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油脱水

原油脱水


电导法
滤纸法 显微镜法
导电性好的为O/W型,差的为W/O型。
将乳状液滴在滤纸上,若能迅速铺开,滤纸上只留下 一小滴油,则为O/W型;若铺不开,则为W/O型。
(1)界面能和界面张力

不平衡力场作用下,液体表面
有自动缩小的趋势;
图3-1液体表面能产生的示意图

在恒温恒压下,物系有自动向
自由能减小方向进行的趋势; 油水形成乳状液时,接触界面和界面能都很大,
原油脱水
一、油水混合物的存在形式:游离水和乳化水
• 游离水:常温下用静止沉降法短时间内能从油中分离的水, • 常在沉降罐和三相分离器中脱除。
• 乳化水:用沉降法很难脱除的水,
与原油的混合物称为油水乳状液 (原油乳状液)。 脱除游离水后,原油密度越大,乳化水含量越高。
乳状液类型
鉴别方法 染色法
62.2 60.0
44.7 0.7
17.5 59.3
减少原油乳状液生成的预防措施:

用大油嘴并提高集输系统和油气分离器压力,减 小油嘴前后的压差; 油嘴装在井底

2)深井泵采油

防止抽油机固定阀、游动阀、柱塞漏泄产生激烈搅动
选择较大尺寸的固定阀和游动阀、
并用气锚(使气体进入油套环空内的装置), 避免气体进入泵筒内
•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为了保证油田开发和炼油厂加工过程的正常进 行,必须在油田对原油进行脱水处理,而且越快、越早、越彻底越 好。
• 关于原油外输时对含水量的要求,各国的标准不同:我国目前规定商品原油的 含水率在0.5%以下,含盐量为50mg/L以下。美国外输原油允许含水<0.25%,含 盐量平均<170mg/L;俄罗斯商品油含水要求在0.05%~2.0%(体积分数),含盐 量<40 mg/L。
非离子型破乳剂的类型
水溶性:可配制成任意浓度的水溶液
油溶性:净化油的能力比水溶性的高,脱出水含油高
混合型:能增加使用的灵活性
• 按溶解性能分:油溶性、水溶性
• 按相对分子量大小分
(1)低分子破乳剂:指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以下的低分子化合物。 如无机酸、碱等。已被淘汰。 • (2)高分子破乳剂:指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10000之间的非离子 型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有较高的活性和较好的脱水效果。我 国的AE、AP等型号的破乳剂就是这类物质。 • (3)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破乳剂: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提高,脱水 效果会随之提高。其中以相对分子质量在30万~300万的聚合物 破乳效果最佳。如用三乙基铝–乙酰丙酮–水三元体系作催化剂, 具有破乳温度低,出水率高,出水速度快等优点。
实验发现通过O/W乳状液的电流约为10~13mA,而通过 W/O型乳状液的电流仅0.1mA或更少,这种性质常被用于 辨别乳状液的类型。
分散相颗粒
外相原油粘度
油水密度差
老化
界面膜和界面张力
内相颗粒表面带电
温度
相体积比
原油类型
水相盐含量 pH值
• 作业:
• 1、画一类型的油气分离器的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各组成 的作用是什么? • 2、原油含水对生产有何影响? • 下次课: • 如果原油含水,对炼油生产有何影响?为什么?
• 提高油水分离速度的方法和措施。 • (1)增大水珠粒径的方法 • ①添加化学破乳剂,降低乳状液的稳定性,以进一步实现破乳; • ②采用高压电场处理W/O型乳状液;利用电磁场对乳状液进行 交变振荡破乳; • ③利用亲水憎油固体材料使乳状液的水珠在其表面润湿聚结。 • (2)增大水、油密度差的方法 • ①向原油乳状液中掺入轻质油,降低原油的密度; • ②选择合适温度,使油水密度向着有利于增大密度差的方向变 化; • ③在油气分离过程中降低压力,使原油中少量的气泡膨胀,密 度降低;向水中添加无毒无害物质,加大水相密度。 • (3)降低原油粘度的方法 • ①掺入低粘轻质油稀释原油; • ②加热以降低原油乳状液的粘度。 • (4)提高油水分离速度的方法 • 采用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
4、化学破乳剂的选用
• (1)按HLB选用 • 取表面活性剂亲水基的亲水性和憎水基的憎水性之
比来表示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强弱。
• 石蜡: HLB= 0 ;聚乙二醇: HLB= 20
• (2)实验法选用
三、电场力脱水
• 1、电场力脱水的机理 • 电场力脱水是指将原油乳状液置于高压电场中,在电力场的作用下, 削弱水滴界面膜的强度,促进水滴之间的碰撞,使其聚结沉降,从 原油中分离出来的脱水方法。

