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理念与方法
教育与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以学 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注重学
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养成“我是独立
的个体,与众不同”的思想意识。鼓励 学生敢想、敢说、敢做。
在实验教学中强化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学内容弹性化 设计开放性实验项目 鼓励学生自带课题进行研究 增加实验中的讨论和报告环节 强化实验方案的论证过程 实验室的开放 综合实验的开设
学生的创新教育问题
对创新意识的一般性理解: 对于被普遍接受的结论敢于怀疑并有认真 求证的态度。 对问题的解决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有敏锐的思维,善于发现新的问题。
创新问题受到空前的重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普遍认为:我们的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和创 新能力不足
如何培养创新意识?
•实验教学对教师和教学条件有更高的 要求。 •更需要研究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问题
•实验教学方法的研究是实验教学研究的 核心。相同的实验教学内容,不同的教 学方法,将收到不同的教学效果。
•要鼓励教师投入精力开展实验教学方法 的研究。
教学方法的改革应考虑:
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 鼓励学生通过实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重视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掌握 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注重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
素质教育要求:
注重渗透性教育,养成性教育。 注重受教育者的体验和知识的内化,注重实践。 ----表层的知识灌输和简单的说教是与素质教育 背道而驰的。 ----从学生素质提高的层面看,实验教学比以往 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 实验教学在人才素质与能力的提高方面应承担更 多的责任。
实验教学的任务:
•不仅仅是教与学的过程,实验教学更 要体现对人的培育,包括能力的提高 和人格的塑造等。
环境教学
实验室是培养学生的重要场所,不应该 仅仅停留于实验项目的的完成和技能的 培养。 改善实验室环境,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 习环境,用环境积极地影响学生,激发 他们的求知欲望。 应鼓励教师在实验室建设方面花功夫去 研究实验室建设。
பைடு நூலகம்
哪些工作可以做?
安全环保要求的警示 实验室的挂图 实验仪器装置展示 优秀学生实验报告展览 最新科技文献展示 讨论室的建设 研究生与本科生在实验室的交流 环境的美化
实验教学理念与方法
大连理工大学 孟长功
2010年10月 北京
实验教学定位—
从人才培养目标谈起
进入21世纪,本科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
高,我们的培养目标已不再单一的定位为专业人才。
--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而且高等教育比以 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学生素质的提高。
实验教学中学生的习惯培养问题
所谓教育,就是采用强制性手段,使受教育者养成良 好的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品质,在此基础上 使其能力和天赋在正确的方向上得到最大的发挥。 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实验教学是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环节 ----习惯是素质的体现,教师要高度重视,要注重言传 身教。
主要的制约因素是什么?
人的因素:实验教学的师资队 伍问题。 物的因素:实验条件,主要是 设备与空间。
谢谢大家!
请多提宝贵意见!
----良好习惯的培养是高素质人才的必要前提。
实验教学要使学生养成那些习惯?
整洁的习惯 认真的习惯 质疑、思考、发现问题的习惯 安全的习惯 环保的习惯 做事有条理的习惯 诚实的习惯 与人合作、交流的习惯 不干扰别人的习惯
教学中如何做?
教师要有培养学生习惯的意识,要时刻强调 可以设计恰当的教学环节,有意识进行培养 在实验室中要营造环境,加深学生印象 实验成绩的评定要重视习惯,以成绩驱动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实行集中强化训练
兴趣导向
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实验课程的兴趣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使其贴近生活,贴近 实际 •引入身边的科研成果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项目
合作教学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研究训练课程的开设
提问式教学
注重实验课堂上的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提出问题,并能够 设计实验解决问题。 应认真倾听学生的讨论,遇到特殊现象应让学生自己思考,找到 解决问题的办法,特别注意避免直接提出教师自己的观点或解决 方法。 应精心选择实验问题,精心设计实验步骤,既要突出实验重点, 又要分散难点,使学生在进行实验时,有一定知识坡度和难度, 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 个别学生的错误见解,会激发其他同学对实验更深入的思考,增 加学生对实验关键步骤的理解和重视程度,记忆更加牢固。这样 尊重了学生个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由被动的 接受转变为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