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数据的(C)是面向计算机的A. 数据结构B. 逻辑结构C. 物理结构D. 线性结构E. 非线性结构2 .(C)是组成数据的基本单位。
A. 数据项B. 数据对象C. 数据元素D. 数据类型E. 操作F. 抽象数据类3 .(B)特点是:信息隐蔽和数据封装,使用与实现相分离。
A. 操作B. 抽象数据类型C. 数据元素D. 数据4 . 下面程序段执行时,语句S的执行次数为:(D)A. n2B. n2/2C. n(n+1)D. n(n+1)/25 . 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为:(B)A. O(1)B. O(n)C. O(n2)D. O(n!)6 . 一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3n2+2nlog2n+4n-7)/(5n),其数量级表示为:(C )A. O(n2)B. O(nlog2n)C. O(n)D. O(log2n)7 . 在下面程序段中,s=s+p语句的执行次数为:(E)A. n2B. n2/2C. n(n+1)D. n(n+1)/2E. nF. n/28 . 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为:(C)A. O(1)B. O(n)C. O(n2)D. O(n!)9 . 在线性表的下列运算中,不改变数据元素之间结构关系的运算是(D)A. 插入B. 删除C. 排序D. 定位10 . 线性表采用链式存储时,其地址(D)A. 必须是连续的B. 一定是不连续的C. 部分地址必须是连续的D. 连续与否均可以11 . 线性表L在(B)情况下适用于使用链式结构实现。
A. 需经常修改L中的结点值B. 需不断对L进行删除插入C. L中含有大量的结点D. L中结点结构复杂12 . 设单链表中结点的结构为(data,link),单链表中指针p指向结点m,若要删除m之后的结点(若存在),则需修改指针的操作为(A)A. p->Link=p->Link->Link;B. p=p->Link;C. p=p->Link->Link;D. p->Link=p;13 . 在顺序表中,只要知道(D),就可在相同时间内求出任一表项的存储地址。
A.基地址B.表项序号C.向量大小D.基地址和表项序号14 . 在一个具有n个结点的有序单链表中插入一个新结点并保持该表有序的时间复杂度是(B)。
A. O(1)B. O(n)C. O(n2)D. O(log2n)15 . 在一个链式队列中,假定front和rear分别为队头和队尾指针,则删除一个结点的操作为___A. front=front->nextB. rear=rear->nextC. rear=front->nextD. front=rear->next正确答案:A答题错误15 . 在一个具有n个单元的顺序栈中,假定用top= =n表示栈空,则向这个栈插入一个元素时,首先应执行(B)语句修改top指针。
A. top++B. top--C. top=0D. top16 . 在具有n个单元的顺序存储的循环队列中,假定front和rear分别为队头指针和队尾指针,则判断队空的条件为(C)。
A. rear%n == frontB. front+l == rearC. rear == frontD. (rear+l)%n == front17 . 队列的插入操作在(B)进行。
A. 队头B. 队尾C. 任意位置D. 指定位置18 . 设有一个递归算法如图,正确的叙述是(B)A.计算fact(n)需要执行n次递归B. fact(7)=5040C.此递归算法最多只能计算到fact(8)D.以上结论都不对19 . 设有一个递归算法如图,正确的叙述是(B)A. maze(1020,10,7)=356B. maze(352,4,11)=16214C. maze(16,2,2)=8D.以上三个答案都不对20 . 设二维数组A[0…m-1][0…n-1]按行优先顺序存储在内存中,第一个元素的地址为p,每个元素占k个字节,则元素aij的地址为(A)。
A. p +[i*n+j]*kB. p+[(i-1)*n+j-1]*kC. p+[(j-1)*n+i-1]*kD. p+[j*n+i-1]*k21 . 若数组A[0…m][0…n]按列先顺序存储,则aij地址为(D)。
A. LOC(a00)+[(j-1)*m+i-1]B. LOC(a00)+[j*n+i]C. LOC(a00)+[(j-1)*n+i-1]D. LOC(a00)+[j*m+i]22 . 数组A中,每个元素的长度为3个字节,行下标i从1到8,列下标j从1到10,从首地址SA开始连续存放在存储器内,该数组按行存放时,元素A[8][5]的起始地址为(C)。
A. SA+141B. SA+144C. SA+222D. SA+22523 . 稀疏矩阵可以采用(B)的压缩存储方法。
A.二维数组B.三元组C.跳表D.散列24 . 数组就是矩阵,矩阵就是数组,这种说法(B)。
A.正确B.错误C.前句对,后句错D.后句对25 . 广义表D(a, b, D),其长度为(B)。
A.∞B. 3C. 2D. 526 . 一个广义表的表尾总是一个(A)。
A.广义表B.元素C.空表D.元素或广义表27 .下面的说法中,只有(C)是正确的。
A.字符串的长度是指串中包含的字母的个数B.字符串的长度是指串中包含的不同字符的个数C.若T包含在S中,则T一定是S的一个子串D.一个字符串不能说是其自身的一个子串28 . 两个字符串相等的条件是(D)。
A.两串的长度相等B.两串包含的字符相同C.两串的长度相等,并且两串包含的字符相同D.两串的长度相等,并且对应位置上的字符相同29 . 用顺序存储的方法将完全二叉树中的所有结点逐层存放在数组中R[1..n],结点R[i]若有左孩子,其左孩子的编号为结点(B)。
