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2)组织学与胚胎学免疫系统平时作业试卷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得分:_________(卷面共有42题,总分1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每小题标号后有小分)一、A选择题(18小题,共18分)[1分](1)位于血-胸腺屏障血管周隙内的细胞是()A、胸腺细胞B、成纤维细胞C、白细胞D、巨噬细胞E、网状细胞[1分](2)胸腺中不含有()A、淋巴细胞B、上皮性网状细胞C、巨噬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浆细胞[1分](3)胸腺的功能是()A、培育T淋巴细胞B、培育B淋巴细胞C、过滤淋巴液D、参加免疫反应E、滤过血液[1分](4)树突细胞不包括()A、表皮内的朗格汉斯细胞B、胸腺内的上皮性网状细胞C、血液内的树突状细胞D、淋巴内的面纱细胞E、淋巴器官中的交错突细胞[1分](5)B淋巴细胞主要分布于淋巴结的()A、浅层皮质B、副皮质区C、皮质与髓质交界处D、淋巴窦E、髓质[1分](6)T淋巴细胞主要分布于淋巴结的()A、浅层皮质B、副皮质区C、皮质窦D、髓窦E、髓索[1分](7)滤泡树突细胞主要分布子淋巴结的()A、淋巴小结B、副皮质区C、髓窦D、皮质窦E、髓索[1分](8)交错突细胞主要分布于淋巴结内的()A、浅皮质区B、副皮质区C、淋巴小结D、髓索E、髓窦[1分](9)淋巴结的胸腺依赖区是()A、浅层皮质B、副皮质区C、髓窦D、皮质窦E、髓索[1分](10)发生细胞免疫应答时,淋巴结的主要变化是()A、副皮质区增大B、髓质增大C、初级淋巴小结增多增大D、次级淋巴小结增多增大E、浅层皮质增大[1分](11)淋巴结的淋巴小结内不包含()A、生发中心B、小结帽C、明区D、中央动脉E、明区[1分](12)淋巴小结生发中心的出现()A、无须抗原刺激B、是T淋巴细胞增殖的结果C、由浆细胞集聚而成D、是免疫反应的表现E、由滤泡树突细胞聚集而成[1分](13)淋巴结中不含有()A、淋巴管B、血管C、淋巴窦D、血窦E、高内皮微静脉[1分](14)脾白髓包括()A、动脉周围淋巴鞘和淋巴小结B、淋巴小结和脾索C、脾索和脾窦D、边缘区和脾索E、边缘区和脾窦[1分](15)脾的胸腺依赖区是()A、淋巴小结B、动脉周围淋巴鞘C、白髓D、边缘区E、边缘区和白髓[1分](16)B细胞分布于脾内的()A、淋巴小结B、动脉周围淋巴鞘C、白髓D、脾索E、脾窦[1分](17)下列关于动脉周围淋巴鞘的描述,正确的是()A、是脾内的淋巴小结B、是红髓的组成部分C、含大量B淋巴细胞D、含大量T淋巴细胞E、其中央有笔毛微动脉穿过[1分](18)下列对愕扁桃体的描述,错误的是()A、含有弥散淋巴组织B、含有淋巴小结C、表面覆盖单层扁平上皮D、隐窝由上皮下陷形成E、隐窝上皮内含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二、B选择题(1小题,共8分)[8分](1)A、动脉周围淋巴鞘 B、淋巴小结 C、脾索D、脾窦E、边缘区1.为胸腺依赖区()2.富含各种血细胞的淋巴组织是()3.含滤泡树突状细胞是()4.脾内首先接触抗原的部位是()5.主要由T淋巴细胞构成的是()6.为骨髓依赖区()7.主要由B淋巴细胞构成的是()8.由网状细胞、B淋巴细胞、浆细胞和血细胞构成的是()三、多选题(9小题,共18分)[2分](1)胸腺小体中有()A、上皮性网状细胞B、巨噬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淋巴细胞E、脂肪细胞[2分](2)下列对骨髓的描述,正确的是()A、由上皮性网状细胞构成支架B、血窦内皮细胞间隙大C、血窦塞膜完整D、是B淋巴细胞分化形成的场所E、基质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调节造血[2分](3)新生鼠切除胸腺后发生的变化包括()A、周围淋