,总埋深21.000m。

地下室主要作为停车库、面积约14926m2。

建筑地下室轮廓线及周边关系如图1。

图1 地下室与周边关系示意图
三、方案分析依据:
1.项目建筑方案图;
2.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规程;
3.2008年12月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四、各方案说明
(一)正作法
地下室正作法,即按正常施工工序进行施工。

本项目地下室为钢筋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柱主要采用钢管混凝土柱,柱径约D=900,钢管壁厚t=20,框支柱截面约D=1200~1300,钢管壁厚t=26(图2)。

基础采用旋挖式钻孔或钻(冲)孔灌注桩基础,桩径1000~1800(图3)。

地下室基坑支护采用四周旋喷桩墙加三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的支护形式(图4)。

施工顺序为:
1、基坑支护施工,依次向下开挖土方,浇筑三道内支撑(水平内支撑底标高分别约-2.000、-8.000、-16.000)至底板底标高(约-22.000m),然后再自底板开始依次向上施工地下室各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桩基础施工与地下旋喷桩墙施工可同时进行。

2、框支柱的钢管混凝土柱吊装,地下室底板。

3、地下五层墙柱及地下四层楼盖施工,拆除第三道内支撑。

4、地下四层、地下三层墙柱及楼盖施工,拆除第二道支撑。

5、地下二层、地下一层墙柱及楼盖施工,拆除第一道支撑。

6、地下室外墙外防水施工及回填土。

7、自首层依次向上施工各层主体结构。

图2 正作法地下室柱布置图
图3 正作法地下室基础布置图
(二)逆作法
地下室采用逆作法,地上部分与正作法相同,地下室部分采用钢管混凝
土柱,非转换部位剪力墙位置采用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图5、图6)。

基础采用旋挖式钻孔或钻(冲)孔灌注桩基础,桩径1000~1800(图7)。

地下室按逆作法施工,地下室侧墙与支护墙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墙兼作地下室外墙,墙厚约800(图8),采用首层楼板、地下二层、地下三层、地下四层、地下五层楼板与地下连续墙形成支撑系统,每两层一挖或一层一挖(图9)。

图5 核心筒内钢管柱布置图
图6 逆作法地下室柱布置图
图7 逆作法基础布置图
图8 800厚地连墙+逆作支护方案平面
图9 800厚地连墙+逆作支护方案剖面图
逆作法施工顺序说明:
1) 施工地下室四周的地下连续墙,其墙厚初估800mm,底部嵌入中、微风化岩内约2米。

该连续墙除作施工时挡土挡水支护墙外,还与后期浇筑的内
衬墙(约200厚)组成永久的五层地下室的侧壁结构(图10)。

图10 800厚地连墙施工+逆作法方案剖面图(一)
2)进行部分基桩施工,先施工有柱位的桩,浇筑桩身混凝土至设计标高,并在桩顶预埋钢管柱底部定位构件(图11)。

图11 部分基桩施工+逆作法方案剖面图(二)
3)吊装钢管混凝土柱之钢管及支承混凝土剪力墙的钢管排柱,准确就位并固定后,浇筑柱内混凝土。

4)进行第一次土方开挖,开挖至首层梁板底标高, 利用地模完成首层楼盖体系施工,对四周地下连续墙形成第一道水平支撑(图12);
图12 第一道水平支撑施工+逆作法方案剖面图(三)
5)以首层为基准层,同时向上及向下进行施工:向上施工框架(支)柱、剪力墙、二层楼盖以及其上部结构;向下采用中小型挖掘机械挖土,挖去地下一、二层土方,通过预留垂直出口出土,以大吊斗装载运出地面(图13)。

1层向上正作业
同时向下逆作业
托换梁
剪力墙

13 第一次土方开挖施工+逆作法方案剖面图(四)
6)土方开挖至地下二层梁板底标高后,利用地模完成地下二层楼盖体系和内壁施工,对四周地下连续墙形成第二道水平支撑(图14);
2层
剪力墙
1层
托换梁
核心筒钢连梁
-2层
图14
第二道水平支撑施工+逆作法方案剖面图(五)
7)第二道水平支撑形成后,向下进行第三次土方开挖,开挖至地下三层梁板底标高并完成该部分楼盖体系和内壁施工,对四周地下连续墙形成第三道水平支撑,同时在地下二层往上正作业施工地下一层楼盖结构(图15);
1层
-2层
2层
3层
-3层
4层
5层剪力墙
托换梁
核心筒钢连梁
核心筒钢连梁
向上正作施工地下一层
核心筒钢连梁
-1层图15
第三道水平支撑施工+逆作法方案剖面图(六)
8)第三道水平支撑形成后,向下进行第四次土方开挖,开挖至地下四层梁板底标高并完成该部分楼盖体系和内壁施工,对四周地下连续墙形成第四道水平支撑。

9)第四道水平支撑形成后,开挖地下五层土方,完成后补挖余下部分桩基础并浇筑地下室底板及桩台,从而与地下连续墙形成完整的地下室外壳结构(图16)。

1层
-2层2层
3层
4层
5层-4层
-3层
6层7层剪力墙
托换梁
核心筒钢连梁
核心筒钢连梁
核心筒钢连梁
-1层
图16 地下室底板施工+逆作法方案剖面图(七)
10)施工地下室其余部分剪力墙以及地下连续墙内衬墙(图17)。

1层
-2层2层
3层
4层
5层-4层
6层7层 (1)
-3层
8层剪力墙
托换梁
核心筒钢连梁
核心筒钢连梁
核心筒钢连梁
图17 地下室一层及内衬墙施工+逆作法方案剖面图(八)
11)根据支承立柱受力要求,上部结构施工至25层前完成地下室底板施工。

以上逆作法施工方案是根据现有建筑方案及初步地质资料确定,仅供参考。

施工阶段将按建筑平面及详勘地质资料做调整,并可根据业主实际工程进度要求提出最优化施工方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