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局年度工作总结一、2010年工作完成情况(一)扎实抓好畜牧业生产及产业化发展1、主要指标预计完成情况:略2、取得的主要成效:一是生猪规模化生产取得重大突破:全县生猪年出栏200头的规模化养殖场由2010年的26户增加到今年的300户,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的3户。
标准化圈舍面积达14万㎡以上,年出栏生猪规模达15万头以上,规模养殖基本做到了圈舍标准化,粪污沼气池、化粪池处理,饲养和档案管理标准。
生猪标准化建设多次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走在全省前列。
生猪规模化程度提高到30%,增长了15%。
生猪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标志着我县生猪生产不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上了一个新台阶,生猪规模化生产取得了重大突破。
二是黑山羊品种保护开发效益显著:自贡黑山羊保种难的问题一直制约产业发展,通过政府支持,企业投资建成原种场和扩繁场后,对自贡黑山羊进行了保护性开发,取得了极好效果。
以种源性龙头企业自贡市大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在兜山镇宝峰村流转土地600亩,建成了常年存栏种羊500只以上的自贡黑山羊原种场一个,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种羊共62户,保种种羊达2500只的核心区1个;以营销型龙头企业自贡市六顺养殖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在永年镇永明村投资150万元建成了自贡市内建设标准最高的种羊场,已建成了标准化圈舍3栋800㎡,已选留种羊200余只,在全县发展寄养户3000余户;与省畜禽繁育改良总站、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合作的自贡黑山羊肥羔选育新品系选育项目以及与西南民族大学合作开展的自贡黑山羊灾后恢复生产技术示范项目的前期论证工作已全面结束。
科企事业单位联合为我县黑山羊品种产业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是争取和引进产业发展资金有了大的飞跃:今年全方位多层次争取到国家对生猪的“标准化规模场建设项目”300万、“调出大县奖励项目”409万、“现代化畜牧业”300万、“良种补贴”100万、“灾后重建标准化规模场建设”100万、“自贡黑山羊灾后恢复生产技术示范”150万等省市项目共8个1424万元。
引进了自贡市威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000余万元进行白鹅产业化等项目建设。
同时由于项目资金带动,吸收了大量民间资金进入畜牧产业化开发,全县吸引社会资金用于改造、新建标准化畜禽圈舍25万㎡,固定资产投资达9000万元。
近两年完成的项目投资超过了前二十年项目资金总和。
四是土地流转促进了畜禽规模化发展:畜禽规模化生产迅速发展对土地需求量增大,全县畜禽规模化生产用地8000亩以上,其中75%以上为近两年畜禽规模生产用地。
土地的合理流转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经济活力,形成新的产业亮点,全县生猪形成了板桥永年、琵琶骑龙、古佛童寺三大产业带,年出栏1万头以上猪场3个。
白鹅形成自贡市威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永年镇建设常年存栏5000只种鹅、年出栏10万只肉鹅、占地2000亩生产基地;三友公司在怀德流转中坝滩地上千亩,建设常年存栏种鹅5000只、年出栏肉鹅10万只以上优质肉鹅生产基地。
黑山羊形成了高标准的永年扩繁场、兜山原种场生产试验保种基地。
五是工作方式上有重大创新:一是在项目争取上,采取了真诚服务,真情感化的“全方位跟进式”服务,取得很好效果。
在引进自贡市威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时,项目选择规划、选址建设、项目报批等方面都落实了专人进行全方位服务。
同时落实专人到省上驻扎编制项目,获取信息,争取到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自贡黑山羊灾后恢复生产技术示范项目。
二是保证项目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县局专门请省上的专家来现场作技术指导,同时还专门派技术人员到省上进行培训,项目建设从规划到竣工都有专人指导,全年到省上培训25人次,入户“手把手”工程指导3000人次。
开展农户入户指导520户,使每户都掌握了一门实用的科学养殖技术,主要发展了生猪、白鹅产业。
三是开展了与企业、院校、科研单位技术合作。
为解决我县生猪猪场无名高热综合证等技术难题,先后聘请了省畜科院、精华集团具有丰富经验专家21人次对猪场进行现场指导和集中培训200人次,与四川畜牧科学研究院、西南民族大学开展自贡黑山羊肥羔选育、灾后恢复系列生产技术研究。
六是畜牧产业组织化程度有较大发展:为适应畜禽规模化生产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变化的需要,大力扶持畜牧业产业专业组织,我县畜牧生产组织形式有了较大发展。
一是全县办理了畜禽防疫合格证的场(户)73户;办理了营业执照的场(户)50户,较去年增长50%以上,其中注册公司20家,今年发展9家。
二是今年全县发展专业合作组织,生猪5个,白鹅1个,肉兔1个,黑山羊1个,其中**县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组织会员200余人,公司会员达12人,年出栏生猪18万头以上;**县白鹅养殖专业合作组织会员300余人,公司会员6个,年出栏肉鹅150万只以上。
三是企业龙头增多,全县扶持发展龙头企业10个,其中生猪4个(省级吉泰龙食品集团公司1个、市级1个)、黑山羊2个(均为市级)、白鹅2个(省级锦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1个)。
四是由过去单一家庭散养发展为由公司寄养、赊养、小区、公司加农户加基地、养殖场生产等多种方式。
3、主要工作措施:一是稳步推进黑山羊产业化项目建设①山羊“一村一品”项目在自贡市六顺养殖开发有限公司和永年镇永民村实施,建成了一个常年存栏自贡黑山羊种羊200只的种羊场,建设种羊圈舍400㎡,运动场600㎡。