A. R[2i+1]B. R[2i]C. R[i/2]D. R[2i-1]30 . 由权值分别为3,8,6,2,5的叶子结点生成一棵哈夫曼树,它的带权路径长度为(D)。
A. 24B. 48C. 72D. 5331 . 设n , m 为一棵二叉树上的两个结点,在中序遍历序列中n在m前的条件是(B)。
A. n在m右方B. n在m 左方C. n是m的祖先D. n是m的子孙32 . 根据先序序列ABDC和中序序列DBAC确定对应的二叉树,该二叉树(A)。
A.是完全二叉树B.不是完全二叉树C.是满二叉树D.不是满二叉树33 . 为提高对有序链表的搜索效率,建议采用(C)数据结构。
A.集合B.字典C.跳表D.散列34 . 采用开散列法解决冲突时,每一个散列地址所链接的同义词表中各个表项的(C)相同。
A.关键码值B.元素值C.散列地址D.含义32 . 对一棵二叉搜索树进行()遍历时,得到的结点序列是一个有序序列。
A. 前序B. 中序C. 后序D. 层次正确答案:B答题错误35 . 依据所有数据成员之间逻辑关系的不同,数据结构分为(D、E)A.数据结构B.逻辑结构C.物理结构D.线性结构E.非线性结构36 . 依据数据元素在计算机中的物理存储方式,数据结构分为(A、B、E、F)A.顺序结构B.链式结构C.线性结构D.非线性结构E.索引结构F.散列结构37 . 一种抽象数据类型包括(A)和(C)A.数据B.数据元素C.操作D.数据类型38 . 面向对象=(A)+(B)+(E)+(F)A.对象B.继承C.操作D.属性E.类F.通信39 . 算法的五大特性是(C、D、F)、输入和输出A.正确性B.可读性C.有限性D.确定性E.健壮性40 . 算法的性能标准是(A、B、E)、高效率和低存储量。
A.正确性B.可读性C.有限性D.确定性E.健壮性F.可行性41 .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是一种(A、B)的存储结构A.随机存取B.顺序存取C.索引存取D.散列存取42 . 在Hanoi塔问题中,若A塔上有3片圆盘,都要搬到C塔上去,则下列语句(A、D)是错误的。
A.第一步将最小圆盘从A塔搬到B塔B.第四步将最大圆盘从A塔搬到C塔C.第七步将最小圆盘从A塔搬到C塔D.需要8次才能完成工作4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B、D、F)A.二叉树中每个结点的度不能超过2,所以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树。
B.二叉树的前序遍历中,任意结点均处在其子女结点之前。
C.线索二叉树是一种逻辑结构。
D.哈夫曼树的总结点个数(多于1时)不能为偶数。
E.由二叉树的先序序列和后序序列可以唯一确定一颗二叉树。
F.当从一个最小堆中删除一个元素时,需要把堆尾元素填补到堆顶位置,然后再按条件把它逐层向下调整,直到调整到合适位置为止。
4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C)A.树的后序遍历与其对应的二叉树的后序遍历序列相同。
B.根据任意一种遍历序列即可唯一确定对应的二叉树。
C.满二叉树也是完全二叉树。
D.哈夫曼树一定是完全二叉树。
E.树的子树是无序的。
F.对于一棵具有n个结点,其高度为h的二叉树,进行任一种次序遍历的时间复杂度为O(h)。
45 . 集合是(B、D)。
A.有序的B.无序的C.线性的46 . 字典可以进行(E、F、G)操作。
A.交B.并C.差D.相等判断E.插入F.删除G.判断表项是否存在47 . 字典可以采用(A、C、D)组织方式A.线性表B.集合C.散列表D.跳表48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D)A.理想情况下,在散列表中搜索一个元素的时间复杂度为O(1)。
B.在散列法中,一个可用的散列函数必须保证绝对不产生冲突。
C.在散列法中,采取开散列法来解决冲突时,其装载因子的取值一定在(0,1)之间。
D.在散列法中,采取闭散列法来解决冲突时,一般不要立刻做物理删除,否则在搜索时会发生错误。
49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E、F)A.线性结构只能用顺序结构来存放,非线性结构只能用非顺序结构来存放。
B.算法就是程序。
C.数据元素是数据的最小单位。
D.数据结构是具有结构的数据对象。
E.数据结构是数据对象与对象中数据元素之间关系的集合。
F.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指各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用户按使用需要建立的。
5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B、C、E)A.算法和程序原则上没有区别,在讨论数据结构时二者通用。
B.从逻辑关系上讲,数据结构分为两大类: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C.所谓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指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D.同一数据逻辑结构中的所有数据元素都具有相同的特性是指数据元素所包含的数据项的个数相等。
E.数据的逻辑结构与数据元素本身的内容和形式无关。
F.数据结构是指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关系的数据元素的全体。
1 .(A)由某一数据元素的集合以及该集合中所有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