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塑套管技术规范书

塑套管技术规范书

塑套钢预制直埋保温管技术规范书
一、总则
1、本技术规范适用于石屯社区热水供热工程塑套钢预制直埋保温管。

2、卖方保证所供的保温管是先进的、安全的、可靠的、高质量的产品,且具有ISO9000认证。

3、卖方保证提供一套满足本技术方案和标准质量要求的优质产品及其服务。

对国家有关行业、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

4、本技术规范使用国际单位制(SI)。

二、塑套钢预制直埋保温管技术要求
(一)工作钢管
1、钢管的保温管、尺寸公差及性能应符合GJ/T3022或GB/T9711.1或GB/T8163标准规定。

2、钢管的外径尺寸和最小壁厚应符合表1的规定。

3、发泡前钢管表面应加以清理,去除铁锈、轧钢鳞片、油脂、灰尘、漆、水分或其它沾染物。

钢管表面锈蚀等级应符合GB/T8923-1988中A、B、C规定,除锈等级应符合GB/T8923-1988中Sa2 1/2规定。

(二)外护管
1、外护管使用温度条件控制在-50℃~+50℃。

2、外护管原保温管性能
(1)密度和成分
外护管应使用高密度聚乙烯塑料制造。

聚乙烯树脂的密度应为935kg/m³~950 kg/m³。

应使用有助于外护管生产及提高外护管性能的添加剂,如抗氧剂、紫外线稳定剂、碳黑(或由碳黑预制的色母料)等。

所添加的碳黑应满足下列要求:
——密度:1500kg/m³~2000 kg/m³;
——甲苯萃取量:≤0.1%(质量百分比);
——平均颗粒尺寸:0.01μm~0.025μm。

(2)回用料
可以使用不超过15%(质量百分比)的洁净回用料,但回用料必须是制造商自己的产品产生的。

3、外护管性能
(1)外护管密度不应小于940kg/ m³。

碳黑含量应为 2.5%±0.5%(质量百分比),碳黑应均匀分布于母材中。

当按以下规定进行试验时:碳黑弥散度应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塑料切片来确定。

切片厚度约为25μm,面积约15㎜².
每次试验制备6个切片,在外护管的同一截面上均匀取样。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应选用100倍。

