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室内空间设计原理

室内空间设计原理

室内空间设计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室内空间设计在飞速发展,“传统”概念向模糊化发展,人们对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开始重新考虑,并由此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特别是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原先简单的室内设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现在设计师们要做的不仅是从色彩,材料,总体预算上为人们考虑,而且更要在室内空间使用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作出更符合人们要求的设计。

一、空间
那么什么是空间呢?哲学范畴的空间词义,认为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并存的秩序。

具有可观性和无限性,它和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和时间也不可分离。

我理解的空间是与人发生关系而建立起来的抽象,有了人的尺度的空间才算是空间。

空间不仅是围合的限制,它还是人的感知、人的活动、人的流线,以及建筑的形式和空间构件的综合体。

空间也是物体与它发生的关系。

空间中的物体作为一种参照,使人们认识空间、分析空间乃至创造空间,因此,物体在空间的相互关系就是空间关系的生成。

建筑处于一个比它更大的空间之中,同时它又封闭着空间,因此,出现了外部与内部空间。

两种空间可以不相联系或相互联系,或外部空间能够与内部空间融为一体,内部空间也能与外部空间融为一体,或两者能相互流动形成一个空间。

我对空间的理解也正好就像哲学和物理及数学中空间阐述的解释的综合一样。

空间是人的感知,受着时间、流程的影响,同时,空间里的物体能辅助我们更加理清空间的因素:大小尺寸、位置、结构、光线、
表面、材质……空间是静止的,但人们了解空间的过程和对空间的感知却是时刻变化的动态因素。

建筑被理解有赖于空间的创造,而空间的创造应该与人的体验感达到一致。

二、室内设计
室内是指建筑物的内部,即建筑物的内部空间。

室内设计就是对建筑物的内部空间进行设计。

室内设计作为独立的综合性学科,于20世纪60年代初形成,在世界范围内开始再现室内设计概念。

自古以来,室内设计从属于建筑设计,为建筑师主持,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人们对室内设计也看得很简单,没有认识到它是空间艺术、环境艺术的综合反映。

17世纪,因室内设计与建筑主体分离,室内装饰风格、样式逐渐发展变化。

19世纪以后,室内设计开始强调功能性、追求造型单纯化,并考虑经济、实用、耐久。

20世纪初室内装饰反趋向衰落,而强调使用功能以合理形态表现。

现代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空间的使用性质和所处环境,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艺术处理手法,从内部把握空间,设计其形状和大小。

为了满足人们在室内环境中能舒适地生活和活动,而整体考虑环境和用具的布置设施。

那么,室内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满足物质与精神两方面需要的空间环境。

三.人对室内空间设计的重要性
人的行为是在室内的空间中进行的。

人的一生有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空间度过的,因此所设计创造的室内环境,必须会直接关系到室内生活、生产活动的质量,关系到人们的舒适、健康、效率、安全
等等。

从室内设计的构成内容上分析,室内空间的设计是整个室内设计的核心内容,因此空间的设计应注意保障安全,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便于人们的生活、工作,注重为“人”而设计,为“人”的生活而设计的观念,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现代室内空间为求得人与自然在更高层次上获得和谐与协调,在空间处理上更多的注意利用自然采光、天然材料、自然能源;采取扩大室外活动空间和室内空间“室外化”的手法;并把自然山水及绿化引入室内空间中等。

四、空间的类别
1、固定空间和可变空间
从内部空间形成的过程来看,内部空间可分为固定空间和可变空间两大类。

用地面、楼面、墙面和顶棚为合成的空间是固定的,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很难随意改变楼板和墙体的位置。

在固定空间内,用隔墙、隔断、家具、陈设等对空间进行再划分,可以形成许多新的空间。

由于隔墙、隔断、家具、陈设等的位置是可以改变的,这些新空间称为灵活可变的空间或简称可变空间。

2、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
实体空间的特点是各空间之间有确定的界限,空间范围明确,私密性强。

如用实墙、隔墙做侧界面的围合空间就是属于这一类。

虚拟空间的特征是其范围内没有明确的隔离形态,并缺乏较强的限定度,是只靠部分形体的启示,依靠联想和“视觉完形性”来划分的空间,所以又称“心理空间”。

室内的虚拟空间处于实体空间内,所以又称为“空间里德空间”。

3、开敞空间和封闭空间
开敞空间具有限定度小和私密性弱,与环境的渗透性强,讲究对景、借景等外向特征。

用限定性比较高德围护实体围合起来的,无论是视觉、听觉、小气候等都有很强的隔离性的空间称为封闭空间,它具有领域感、安全感和私密性强的特点。

空间开敞或封闭程度的确定,取决于房间的功能性质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视觉上和心理上的需求。

