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部编版八年级下名著导读《傅雷家书》

全国部编版八年级下名著导读《傅雷家书》

4
1931年春访问意大利时,曾在罗马演讲过《国民军北伐与北洋军阀 斗争的意义》,猛烈抨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留学期间游历瑞士、比 利时、意大利等国。
1931年秋回国后,曾任教上海美专,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 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数百万言的译作成了中国译界备 受推崇的范文,形成了“傅雷体华文语言”。
初二名著阅读
《傅雷家书》导读
课程介绍 | 目录
01 选择性阅读
02 《傅雷家书》简介 03 《傅雷家书》内容概述 04 《傅雷家书》练习巩固
2
一、选择性阅读
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它往往和阅读 者的兴趣思考,关注点密不可分。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一些情形。
一、兴趣选择。 二、问题选择。 三、目的选择。 四、方法选择。
一切做人的道理,你心里无不明白,吃亏的是没有事实表现; 希望你从今以后,一辈于记住这一点。大小事都要对人家有交代!
14
教子之道——读书求学
读俄文别太快,太快了记不牢,将来又要重头来过,犯不上。一开 头必须从容不迫,位与格必须要记忆,像应付考试般临时强记是没用的。 现在读俄文只好求一个概念,勿野心太大。目前贪多务得,实际也不会 如何得益,切记切记!
17
2.人物形象
傅雷:严谨、认真、一丝不苟, 对亲人(主要是儿子)和国家 有着无私的热爱,有良知,正 直,为人坦荡,秉性刚毅。
18
傅雷夫人(朱梅馥):因材施教, 教育思想非常成功。
19
傅聪:刻苦用功,先做人、后 成“家”,生活有条有理,严谨, 热爱音乐,同时也是个热爱祖 国的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 术家。
30
7.在这封家书中,傅雷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 亲爱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
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 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 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 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 体会…...
9
4.艺术特色 ①以书信的形式; ②真情的流露; ③文字生动优美,读来感人至深。
10
三、《傅雷家书》内容概述
1.内容概述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 一、讨论艺术; 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 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 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
11
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 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 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 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 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还以相当多的 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艺术修养等。可以说,傅雷夫 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 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 “家”,超脱小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亏你得天独厚,任凭如何打击都摧毁不了你,因而减少了我一部分罪过。 可是结果是一回事,当年的事实又是一回事: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 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 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
在信中,傅雷向儿子道歉。书信总的说来就是与儿子别离后的思念, 归根结底还是老爸表达对儿子的爱。
32
8.阅读 《傅雷家书》选段,完成练习。 ①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
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 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 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 不知朋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 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嗦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 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 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6
傅聪,1934年生于上海,8岁开始学习钢琴, 9岁师从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1954年赴波兰留 学。1955年3月获“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 三名和“玛祖卡”最优奖。1959年起为了艺术背井 离乡,轰动一时,此后浪迹五大洲,只身驰骋 于国际音乐舞台,获得“钢琴诗人”之美名。
7
2.作品简介 《傅雷家书》是由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主要
24
4.请你为《傅雷家书》写一篇推荐语。
25
4.请你为《傅雷家书》写一篇推荐语。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 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作者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 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的指导,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它 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 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不聪明”的近代中国 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
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 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 尤其不要掉在盘下,叮叮当当的!
13
教子之道——人际交往 待朋友不能如此马虎。生性并非“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得跟
“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犯着的。正如一个并不调皮的人耍调 皮而结果反吃亏,一个道理。
22
3.傅雷怎样教导儿子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
23
3.傅雷怎样教导儿子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 ①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 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 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 家"。②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 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 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当然那 是要靠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 不可。对于你的感情问题,我向来不参加任何意见,觉得你各方面都在 进步,你是聪明人,自会觉悟的。我既是你妈妈,我们是体戚相关的骨 肉,不得不要唠叨几句,加以规劝。”
16
父子深情 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齐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幸
12
教子之道——生活细节
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 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 西洋的礼貌。
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手 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何况还要使衣服走样, 你所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育的圈子,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
26
5. 《傅雷家书》可谓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凝聚着父母对子女的深切 期望。简要说说阅读后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27
5. 《傅雷家书》可谓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凝聚着父母对子女的深切 期望。简要说说阅读后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从傅雷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中,我明白了一个年轻人首先应该学会怎 样做人: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到困难不气馁, 取得成绩不骄傲;力求做一个积极进取,有人格尊严的人。
33
②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 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 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有什么事可以和 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 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 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的,比你们的 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一时觉得我看得不 对,日子久了,______________。
3
二、《傅雷家书》简介
1.作者简介 傅雷(1908一1966),字怒安,号怒庵,我国著名文学
翻译家作家,教育家,文艺评论家。 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
不苟的性格。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 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
1927年冬离沪赴法,在巴黎大学文科听课;同时专 攻美术理论和艺术评论。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 共鸣……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摊一致了。
31
7.在这封家书中,傅雷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 傅聪从事音乐工作,因此傅雷谈莫扎特的艺术特色与内心情感的 关系,与傅聪交流,循循善诱,更能引起共鸣。这也体现一位父亲 望子成才的良苦用心。
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做一个“

的艺术
家”。
21
1. 《傅雷家书》是一本普通而又奇特的书。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 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 待生活的问题。 2. 名著之所以“著名”,不仅因文字,更因情怀。《傅雷家书》是一部书 信集,凝聚着傅雷先生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3. 《傅雷家书》被称为“苦心孤诣的教子篇“,文中傅雷教育儿子胜不骄, 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 术家”。
20
四、《傅雷家书》练习巩固
1. 《傅雷家书》是一本普通而又奇特的书。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
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
的问题。
2. 名著之所以“著名”,不仅因文字,更因情怀。《傅雷家书》是一部书 信集,凝聚着傅雷先生对 、对 深厚的爱。
3. 《傅雷家书》被称为“
的教子篇“,文中傅雷教育儿子胜不骄,
8
3.主旨概括 《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