巴器官胸腺依赖区萎缩B、机体缺乏T淋巴细胞C、不能排斥异体移植物D、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下降E、淋巴结内无次级淋巴小结出现[2分](4)树突细胞包括()A、表皮内的梅克尔细胞B、消化管上皮内的郎格汉斯细胞C、血液内的树突状细胞D、淋巴内的面纱细胞E、淋巴器官中的交错突细胞[2分](5)脾的白髓包括()A、动脉周围淋巴鞘B、边缘区C、淋巴小结D、脾索E、脾窦[2分](6)淋巴结的被膜含有()A、胶原纤维B、成纤维细胞C、淋巴管D、平滑肌纤维E、间皮[2分](7)脾的红髓包括()A、脾索B、脾窦C、边缘区D、淋巴小结E、动脉周围淋巴鞘[2分](8)T淋巴细胞主要分布于()A、脾的动脉周围淋巴鞘B、淋巴结的髓索C、淋巴结副皮质区D、淋巴结的淋巴小结E、脾的红髓[2分](9)下列对脾血窦的描述,正确的是()A、由扁平内皮细胞构成B、内皮外基膜完整C、内皮细胞之间有较宽间隙D、基膜外有网状纤维围绕E、血细胞可穿过血窦壁四、名词解释(3小题,共9分)[3分](1)弥散淋巴组织[3分](2)胸腺细胞[3分](3)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五、填空题(7小题,共21分)[2分](1)淋巴结浅层皮质中的淋巴组织主要有()和()两种存在形式,前者主要含有()细胞,后者主要含有()细胞。
[3分](2)血-胸腺屏障主要由5层结构构成,由内向外分别是()、()、()、()及()。
[5分](3)淋巴结表面覆一薄层致密结缔组织称为(),其内由数条()淋巴管穿越。
其实质包括周围的()和中央的()。
前者又由()、()和()组成;后者包括()和()。
[3分](4)脾的被膜较(),由富含()及()的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表面覆有(),此种被膜称为()。
被膜结缔组织伸入脾内形成()。
[4分](5)红髓由()和()构成,前者为富含红细胞的()组织,主要含()淋巴细胞;后者是一种(),其内皮细胞呈()状,细胞之间有较大的(),其外有()环绕。
[3分](6)T淋巴细胞可分为三个亚群,即()(简称), ()(简称)和()(简称)。
[1分](7)淋巴结的输入淋巴管穿过()将淋巴输入至()内,经小梁周窦和髓窦汇入(),从淋巴结门穿出。
六、简答题(3小题,共18分)[6分](1)何谓淋巴细胞再循环?其生物学意义是什么?[6分](2)试述淋巴结髓质的结构。
[6分](3)试述淋巴细胞的分类和各类淋巴细胞的功能。
七、论述题(1小题,共8分)[8分](1)试述脾的微细结构。
2011-2012(2)组织学与胚胎学免疫系统平时作业试卷答案一、01(18小题,共18分)[1分](1)D[1分](2)E[1分](3)A[1分](4)B[1分](5)A[1分](6)B[1分](7)A[1分](8)B[1分](9)B[1分](10)A[1分](11)D[1分](12)D[1分](13)D[1分](14)A[1分](15)B[1分](16)A[1分](17)D[1分](18)C二、02(1小题,共8分)[8分](1)A|C|B|E|A|B|B|C三、04(9小题,共18分)[2分](1)ABC[2分](2)BDE[2分](3)ABCDE[2分](4)BCDE[2分](5)AC[2分](6)ABC[2分](7)AB[2分](8)AC[2分](9)CDE四、05(3小题,共9分)[3分](1)淋巴组织弥散分布,周围无明显界限,称为弥散淋巴组织。
弥散淋巴组织内常见高内皮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是淋巴细胞由血液进入淋巴组织的重要通道。
抗原刺激可使弥散淋巴组织增大,并出现淋巴小结。
[3分](2)胸腺细胞泛指分化发育中的T细胞。
皮质中的胸腺细胞占皮质细胞总数的近90%。
髓质中的胸腺细胞较少,多为分化成熟的T细胞。