4、规则空间和不规则空间
空间的规则与否不仅仅反映在平面的造型上,还表现在立面的设计上,比如错层和跃层的居住空间便会由立面构成各种不规则的空间形态。

细分规则与不规则空间,又可分为:
(1)凹入空间和外凸空间
(2)下沉空间和地台空间
(3)交错空间
五、空间的分隔方式
室内空间的分隔可以按照功能需求作种种处理,随着应用物质的多样化、立体的、平面的、相互穿插的、上下交叉的,加上采光、照明的光影、明暗、虚实、陈设的简繁及空间曲折、大小、高低和艺术造型等种种手法,都能产生形态繁多的空间分隔。

1、封闭式分隔采用封闭式分隔的目的,是为了对声音、视线、温度等进行隔离,形成独立的空间。

这样相邻空间之间互不干扰,具有较好的私密性,但是流动性较差。

一般利用现有的承重墙或现有的
轻质隔墙隔离。

多用于卡拉 ok包厢、餐厅包厢及居住性建筑。

2、半开放式分隔空间以隔屏,透空式的高柜、矮柜、不到顶的矮墙或透空式的墙面来分隔空间,其视线可相互透视,强调与相邻空间之间的连续性与流动性。

3、象征式分隔空间以建筑物的梁柱、材质、色彩、绿化植物或地坪的高低差等来区分两间。

其空间的分隔性不明确、视线上没有有形物的阻隔,但透过象征性的区隔,在心理层面上仍是区隔的两个空间。

4、弹性分隔有时两个空间之间的分隔方式居于开放式隔间或半开放式隔间之间,但在有特定目的时可利用暗拉门、拉门、活动帘、叠拉帘等方式分隔两空间。

例如卧室兼起居或儿童游戏空间,当有访客时将卧室门关闭,可成为一个独立而又具有隐私性的空间。

5、局部分隔采用局部分隔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视线上的相互干扰,对于声音、温度等设有分隔。

局部分隔的方法是利用高于视线的屏风、家俱或隔断等。

这种分隔的强弱因分隔体的大小、形状、材质等方面的不同而已。

局部划分的形势有四种,即一字形垂直划分、L形垂直划分、U形垂直划分、平行垂直面划分等,局部分隔多用于大空间内划分小空间的情况。

6、列柱分隔柱子的设置是出于结构的需要,但有时也用柱子来分隔空间,丰富空间的层次与变化。

柱距愈近,柱身越细,分隔感越强。

在大空间中设置列柱,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设置单排列柱,把空间一分为二;一种是设置双排列柱,将空间一分为三。

一般是使
列柱偏于一侧,使主体空间更加突出,而且有利于功能的实现,设置双列柱时,会出现三种可能,一种是将空间分成三部分,而是会使边跨大而中跨小,三是边跨小而中跨大。

其中第三种方法是普遍采用的,它可以使主次分明,空间完整性较好。

7、利用基面或顶面的高差变化分隔利用高差变化分隔空间的形式限定性较弱,只靠部分形体的变化来给人以启示、联想划定空间。

空间的形状装饰简单,却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空间感。

常用方法有两种:一是将室内地面局部提高;二是将室内地面局部降低。

两种方法在限定空间的效果上相同,但前者在效果上具有发散的弱点,一般不适合于内聚性的活动空间,在居室内较少使用。

后者内聚性较好,但在一般空间内不允许局部过多降低,较少采用。

顶面高度的变化方式较多,可以使整个空间的高度增高或降低,也可以是在同一空间内通过看台、排台、悬板等方式将空间划分为上下两个空间层次,既可扩大实际空间领域,又丰富了室内空间的造型效果。

多用于公共空间环境。

8、利用建筑小品、灯具、软隔断分隔通过喷泉、水池、花架等建筑小品对室内空间划分,不但保持了大空间的特性,而且这种方式既能活跃气氛,又能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

利用灯具对空间进行划分,通过挂吊式灯具或其他灯具的适当排列并布置相应的光照。

所谓的软隔断就是为珠帘及特制的折叠连接帘,多用于住宅类、水面、工作室等起居室之间的分隔。

“设计”是处理人的生理、心理与环境关系的问题。

室内空间设计是反映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面镜子,是生活创造的舞台。

人的本质趋向于有选择地对待现实,并按照自己的思想、愿望来加以改造和调整。

现实空间环境总是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不同时代的生活方式,对室内空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现代室内空间设计就是运用艺术和技术的手段,依据人们生理和心理要求的室内空间环境。

它是为了人们室内生活的需要而去创造、组织理想生活时空的室内科技设计。

在目前的设计实践中,改善空间形态效果、改变空间感觉的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

因此,室内设计师应该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信息,以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