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向“距离”挑战PPT教学课件

向“距离”挑战PPT教学课件


美国为何不肯签署《京都议定书》?
Do it like Putin. Sign Kyoto!
这张摄于2004年10月 22日的资料照片上,在德 国汉堡的美国驻德领事馆 旁的一条河里,一些绿色 和平组织成员在自由女神 像复制品周围举起标语, 呼吁美国像俄罗斯那样接 受《京都议定书》。 旗帜 上的英文意思是: “像普京那样做吧。签署 《京都议定书》”。
• 消极:导致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和网络 犯罪等;各国之间围绕互联网的竞争造成世界更加 动荡不安;虚拟社会对人们生活和学习工作特别是 对青少年产生消极影响。
• 中国的互联网建设:中国积极推进国家经济、教育 科研、公用数据信息化。
世界第一台计算机
美国微软集团
银河计算机
中国联想集团生产基地
据报道,图瓦卢全境有1万多人口,根据该国政府两年前的一项移民计划,目 前已经有3000多名居民移居到了新西兰,然而还有9300多名居民等着搬迁。
因海平面上升而受到威胁的海岸
罗布泊 ——死亡之湖、生命禁地!
关于罗布泊的环境变迁
罗布泊在蒙古语中是“汇入 多水之湖”,它位于新疆若羌 县境东北部,曾是新疆境内最 大的湖泊,有塔里木河、孔雀 河等注入。
穿越大洋的电波
• 条件: • 19世纪电磁感应现象和电磁波的发现,以及
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
• 成就:电报:1837年,美国莫尔斯发明有线 发报机。电话:1875美国贝尔发明电话机。 意大利马可尼发明无线电通讯。
• 影响:促进电信事业的发展,为快速传递信 息提供了方便,使世界的政治、经济、联系 进一步密切。
立体交通的诞生 穿越大洋的电播 改变世界的网络
课标内容:
以网络技术为 例,理解现代 信息技术对人 类社会的影响。
立体交通的诞生
• 条件: • 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
业的发展。 • 主要成就:1885年,德国卡尔·本茨和戴姆
勒制成了最早的汽车。1887年把内燃机装到 汽船上。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成第一架 飞机。 • 影响: • 推动了世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人类进入了 立体交通的新时代。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 • 思考题:你见过或听过哪些交通工具?
在汉代罗布泊曾 “广袤三百 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 面积约2400-3000平方公里。
其后,由于注入河流的改 道和水量减少,百年来罗布 泊逐渐干涸,至1960年代, 塔里木河下游断流。1972年 底,罗布泊彻底干涸。
全 冰川融化 海岸侵蚀加剧

气 海平面上升 沿海低地受淹 温


深水良港远离陆地……
罗布泊
互联网的形成发展、功能和特点
• 形成与发展:1969年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 个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计算机网ARPANET。 它仅连接了四个大学实验室,这是计算机互 联网(因特网)的前身。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由于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互 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 功能:收发电子邮件、资料检索、浏览新闻、 休闲游戏、网上购物、网上远程教育、远程 医疗、网上谈心 。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
5.2 %
美 中 俄日 德印 英 加 乌 意


罗 斯

国度

拿 大
克 兰
大 利
世界CO2排放量最多的十国
(吨/人)
0
俄 罗 斯
美 国
中 国
日 本
巴 西
德英墨印 国国西度

加 拿 大
意 大 利
法泰 国国
波 兰
人均C02排放量居世界前列的国家
人均C02排放量居世界前列的国家
二氧化碳
甲烷 一氧化碳
在大气中
50-200 7-10
150
持续时间



温室效应作
用百分比%
53
13
6~7
氟利昂
对流层臭氧
CFC-11为75年 12小时 CFC-12为11年 或几天
约8,
20
经常变化
按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50年后哪种 温室气体威胁最大?
全球变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上海会被淹吗?
海岛小国的“灭顶之灾”!
瑞典最大的动物园科尔玛登里的棕熊们, 在比往年多醒了2个月后,终于勉强进入 冬眠,温暖天气搅乱了它们的生物钟。
德国……
2006年年初

2007年年初








2005.12.30
西 南 部 葡 萄 园 里 的 两 个 冬 季
2007.1.1
!
全球变暖完全是 由人为因素造成的Leabharlann ?主要温室气体训练设计
• 人类在向距离挑战的过程中 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就?互 联网是在怎么的背景下出现 的?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怎样 的影响?
位于赤道附近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2米,是非洲第一高峰。其山顶终年积雪。
欧洲—— 这个冬天不太冷!
1月初 法国东部的玫瑰开了;荷兰的番红花开了。
英国很多人家的花园里都绽放出粉红色的 花,看上去颇似4月的风景。
面对全球变暖的趋势,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 员会)提出了三种不同的预案,其气温变化趋势如图:
1、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的原状,气温变化趋势——A预案。
2、天然气广泛取代煤,气温变化趋势
——B预案。
3、可再生能源取代煤、石油、天然气等,气温变化趋势 ——C预案。
全球变暖,我们当如何应对?
开始行动吧
改变世界的网络
• 概念:互联网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的 文化载体,这种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处理 和传播,以比特为计量单位的电子媒介被人 们称为“第四媒体”。(以纸质为媒介的报 纸是第一媒体,以电波为媒介的广播是第二 媒体,以图像为媒介的电视是第三媒体 )
• 背景: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 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冷战” 时期,美国出于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 直接推动了互联网的产生。
• 特点:界面直观、音色兼备、链接灵活和高 速传输
互联网的影响
• 课堂讨论:互联网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 积极:互联网给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大 缩小了全球的空间距离,使全人类实现信息交流和 共享;推动了知识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使人类的生 产、生活、工作、学习、思维等方式都发生了深刻 的变化;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使人类进入 信息时代。
的 影
异常气象增多

生态环境退化
全球变暖对人类有好处吗?
预测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会对以下 地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影响地区
生态环境
(如干湿环境和 冷暖环境)
社会经济
(如能源利用、农业生产、 人类生活)
加拿大北部
中亚荒漠
上海市
珊瑚岛国
人类如何解决全球变暖问题?
遏制全球气候变暖,我们应当采取积极对策: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 植树造林,增加绿化 加强国际合作 《京都议定书》
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请你从实际 情况考虑,设计一个你和你的同学能够 在校园里进行的绿色行动方案。
要求:简单、易行
全球气温变暖的原因、危害及对策
主要原因
主要危害 采取对策
二氧化碳增多
破坏生态环境, ①提高能源
①燃烧矿物燃料 ②毁林
自然灾害增多, 影响社会经济发
利用率,采 用新能源 ②植树造林

③国际合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