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落实情况
一是质量小组监管措施。
为了充分发挥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保证工程量优良,协调好建设方与施工方项目经理的关系,我镇特成立质量管理小组,落实工作责任制。
甪直、车坊各成立1组,每组由污水厂2人、工监办1人组成,主要职责为“三看”:一看现场、二看图纸、三看方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负责日常工程监管,全面控制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
其次,我镇严格规范项目操作:由镇工监办统一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编制标底,进入市场招投标,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程序,明确承包商不得对工程进行分包、转包;聘请专业监理机构,对工程全面监督管理,并对工程材料统一做第三方检测及其它相关检测、测试,实行工程建设例会制,定期召开工程例会;强调建设单位应主动接受区、镇相关职能部门监管和区、镇纪检监察机关全过程监督,要求施工单位引起重视,监理单位承担质量控制重任,其他相关部门各司其责,共同推进,保证甪直镇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二是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1.施工前,镇政府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召开协调会,宣导有关规范,施工工艺及操作规程,熟悉图纸,做好图纸会审工作,有针对性的编制施工计划。
2.严格按图施工。
设计图中管道位置与实际施工现场差异较大,有涉及村民宅基地及自留地或需要改道的,由村管理小组现场查看,重新定位后,施工队填写
《联系单》,监理方出《指令单》,并由相关职能部门共同见证签字后才能实施改道施工。
3.严格技术复核制度。
轴线、标高施测后,由工程监理复核无误后,才能在建筑物上作出标记。
4.施工队技术负责人经常检查各种记录、报告,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并整理好各种资料,作好施工日记,现场施工管理和各种施工技术资料采用计算机管理。
5.最大限度地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加大科技含量,发挥施工单位的技术优势,充分利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选用先进、合理、经济的施工方案,提高施工的科技水平,确保多、快、好、省地完成施工任务。
6.作好施工技术档案的收集、整理。
三是原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按照名录采购原材料。
2.对原材料材质标准严格把关,统一做第三方检测及其它相关检测、测试,不合格的材料不准进场。
3.原材料要具备出厂合格证或法定检验单位出具的合格证明。
还应注明出厂日期、批号、数量和使用部位。
4.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型号的材料分类堆放整齐。
管材、水泥、砂石在运输、存放时需保留标牌,按批量分类,并注意防污染。
四是施工过程保证措施。
1.坚持按程序合理组织施工,做到紧张有序,忙而不乱。
上道工序未检查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
2.对不合格工程,坚决推翻重做。
3.废除的化粪池要填埋,道路开挖要当日回填。
4.注重安全操作,树立安全警示牌,晚间注意照明。
5.针对房屋结构安全和人生安全做好预案。
现场要加强对接与监管,各司其职,及时
处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做好与群众的解释工作。
6.工程完成后,要及时做闭水试验。
7.竣工图提交各村,以便长效管理及日常维修。
各村需指定专人负责日常维护工作。
五是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
1.加强施工现场操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严禁损坏已完的设施。
2.避免管道安装完成未进行回填时遭受其他施工撞击、振动和污染。
3.管道安装前,应先进行沙垫层铺设,待管道根据规范要求接合完成后再进行泥土回填。
4.对己开挖的管道施工从上往下进行,凡管道安装已完工的管段,应及时进行回填及后续工作,以免对己完成部份造成损坏。
7.所有安装环节工程队应派专人管理,负责已完成产品的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