提高深井泵容积效率

往油井油套环空内注入破乳剂
能有效地阻止原油在井内乳化,还能使油井增产。
3、油水乳状液的性质
(1)分散度:分散相在连续相中的分散程度。
影响因素
粘度越大
原油含水率对乳状液的影响:P43
Vo o Vw w = o 1 w Vo Vw
说明 往乳状液中加入油溶性染料,轻轻搅动,若乳状液呈 现染料的颜色,则外相是油,乳状液是W/O型;若分 散液滴呈染料颜色,则分散相是油,为O/W型。 将两滴乳状液分别滴在玻璃板上,然后将形成该乳 状液的油和水,分别滴在两滴乳状液中,轻轻搅拌, 易于和油混合者为W/O型;易于和水混合者为O/W型。
冲淡法
• 按聚合段数分:
• (1)二嵌段聚合物: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多的化学破乳剂为非离子 型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在非离子型破乳剂的合成过程中,将 起始剂(含有活泼氢)与一定比例的环氧丙烷(PO)先配制成“亲 油头”(此为第一段),然后接聚上一定数量的环氧乙烷(EO), 此为第二段,这种产品就叫作二嵌段化学破乳剂,即:油头 (PO)m(EO)nH。我国的AE8025,AE8051,AE8031,AEl910等属于 此类。 • (2)三嵌段聚合物:在二嵌段聚合的基础上再接聚一段环氧丙烷, 即为三嵌段式破乳剂:油头(PO)m(EO)n(PO)zH。如我国的SP169, AP221,APl34,AP3111等。
• 对炼油厂加工过程的影响
• 原油炼制的第一个过程就是常压蒸馏,原油要被加热到350℃左右, 因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原油蒸馏时气化部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平 均为200~250,这样一吨水气化后的体积比等质量的原油的气化体积 大10多倍,会出现冲塔现象,使生产不正常,严重时可能导致停产。
• 引起金属管道、设备的结垢和腐蚀 • 增加了升温过程的燃料消耗
三、电脱水器的运行
四、电脱水器的停产
五、电脱水器的故障分析 1、电场波动; 2、电场破坏; 3、绝缘棒击穿;
4、电极破坏;
5、脱水器沉砂;
6、脱水器爆炸;
7、脱水器跑油。
第二节 常用原油脱水方法
• 根据原油含水的形式和油水混合物的性质,常用方法有: 重力沉降脱水; 化学破乳脱水; 离心力脱水; 粗粒化脱水; 电脱水。
沉降分离是原油乳状液脱水最基础的过程。沉降分 离的依据是:原油与水不互溶,密度有差异,且有时 是不稳定的乳状液,甚至是经过电法和化学方法处理 过的。 1、水滴沉降速度的计算 W = dw2g(pw-po)/18uo 沉降速度与原油中水珠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与 水油密度差成正比、与原油的粘度成反比。
一、化学沉降脱水流程 1、一次破乳一两级沉降脱水流程
2、两次破乳一两级沉降脱水流程
二、电化学沉降脱水工艺流程 1、一段电化学沉降脱水工艺流程
2、二段电化学沉降脱水工艺流程
3、高粘度原油脱水工艺流程
三、密闭脱水工艺流程
第五节
原油脱水操作
一、岗位职责 二、电脱水器的投产
1、投产准备;
2、空载试验; 3、单体试压; 4、进油投产。

分散相液滴会自发地合并, 缩小界面面积使界面能趋向最低。
(3)集输过程机械搅动的存在
形成稳定乳状液的条件:
油嘴前后乳化水含量
平均含水率 22.0 乳化水含率 38.0
油嘴后
78
0.25~0.35
60.0
油嘴前 油嘴后
46 9
0.25~0.35 0.9~1.0
• 1、化学破乳的机理:顶替说;反相说;分散说;中和说 化学破乳是原油乳状液脱水中普遍采用的一 种破乳手段。它是向原油乳状液中添加化学助剂, 破坏其乳化状态,使油、水分离成层。这类化学 助剂称为破乳剂,一般是表面活性剂或含有两亲 结构的超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用量少
不产生沉淀
脱出水中含油少
脱水成本低
(3)足够的絮凝能力 • 絮凝能力是保证乳状液滴尽可能相互接近以增加碰撞和聚结 的机会。 • (4)优良的聚结能力 • 乳状液滴的大小在很宽范围内变化,它们的直径在几微米到 几十微米范围内,乳状液表面膜破坏后,如果破乳剂没有足 够的聚结能力,小水滴不能立即聚结为大水滴,达不到沉降 脱水的目的。
• (5)破乳温度低、成本低、用量少。
2、加热对重力沉降的影响
提高油水混合物的温度,有利于减弱油水界 面膜的强度,增大油水密度差,提高破乳和沉 降效果。 通常在80~160℃
二、化学破乳脱水
• 化学破乳脱水:就是在乳化液中加入少量的表面活性物质, 破坏乳状液的稳定性,使乳化水从乳状液中分离出来, 变为游离水,再通过重力沉降将其脱除。
四、其它脱水方法
• 1、电磁法脱水; • 2、超声波脱水; • 3、陶粒法脱水; • 4、离心力脱水。
第三节 常用原油脱水设备
• 一、沉降分离设备 • 1、立式沉降罐:适用于含气量很少,工作压力接近 常压的情况。
2、卧式沉降罐:
适用于含有
一定量气,
具有一定工 作压力的情 况。
二、电力场脱水设备
• 水滴在电场中的聚结方式:电泳聚结、偶极聚结、振荡聚结。
(1)、电泳聚结
(2)、偶极聚结
(3)、振荡聚结
水滴愈大,离子对界面膜的冲击作用愈大,振 荡聚结的效果愈好。
2、电力场脱水的类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