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药处方书写规范与中药处方点评
中药处方书写规范与中药处方点评
此处放一张存在问题中成药处方照片 此处放一张存在问题中成药处方照片
用药不适宜处方 2-1辨证与用药不符的
不规范处方 1-5开具处方未写中医诊断或 未写中医证型的 1-8中药饮片或处方的用法用 量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
中医院住院中药饮片不合格处方评价
评价日期:2016.7-9月
济南市中医院处方点评 中西药联合用药 住院医嘱点评100张 中药处方点评结果:合格率为97%,存 在3张不合格处方。 3张不合理处方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 药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当避免重复使用,功能相同或基本相 同的中成药不宜叠加使用;
•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
二、中药处方点评依据及内容
中药处方点评依据——法规
• 《处方管理办法》(2007部长令53号) •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卫医政发〔2008〕71号)
•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2009年版基层部分》
中药处方书写规范 与中药处方点评
主要内容
• 一、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
• 二、中药处方点评依据及内容
• 三、处方审核是处方点评的基础
• 四、小结
一、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
• 第三条 中药处方包括中药饮片处方、 中成药(含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下同) 处方,饮片与中成药应当分别单独开具 处方 • 第七条 医师开具中药处方时,应当以 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体现辨证论治和配 伍原则,并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日期 科室 病历卡号 问题类型 存在问题
2016.4.14
高血压病 科
01014339 联合用药不适宜;
当归、川芎以及清半夏不宜 与阿司匹林联用。
2016.5.5
脑病科
01013650
联合用药不适宜
黄连不宜与美托洛尔联用。
2016.6.10
心脑血管 科
01011325
联合用药不适宜
当归、清半夏不宜与阿司匹 林联用。
审核用量、用法的适宜性
• 3、正确的煎服法: • 附子、乌头脚注是空白 • 朱砂不宜入汤剂,因为高温下可使朱砂中 硫化汞分解,使毒性增加,有朱砂的处方 用法是煎服,朱砂只可以冲服。 • 处方:500g大黄、500g芒硝 1剂 煎50ml
审核“辨证”用药的适宜 性
• 4、临床诊断及辨证分型与用药相符 • 如清开灵是治疗温病高热证,用治虚热 证应慎用。
处方点评工作流程
A 不合理用药 分析 E 总结并提出 下阶段工作 计划
B 填写处方点评 相关表格
C 向处方者 反馈意见 D 合理用药 建议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存在问题
• • 1、不规范处方 1-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 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 • 1-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 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 • 1-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 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 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 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 • 1-4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 的; • 1-5开具处方未写中医诊断或未写中医证 型的; • 1-6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 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 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 1-7未使用饮片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 • 1-8中药饮片或处方的用法用量等 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 • 1-9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 饮片超剂量使用未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 的; • 1-10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 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 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 量未注明理由的; • 1-11开具毒麻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未执 行国家有关规定的。 • 2、用药不适宜处方: • 2-1辨证与用药不符的; • 2-2中药饮片或处方的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 2-3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 • 2-4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 3、超常处方: • 3-1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 • 3-2每剂味数过大的处方; • 3-3每剂费用过大的处方。
(卫办药政发[2009] 232号) •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 28号)
•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 57号)