同时以自贡市六顺养殖开发有限公司种羊场为依托,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以寄养的形式带动发展了常年存栏种羊5—10只的种羊饲养户105户,每户修建圈舍15㎡,使全村常年饲养能繁母羊达到了1000只以上规模。
②自贡黑山羊良种基地建设项目通过一年建设于今年6月已全面完成,项目建设进一步使种群质量提高,结构更加合理,种场选留二级以上种羊267只,完成目标任务的134%。
发展种羊示范户51户,选留种羊584只,改扩建标准化圈舍1135㎡,完成目标任务的116%。
种草230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15%。
完成了种场和示范户种羊选育的基本数据测定,软件资料完善,购置了配套设施等。
项目完成总投资44万元,占计划投资32万元的138%。
③全县建成黑山羊繁育示范镇10个,人工草地5000亩,养羊10只至20只的大户1680户,20只以上大户1426户。
养羊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
高床圈养、羔羊补饲、种草养羊、规范化饲养管理和标准化防疫、标准选育、生态养殖等先进生产技术普遍得到推广和提高。
全县大户都建有羊楼,35%以上的农户建有沼气池。
二是加快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及生猪保险生猪发展在去年的基础上,搞好生猪示范区项目续建工程建设。
现已建设人工授精站11个,引进种猪30余头,对全县的能繁母猪实行免费配种。
标准化生猪示范小区建设确定了11个建设户,现已完成工程任务的70%左右。
生猪出口基地建设项目选择在养猪基础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琵琶镇实施。
建成年出栏50头以上的养猪户890户,投资总额1400万元,已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经省、市检查验收合格。
今年我局加强了与财政、保险公司的密切合作,通过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全县已参保生猪130998头,其中:能繁母猪48757头,完成任务数46935头的103.9%;育肥母猪82241头,完成任务的46.2%。
三是加快白鹅产业化进程①促进产业带发展。
通过近三年的发展建设,已有16个乡镇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肉鹅生产基地认证。
白鹅产业化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以飞龙镇、永年镇、骑龙镇三镇为点,沱江河沿线,邓隆公路沿线为线的“三点二线”白鹅产业带。
现存栏60万只,年出栏200只以上的适度规模养殖户1000余户,年出栏10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30个。
②搞好白鹅产业重点工程建设。
一是按省上下达的项目任务,完成了三个示范镇种鹅养殖户的建设任务,其中狮市、东湖各30户,飞龙50户。
举办专题技术培训62期,参训人数达4000多人次,共发放技术资料和实用小册子6000余份。
新增种鹅存栏15000只,带动发展了肉鹅养殖户500余户。
扩建了黄葛种鹅场达1600㎡,养殖规模可达饲养种鹅5000只。
全县种植牧草1410亩。
二是根据市科技局下达项目建设要求,我局在深入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在怀德、东湖、狮市、骑龙、飞龙五个镇乡规划发展年出栏商品肉鹅400只以上的养殖大户500户,现已发展550余户。
科技入户已显成效。
三是白鹅养殖示范村建设。
在骑龙镇马耳桥村规划发展白鹅养殖户200户,现已发展到220户,其中养殖200只以上的有200户。
四是肉鹅直补项目全面启动,全县已发展年出栏400只以上的大户500户。
四是推进肉牛规模化育肥肉牛生产以当地丰富的酒糟资源为主要原料进行规模化育肥,实现了规模化养牛的高速发展。
全县形成以**县鑫鑫肉牛养殖有限公司为龙头+中心场+适度规模户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
发展了常年存栏1000头以上肉牛场1个,200头以上15个,50头以上55个,规模养殖场出栏肉牛达1.5万头,占全县肉牛出栏60%以上。
五是强化科研科教工作今年采取入户指导和集中培训的方式开展科普培训活动50余次,参训人数达4.5万余人,发放科技资料46000多份,把养殖实用技术送到农户手中。
通过与其他高等学院联合办学,有10人取得了畜牧兽医的大专以上学历,提升了畜牧系统年轻骨干的业务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
科研项目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国家科技部星火项目自贡黑山羊高效综合养殖技术推广项目已全部展开,取得星火项目证书。
(二)认真开展动物防疫检疫及监督管理工作1、切实抓好动物疫病防治。
以猪瘟、口蹄疫、禽流感、鸡新城疫、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猪链球菌病等重大动物疫病为防治工作重点,按“政府保免疫密度,部门保免疫质量”的要求,继续采取统一时间、统一疫苗、统一免疫程序、统一免疫标识、统一操作规程的“五统一”措施,认真落实防疫工作责任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互相配合,全面完成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各项目标任务。
在搞好常年春防、秋防和日常防疫工作基础上,根据今年灾情和夏天高温高湿天气专门增加了夏季防疫工作,组织了全县473名村级动物防疫员、168名基层在编兽医人员,对全县的猪、羊、牛、禽进行了免疫注射(或饮水免疫),共注射猪瘟疫苗682496头(次),猪口蹄疫695890头次,牛口蹄疫22790头次,羊口蹄疫172414只次,禽流感6489582只(次),鸡新城疫1573634只(次)。
在做好免疫注射的同时,畜禽免疫标识佩带整齐规范,共佩戴猪耳标393847套,牛耳标13660套,羊耳标126667套。
防疫记录清楚完整,消毒面宽,灭源彻底,共消毒农村圈舍947716个次,1421万平方米,动物屠宰加工场所700万平方米,动物交易场所150万平方米,养殖场150万平方米,消毒运载车辆43234辆(次),张贴免疫、消毒卡25万张,使用消毒药物9吨(其中养殖场户自购4吨、县局统供5吨),消毒面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