[3分](3)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是机体内的一个具有巨大吞噬功能的细胞系统,包括结缔组织内的巨噬细胞、肝内的库普弗细胞、肺内的巨噬细胞、神经组织内的小胶质细胞、骨组织内的破骨细胞、淋巴组织内的交错突细胞以及表皮内的郎格汉斯细胞等,这些细胞均来源于骨髓内的幼单核细胞。
血中的单核细胞穿出毛细血管壁,进入不同的组织后进一步分化发育,形成了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的各种细胞。
此系统的细胞不仅具有很强的吞噬功能,还参与免疫应答和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大多是抗原提呈细胞。
五、06(7小题,共21分)[2分](1)淋巴小结弥散淋巴组织 B B[3分](2)连续性毛细血管内皮内皮基膜血管周隙胸腺上皮基膜胸腺上皮细胞的突起[5分](3)被膜输入皮质髓质浅皮质区副皮质区皮质淋巴窦髓索髓窦[3分](4)厚弹性纤维平滑肌间皮浆膜小梁[4分](5)脾索脾窦淋巴 B 血窦长杆间隙网状纤维[3分](6)辅助性T Th 细胞毒性T Tc 抑制性T Ts[1分](7)被膜被膜下淋巴窦输出淋巴管六、07(3小题,共18分)[6分](1)周围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内的淋巴细胞经淋巴管进入血液循环后,又通过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再回到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内,使淋巴细胞从一个淋巴器官到另一个淋巴器官,从一处淋巴组织到另一处淋巴组织,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
淋巴细胞再循环有利于识别抗原,促进免疫细胞之间的协作,使分散于全身的免疫细胞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的统一体。
[6分](2)淋巴结髓质由髓索及其间的髓窦组成。
髓索为索状的淋巴组织,与副皮质区相连,主要含有B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与巨噬细胞等。
髓窦与皮质淋巴窦的结构相同并相互通连,但较宽大,腔内含有较多星状内皮细胞及巨噬细胞。
[6分](3)根据细胞体积大小,淋巴细胞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依据其发生部位、表面标志、形态结构和功能,一般将淋巴细胞分为T细胞、B细胞和NK 细胞三种类型。
产生于胸腺、主要进行细胞免疫的淋巴细胞称T细胞,又根据其在免疫过程中作用方式不同,通常把T淋巴细胞分为辅助性T细胞(Th)、细胞毒性T细胞(Tc)和抑制性T细胞(Ts)三个亚群。
B细胞是骨髓产生的一种淋巴细胞,主要进行体液免疫。
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分泌抗体,中和抗原。
NK细胞即自然杀伤性淋巴细胞,它就能直接杀伤病毒感染的细胞和肿瘤细胞。
七、08(1小题,共8分)[8分](1)脾脏是人体最大的一个淋巴器官,其表面覆以较厚的被膜,并有间皮覆盖。
被膜的结缔组织中富含平滑肌和弹性纤维,伸入脾内形成许多小梁,它们与来自门部的小梁相互连接构成脾的支架。
脾的实质可分为白髓和红髓。
白髓包括动脉周围淋巴鞘和淋巴小结。
动脉周围淋巴鞘是围绕在中央动脉周围的弥散淋巴组织,随中央动脉的分支而逐渐变薄,其中主要是T细胞,还有一些巨噬细胞和交错突细胞。
淋巴小结又称脾小体,结构与淋巴结的淋巴小结相同,主要含B 细胞。
小梁周围及白髓之间为红髓,由脾索与脾窦组成。
脾索位于脾窦之间,由富含血细胞的索状淋巴组织构成。
脾索内主要是B细胞,还有大量浆细胞、巨噬细胞和血细胞。
脾窦是由一层长杆状的内皮细胞平行排列而成的血窦,细胞间有较宽的间隙。
内皮外有环形网状纤维,使血窦壁呈栅栏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