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八章 城市总体规划PPT课件
第八章 城市总体规划PPT课件
总体规划纲要的内容
(一)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
提出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 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综合目标和保 护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
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 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方案和建设 标准;
原则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
(二)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
4、城市建筑及公用设施资料
(1)住宅建筑面积、建筑质量、居住水平、居 住环境质量;
(2)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规模、用地面积、建 筑面积、建筑质量和分布状况;
(3)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管网资料,公共交 通以及客货运量、流向等资料;
(4)园林、绿地、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历史 地段等方面的资料;
(5)人防设施、各类防灾设施及其他地下构筑 物等资料。
2、城市自然条件及历史资料:
气象资料; 水文资料; 地质和地震资料,包括地质质量的总体验证 和重要地质灾害的评估; 城市历史资料:包括城市的历史沿革、城址 变迁、市区扩展、历次城市规划的成果资料 等。
3、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资料
(1)经济发展资料:
包括历年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 产投资、产业结构及产值构成等;
5、城市环境及其他资料
(1)环境监测成果资料;
(2)三废排放的数量和危害情况,城市垃圾数 量、分布及处理情况;
(3)其他影响城市环境的有害因素(易燃、易 爆、放射、噪声、恶嗅、震动)的分布及危 害情况;
(4)地方病以及其他有害居民健康的环境资料。
城市相邻地区的有关资料
必要时,需收集城市相邻地区的有关资 料。
其他相关组织程序
城市总体规划专题研究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中,对于涉及资源与 环境保护、区域统筹与城乡统筹、城市发展 目标与空间布局、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 重大专题,应当在城市人民政府组织下,由 相关领域的专家领衔进行研究。
政府有关部门和军事机关意见的采纳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中,应当在城市人民 政府组织下,充分吸取政府有关部门和军事 机关的意见。
(三)分析城市职能、提出城市性质和 发展目标;
(四)提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 围;
(五)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六)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提 出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
(七)提出交通发展战略及主要对外交 通设施布局原则;
(八)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 施的发展目标;
城市总体规划原理
第八章 城市总体规划
第一节 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资料
市(县)域基础资料
1、市(县)域的地形图:
图纸比例为1/50000~1/200000
2、自然条件:
包括气象、水文、地貌、地质、自然灾害、 生态环境等。
3、资源条件;
4、主要产业及工矿企业(包括乡镇企业) 状况;
5、主要城镇的分布、历史沿革、性质、 人口和用地规模、经济发展水平;
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按规定提 请审查。
其中,组织编制直辖市、省会城市、国 务院指定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应当报 请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审查;
组织编制其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应 当报请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审 查。
城市总体规划成果编制
依据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 区建设主管部门提出的审查意见,组织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成果,按法定程序报 请审查和批准。
(2)城市人口资料:
包括现状非农业人口、流动人口及其中暂住 人口数量,人口的年龄构成、劳动构成、城 市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的情况等;
(3)城市土地利用资料:
城市规划发展用地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 城市用地的综合评价;
(4)工矿企业的现状及发展资料; (5)对外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资料; (6)各类商场、市场现状和发展资料; (7)各类仓库、货场现状和发展资料; (8)高等院校及中等专业学校现状和发展资料; (9)科研、信息机构现状和发展资料; (10)行政、社会团体、经济、金融等机构现 状和发展资料; (11)体育、文化、卫生设施现状和发展资料。
城市总体规划前期研究与编制工作报告
城市总体规划前期研究
城市人民政府提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前,应 当对现行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的实 施情况进行总结,对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和 建设条件做出评价;
针对存在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从土地、水、 能源和环境等城市长期的发展保障出发,依 据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着眼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对城市的定位、 发展目标、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等战略问题 进行前瞻性研究,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 工作基础。
6、区域基础设施状况;
7、主要风景名胜、文物古迹、自然保护 区的分布和开发利用条件;
8、三废污染状况;
9、土地开发利用情况;
10、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国 民收入和财政状况;
11、有关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发展战略、 区域规划等方面的情况。
城市基础资料
1、近期绘制的城市地形图,图纸比例为 1/5000--1/35000;
对于政府有关部门和军事机关提出意见的采 纳结果,应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报送审批材 料的专题组成部分。
社会公众意见的征求
在城市总体规划报送审批前,城市人民政府 应当依法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征求社会公众 的意见。
第三节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内容与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
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二十年,同 时可以对城市远景发展的空间布局提出 设想。 确定城市总体规划具体期限,应当符合 国家有关政策的要求。
基础资料调查的主要方法
现场踏勘调查观察调查 抽样调查或问卷调查 访谈和座谈会调查 文献资料的运用
第二节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组织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组织主体
城市人民政府
城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 城市分区规划。
城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 主管部门)
具体工作由城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城 乡规划主管部门)承担。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报告
城市人民政府在城市总体规划前期研究基础 上,按规定提出进行编制工作的报告,经同 意后方可组织编制。
组织编制直辖市、省会城市、国务院指定市 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应当向国务院建设主管 部门提出报告;
组织编制其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应当向 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提出报告。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