•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 30号) • 中国药典、药品说明书、临床路径、专家共识、诊疗指南、合理用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
• 第八条 中药处方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 一般项目,包括医疗机构名称、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
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区和床位号等。可添列特殊要求的项目。 • 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病名不明确的可不写病名),应填写
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药指南
• 中医辨证施治、配伍禁忌——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 方剂学
中药处方点评常用 工具书
中药处方点评内容
• 一、处方书写的规范性 • 二、临床诊断与用药的适宜性 • 1、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 忌) • 2、炮制品与临床诊断适宜性 • 3、处方剂量:“毒性中药”、“麻醉中 药” • 4、联合用药、相互作用,重复给药 • 三、用法、用量:给药剂型、给药途径, 特殊用法
用药不适宜处方 2-2中药饮片或处方的用 法用量不适宜的;
不规范处方 1-5开具处方未写中医诊断或 未写中医证型的 1-8中药饮片或处方的用法用 量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
中成药处方举例
合格处方
临床使用中成药时,西 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 合,选用相应的中成药, 但不能仅根据 西医 诊断选用中成药。
此处放一张中成药合理处方照片
中药处方点评结果
合理处方 不合理处方
不规范处方 用药不适宜处方 超常处方
• • • •
门诊处方点评汇总表(西药、中成药) 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点评汇总表 住院中药饮片处方点评汇总表 点评通告
通告方式 • 中医院药学通讯 • 药事管理 • (第十四期)
• 每一季度通报:门诊处方点评通告、病历医嘱点评通告
有毒中药的适宜性审核
• 6、超剂量使用 • 一要问清患者的既往服药史 • 二要审核处方的用法,是内服还是外用, 发现处方中有毒中药用量较大应警惕可能 是外用药 • 三要审核有毒中药的剂量,若超量使用, 应与处方医师联系并给予提醒,如实属临 床需要,重新签字方可调配。
四、小结
1、中医诊断,包括
此处放一张存在问题饮片处方照片
审配伍组方的适宜性
• 5、配伍禁忌 • 配伍不当可使药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在用药时应尽量避免,主要有“十八反、 十九畏”及妊娠禁忌等。因此中药师在审 方时,发现配伍禁忌时,应根据《处方管 理办法》规定,拒绝调配,必要时经处方 医师更正或重新签字方可调配。
十八反、十九畏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
• • • • • •
名称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准确使用,药典没有规定的,按照本 省(区、市)或本单位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 法定剂量单位,阿拉伯数字,原则:克(g)为单位,紧随数值后;剂数以“剂” 为单位;
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打碎、包煎、先煎、 后下等; 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据整张处方中药味多少选择每行排列的药味数,原则:横排、上下排列整齐; 应无配伍禁忌,如有配伍禁忌、超剂量,医师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 用法用量紧随剂数之后,包括每日剂量、采用剂型(水煎煮、酒泡、打粉、制丸、 装胶囊等)、每剂分几次服用、用药方法(内服、外用等)、服用要求(温服、凉服、 顿服、慢服、饭前服、饭后服、空腹服等)等内容,例如:“每日1剂,水煎400ml, 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 医疗用毒性药品、麻醉药品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三、处方审核是处方点评的基础 ——医院药师职能
处方与安全用药密切相关
把好审核关——事前纠错 把好调剂关——事中精准 防患与未然——事后纠错
审核药名的适宜性
• 1、处方用名
抄方取药——差错风险高
• 主要是审核处方用名是否规范,是否有 笔误,相近似的药名是否清楚正确,有 无重味等问题。 • 补阳还五汤加减的处方,其中用了一味 “黄芩”,用量为60 g/剂,根据经验判 断应是“黄芪”之误,天麻与升麻,杞 子与栀子,茺蔚子与菟丝子,山茱萸与 吴茱萸,首乌与川乌
联合用药不适宜 (1)川芎、当归等与阿司匹林合用时,因尿液酸化,可使阿司匹林的排 泄减少,从而加重对肾脏的毒副作用。半夏本身有肝肾毒性,应避免与阿司 匹林等酸性西药联用,以免产生严重的毒副反应,如确需联用,应注意间隔 服用时间。 (2)美托洛尔经过CYP2D6系统代谢,而中药黄连也经过CYP2D6系统 代谢,联用可增加β受体阻滞剂的血药浓度,避免联用。 有毒中药尽量从小剂量开始使用,根据临床症状、药物反应等适当增加 药物剂量,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循“中病即止”的原则,药物剂量不可超过人 体能够承受的上限,防止药物有毒成分在人体蓄积。 中西药联用时互相影响疗效,甚至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的配伍禁忌,应尽 量避免配伍使用。如确需联用时,应注意间隔服用时间,避免其药物间的相 互作用。
• 药品名称、数量、用量、用法,中成药还应当标明剂型、规格。 • 医师签名和/或加盖专用签章、处方日期。
• 药品金额,审核、调配、核对、发药药师签名和/或加盖专用签章。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
• • 第九条 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应பைடு நூலகம்遵循以下要求: 应当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
审核用量、用法的适宜性
• 2、中药的剂量大小 • 关注孕妇、老幼及特殊人群(肝肾功能差) • 发现肝肾病患者使用何首乌、川楝子、朱砂 等有可能对肝肾功能损害的中药时,可提醒 医生慎用。 • 同时要注意每味中药剂量有无误用或误笔, 发现有疑问之处,要与处方医师联系。蜈蚣 用13条/剂,实际上是3条/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