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防护基本标准简介
优化的;
h
14
GB18871-2002基本标准 的制定原则(续)
5、明确责任,各负其责。尤其获准从事涉及辐射源的某 种实践的法人应对有关的防护与安全承担主要责任;
h
5
表1 不同历史时期的ICRP基本建议
出版物序号及发表年份
主要概念
职业照射主要的年个人剂量限值
1号(1959)
最大容许剂量
6号(1964),9号(1966)
26号(1977)
剂量限值体系 (防护三原则)
性腺、红骨髓,全身均匀照射 5rem
有效剂量当量50mSv
60号(1991)
辐射防护体系 (防护三原则)
放射防护基本标准简介
胡荣祥
湖北省卫生计生委综合监督局放射处
h
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2002 2003年4月1日施行
h
2
一、制定背景
1、电离辐射防护标准是辐射防护基础结构的关 键要素
2、国际放射防护标准的新进展 3、我国放射防护基本标准的历史沿革
h
3
(一)电离辐射防护标准是辐射防护 基础结构的关键要素
1979年4月1日起实行,卫生、公安、国家科委联合发
布
h
10
我国放射防护基本标准的历史沿革(续)
国际接轨:ICRP第26号出版物(1977)
标准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1979)
– 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委员会(1981) – 全国核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辐射防护分委会(1985)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4792-84)
– 11章6附录,1985年4月1日起实施
《辐射防护规定》(GB8703-88)
– 11章11附录,1988年6月1日起实施
GB4792--84、GB8703—88为第三代放射防护基本标 准
h
11
我国放射防护基本标准的历史沿革(续)
联合研制《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 基本标准》(GB18871--2002)
第四代放射防护基本标准
h
12
卫生部 卫生部
国家环保总局
国家环境 保护局
国家核 安全局
国防科工委
中国核工 业总公司
联合研制我国统一的新基本标准
高级顾问(3人)--部门联络员(4 3人)--编制组(7人)--秘书(2人)
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 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分委会
全国核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辐射防护分委会
可视为第一代放射防护基本标准
h
9
我国放射防护基本标准的历史沿革(续)
《放射防护规定》(GBJ8--74)
– 1974年5月1日起试行,共7章5附录
– 技术标准与管理要求合为一体,为第二代放射防护基本标准
– 采用ICRP第1、6、9号出版物推荐的“最大容许剂量”概念和 剂量限值,职业照射的年最大容许剂量当量5rem
安全标准(IBSS)
FAO,IAEA, ILO,
OECD/NEA, PAHO,WHO
ICRP60号出版物, INSAG3号报告 (国际核安全咨询组 )
h
8
(三)我国放射防护基本标准 的历史沿革
1960:《放射性工作卫生防护暂行规定》
国务院批准,卫生部和国家科委联合执行
配套技术法规
– 《电离辐射的最大容许剂量》 – 《放射性同位素工作的卫生防护细则》 – 《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健康检查须知》
图1 联合研制我国统一的h 新基本标准组织机构图 13
二、GB18871-2002基本标准 的制定原则
1、实践必须是正当的,即只有某种实践给受照个人或社 会所带来的利益,超过该实践引起或可能引起的辐射
危害时,才可以接受这种可引起辐射照射的实践;
2、所有相关实践的复合照射所致个人的剂量不应超过规 定的相应剂量限值;
–
放射工作场所相邻及附近地区工作人员和居民的年限制剂量 当量
– 放射性物质的最大容许浓度和限制浓度
– 放射性物质污染表面的控制水平
– 放射性废物、废水、废气的治理和排放
– 开放型放射工作单位的分类及其工作场所的分级
– 建筑物的主要防护要求
– 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
– 辐射监测
– 《放射性同位素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
3、防护与安全应是最优化的,即应采取最有效的防护与 安全措施,使得考虑了各种经济和社会因素之后,在
照射的大小、受照的人数以及发生照射的可能性等方
面均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水平,同时使所致
剂量不超过规定的约束值;
4、只要正当,则应通过干预减少那些不属于某种实践的 或失控的源引起的辐射照射,并且干预措施也应是最
科
h
4
(二)国际放射防护标准的 演进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基本建议书 1925年:第一届国际放射学大会(ICR)成立
了“国际X射线单位委员会”,即“国际辐射单 位与测量委员会(ICRU)”的前身
1928年:第二届国际放射学大会成立了“国际
X射线与镭防护委员会”,即ICRP的前身。
ICRP的出版物是各国制定放射防护标准的 依据,其基本建议书经历了三个阶段。
书正式发行。
h
7
表2 以IAEA安全丛书发表的基本安全标准
安全丛书序号(年份)
标准名称
共同倡议组织
主要依据
9号(1962),
辐射防护基本安全 IAEA,ILO, 1982年出版以
(1967),(1982) 标准(BSS) OECD/NEA, ICRP26号出版物为
WHO
依据
115号(1996)(1994 国际电离辐射防护 曾先出115-1号暂行版) 与辐射源安全基本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辐射防护基础结构
– 放射防护法规与标准
– 审管部门
– 足够的资源
– 足够数量受过培训的合格人员
放射防护基本标准是放射卫生防护工作的纲放射防护标准:技术的结晶与 Nhomakorabea理经验的升华
1、防护管理 2、防护技术 3、电离辐射剂量学
4、放射生物学 5、放射卫生学 6、放射毒理学
7、放射生态学 8、放射损伤防治 9、核安全及相关学
有效剂量20mSv (允许连续5年内平均等)
h
6
国防原子能机构安全丛书
IAEA是联合国系统内一个独立的政府间组织, 以加速和扩大原子能对世界和平、健康及繁荣 的贡献为宗旨,重视辐射防护与核安全。
以IAEA安全丛书发表的国际安全基本标准, 对协调和加强国际间放射防护发挥重要作用。
1996年经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劳工 组(世(OI织 界NE( 卫SCADI生GL/ON组))E织共A、()同经W、倡济H泛议合O美并)作卫批、与生准国发组后际展织,核组(1安1织5P全号H核A咨安能O询全局)组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