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伊索寓言阅读指导课ppt

伊索寓言阅读指导课ppt

牧童:吓坏大叫 (真话) 村民:没人帮忙(不相信)
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 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本来,只有万分危急的时候才点燃的烽火,却被一个
帝王拿来买美人一笑。结果是国破家亡。故事是这样的, 周朝有个周幽王,这是一个非常残暴而腐败的君主,他有 个爱妃长得非常美丽,他的爱妃虽然很美,但是“从未开 颜一笑”。为此,周幽王使出了一个赏格:“谁要能叫娘 娘一笑,就赏他一千斤金子”。于是有人想出了一个点起 烽火戏诸侯的办法,想换取娘娘一笑,一天傍晚,周幽王 带着爱妃登上城楼,命令四下点起烽火。临近的诸侯看到 了烽火,以为西戎(当时西方的一个部族)来犯,便领兵赶 到城下救援,但见灯火辉煌,鼓乐喧天。一打听才知是周 幽王为了取乐于娘娘而干的荒唐事儿,各诸侯敢怒不敢言, 只好气愤地收兵回营。他的爱妃见状,果然淡然一笑。但 事隔不久,西戎果真来犯,虽然点起了烽火,却无援兵赶 到。原来各诸侯以为周幽王又是故伎重演。结果都城被西 戎攻下,周幽王也被杀死了,从此西周灭亡了。
12、伊索寓言
作业设计 1、学了《蝉和狐狸》一文后,你明白了什么? 2、选一两个你喜欢的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 3、搜集你喜欢的寓言故事读一读。
想一想
什么是圈套?
狐狸的圈套是什 么?他怎样是是 自己的圈套?
狐狸把树叶当做 蝉,猛地扑了过 去。反映了狐狸 的那些品性?
使人上当受骗的计策
说奉承话。目的是“下来让我见 识” 故意站在蝉的前面,赞叹:歌声 美妙,天才的歌唱家 表示对蝉的尊重:四个“您”
贪婪 迫不及待 凶恶
狐狸说了这么多花言巧语,但 它的本意却是——骗蝉下来, 吃掉它。你能用一些词形容一 下这个坏家伙吗?
<<牧童和狼>>主要讲: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12、伊索寓言
讲故事
狐狸和乌鸦
• 一天,乌鸦得到了一块肉,被狐狸看到了。狐 狸很想从乌鸦嘴里得到那块肉。由于乌鸦在树 枝上嘴里叼着肉,狐狸没有办法在树下得到, 对肉的垂涎三尺又使它不轻言放弃。它眼珠一 转:“亲爱的乌鸦,您好吗?”没有回答。狐 狸只好赔着笑脸:“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 吗?”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没有回答。狐 狸摇摇尾巴,第三次说话了:“您的羽毛真漂 亮……嗓子真好……,可以给我唱首歌吗?”乌 鸦听了非常得意,就唱了起来。可是刚一张嘴, 肉就掉了,狐狸叼着肉便一溜烟地跑了,只留 下乌鸦在那里歌唱。
<<狼和鹭鸶>>主要讲: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一个贪得无厌的人是不会 因为得到别人的帮助而心存感激的。
12、伊索寓言
牧 童 和 狼
12、伊索寓言
读《牧童和狼》,了解内容。 1、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想想 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
一个牧童总 爱说谎骗人,后来 他说了真话,却没 有人相信他。
• 又丑又哑,人见人厌。 • 成为孤儿,离家漫游。 • 沦为奴隶,聪明机智 • 神赐声音,获得自由
12、伊索寓言
读一读,想想这则寓言讲了 一件什么事?
狼与鹭鸶
12、伊索寓言
狼吃东西的时候,肉里的一小块骨头卡在喉 咙里,吞不下去,很疼。他四处奔走,想找 到什么办法减轻痛苦。 他为了让人相信 说道:“如果能取出这块骨头,我付出什么 都可以。” 最后,鹭鸶同意试试看,他 让狼张大嘴,然后将长长的脖子伸进狼的喉 咙,用尖嘴叼出骨头。 鹭鸶问:“你给 我什么报酬?”狼露出他的牙齿,说:“喂, 朋友,你能从狼嘴里平安无事地收回头来, 这就是报酬。”
而,他喊破喉咙,也没有人前来帮忙。
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1、牧童两次“大叫”时的不同情感,村民两次听到 “大叫”的不同情感。 2、生活中你有经历过或见过听过类似的例子吗?我们 今后应该怎么做? 3、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不诚实,经常说谎,自食其果
12、伊索寓言
狼没来 牧童:几次大叫(说谎)不禁哈哈大笑(捉弄村民) 村民:闻声赶来(上当) 惊慌失措(气愤) 狼来了
2、 说说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
没有人会相信。
12、伊索寓言
牧童和狼
一,哪里有什么狼!牧童看
到他们惊慌失措的样子,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后来,狼真的来了。牧童吓坏了,他慌忙大叫:
“狼来了!狼来了!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了!”然
12、伊索寓言
蝉 和 狐 狸
12、伊索寓言
认真读课文,想想这则寓言 讲了一件什么事?
狐狸用骗乌鸦 的方法骗蝉,但是 蝉没有上当。
12、伊索寓言
细读寓言,体会寓意。 想想《狐狸和乌鸦》和《蝉和狐狸》这
两个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 处?
相似的是狐狸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都在说奉承话。“故意”点出狐狸的假心假意, “赞叹”是为吃蝉而设下的“圈套”。不同之处 是乌鸦上当了,而蝉没有上当。
警惕性很高,不轻信,很机智 善于观察
扔下一片树叶来试探
发现狐狸的粪便里 掺杂着同伴的翅膀。
吸取教训
被吃掉的蝉
12、伊索寓言
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 中吸取教训。
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你从这个故事里学到了什么道理?
善于观察、思考,保持警觉,存有戒心
<<蝉和狐狸>>主要讲: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古希腊 西方寓言故事发源地
寓言的三大发源地
古印度 以佛经寓言为主
中国 兴起于先
拉.封丹17世纪 法国寓言家
莱辛18世纪德国寓言家
克雷洛夫19世纪俄国寓言 家
你知道吗?
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
被誉为“西方寓言之父”
我有很多想法,只可惜自己是个哑巴
你天资聪慧,让本神来赐予你声音吧!
感谢神明,拥有声音之后,我就 可以和别人交流
狡诈 贪婪 心怀鬼胎 口蜜腹剑。
12、伊索寓言
蝉察觉其中有诈,就摘下一片树叶扔下 来,狐狸以为是蝉,猛地扑了过去。
蝉对狐狸说:“朋友,要是你以为我会 下来,那就大错而特错了。自从看到你的粪 便里掺杂着蝉的翅膀,我对你就怀有戒心 了。”
读第三、四自然段,思考:蝉为什么没有上当?
你能用一些词形容一下这个蝉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