应满足以下要求:
——碳黑结块、气泡、空洞或杂质尺寸不应大于100μm。

——外护管不允许出现色差条文。

(2)熔体流动速率
外护管供应方应注明外护管的熔体流动速率值,以便于外护管焊接时参考。

当两个外护管焊接时,其熔体流动速率的差值不应大于0.5g/10min。

(3)外护管外观
外护管应为黑色,其内外表面目测不应有损失其性能的沟槽。

不允许有气泡、裂纹、凹陷、杂质、颜色不均等缺陷。

管两端应切割平整,并与管的轴线垂直,角度误差应小于2.5°。

(4)拉伸屈服强度及断裂伸长率
外护管的任意位置的拉伸屈服强度不应小于19MPa、断裂伸长率不应小于350%。

(5)纵向回缩率
外护管任意管段的纵向回缩率不应大于3%。

纵向回缩率试验结束时管材表面不应出现裂纹、空洞、气泡等缺陷。

(6)外护管的长期机械性能
外护管的长期机械性能应满足表2的要求。

表2
4、外护管规格
(1)预制保温管用外护管的公称外径和最小壁厚应符合招标方规定。

(2)外护管外径和壁厚允许的极限偏差应符合GB/T13018规定。

(三)保温层
保温层采用聚氨脂硬质泡沫塑料。

1、泡沫结构
泡沫体应无污斑、无收缩分层开裂现象。

泡孔应均匀细密。

按有关要求试验时沿轴向测量的泡孔平均尺寸不应大于0.5mm。

按有关要求试验时泡沫的闭孔率不应小于88%。

泡沫均匀地充满工作钢管与外护管间的环形空间。

按有关要求试验时,任一保温层截面上空洞和气泡的面积和占整个截面面积的百分比不应大于5%;单个空洞的任意方向尺寸应不超过同一位置保温层厚度的1/3。

2、泡沫密度
按有关要求试验时,保温层任意位置的泡沫密度不应小于60kg/ m ³。

3、压缩强度
按有关要求试验时,保温层泡沫径向压缩强度或径向相对变形为10%时的压缩应力不应小于0.3MPa 。

4、吸水率
在常压沸水中浸泡90min 后,泡沫的吸水率不应大于10%。

5、导热系数
未进行老化的泡沫保温层50℃状态下导热系数不应大于0.033W/(m.k )。

(四)保温管
1、保温管保温层厚度应保证外护管在-50℃~+50℃温度范围内正常使用。

钢管两端头应留出150mm ~250mm 裸露的非保温区以备焊接。

2、外护管外径增大率
保温管发泡前后,外护管任一位置同一截面的外径增大率不应大于2%。

3、轴线偏心距
保温管任一位置外护管轴线与钢管轴线间的距离应符合表3规定。

表3
4、预期寿命与剪切强度
(1)正常使用的保温管寿命,在120℃下连续工作至少
30年。

(2)保温管轴向剪切强度及试验方法应符合表4规定。

5、抗冲击力
按有关要求试验时,外护管不应有可见裂纹。

四、补口热缩套(带)要求
1、补口施工总要求
补口前必须对补口部位进行清理:将环向焊缝及其附近的毛刺、焊渣、污物、油及其它杂物清理干净。

对补口部位表面进行除锈处理,表面除锈处理质量应达到《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规定的Sa2.5- Sa3.0级。

可选用喷砂或电动工具除锈。

补口搭接部位的聚乙烯层应打磨至表面粗糙,其端部进行坡口处理,坡角不大于30度,然后用火焰加热器对补口部位进行预热。

防腐补口热缩套与聚乙烯防腐层搭接宽度不小于
100mm。

如果湿度大于85%或下雨、雪天,应停止施工。

2、施工后的质量检验
防腐补口热缩套或缠绕带的质量检验:补口外观应逐个检查,防腐补口热缩套或缠绕带表面应光滑平整、无褶皱、无气泡。

两端坡脚处与热缩套贴合紧密、无空隙,表面没有碳化现象。

补口热缩带周向应有热熔胶粘剂均匀溢出。

补口处应用火花检漏仪逐个进行针孔检查,检查电压15KV。

如出现针孔,应重新补口。

防腐补口热缩套的粘接力应符合要求。

在管体温度25±5℃时的剥离强度应不小于50N/cm2。

五、执行标准
1、《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CJ/T114-2000;
2、密度测试应按GB/T1033执行;
3、炭黑含量测试应按GB/T13021执行;
4、熔体流动速率测试应按GB/T3682执行;
5、拉伸屈服强度及断裂伸长率测试应按GB/T8804.2执行;
6、纵向回缩率测试应按GB/T6671.2执行;
7、外护管尺寸检测应按GB/T8806执行;
8、泡沫尺寸检测应按GB/T12811执行;
9、泡沫闭孔率检测应按GB/T10799执行;
10、泡沫密度测试应按GB/T6343执行;
11、压缩强度测试应按GB/T8813执行;
12、导热系数测试应按GB/T10297执行;
13、泡沫密度测试应按GB/T6343执行;
14、《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技术标准》SY/T0413—2002
15、《辐射交联聚乙烯补口热缩套》SY/T4054—2003
16、《埋地钢质管道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防腐保温层技术标准》SY/T0415—1996
17、输送流体的一般无缝钢管《GB/T8163-2008》
18、输送流体的螺旋钢管《SY/T5037-2000》
19、输送流体的螺旋钢管《GB/T9711.1-1997》
六、保温管质量保证
1、保温管质保期自保温管运行之日起 24个月;
2、在保温管质保期内,因保温管质量问题而造成的保温管损坏或不能正常使用时,供方应无偿更换。

3、保温管在质保期内,如买方有必要请卖方到达现场服务时,卖方人员应在24小时
内到达现场服务。

七、塑套钢预制直埋保温管包装运输
1、保温管必须采用吊带或其他不伤及保温管的方法吊装,严禁用钢丝绳直接吊装;在装卸过程中,严禁碰撞、抛摔和在地面拖拉滚动;
2、长途运输过程中,保温管必须固定牢靠;不应损伤外护管及保温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