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识途的故事篇一:三年级阅读成语故事中华传统文化——成语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勤劳、聪慧的炎黄子孙,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文明,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和丰厚的文化遗产。
成语是祖国灿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成语与一般的词语相比,具有非常明显的优点:它言简意赅,结构严谨,凝炼含蓄,富于哲理,而且形象鲜明、生动,表现力强。
因此在人们的交往活动中发挥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巨大功用。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成语的含义也发生着变化,有些含义甚至与原义完全相反或者面目全非。
所以要想正确而恰当地使用成语,就必须对它的本源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阅读成语故事,不仅能够了解成语的由来,而且还可以学到更多历史知识。
纸上谈兵[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典故]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shē)的儿子赵括,从小就熟读兵书。
谈起用兵之道,连赵奢也说不过他。
时间久了,赵括便自以为天下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
公元前260年,秦兵进犯赵国。
大敌当前,赵孝成王任命廉颇为大将,率军抵抗。
廉颇见秦军强大,就在长平筑垒(lěi)固守,最终与秦兵形成对峙(zhì)局面。
秦国见一时无法取胜,就派间谍到赵国都城邯郸(hán dān)去散布流言,说廉颇惧怕秦兵,所以按兵不动,秦国特别担心赵王任命赵括为将。
赵王果然中计,下令由赵括代替廉颇为大将。
由于赵括没有任何实际作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结果使赵军陷入秦军重围,他自己也在突围中被乱箭射死。
最后,赵国四十万士兵被秦将白起活埋。
[释义]比喻夸夸其谈,不切实际。
也比喻只是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如鱼得水[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典故]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豪杰纷起,群雄争霸(bà)。
刘备为实现自己统一天下的宏愿,多方搜罗人才,特意拜访隐居在隆中卧龙岗的诸葛亮,请他出山。
他连去了两次都未见到,第三次去,才见到了诸葛亮。
刘备说明来意,畅谈了自己的宏图大志。
诸葛亮推心臵腹,提出了夺取荆州、益州,与西南少数民族和好,东联孙权,北拒曹操的战略方针,预言天下今后必将成为蜀、魏、吴三足鼎(dǐng)立的局面。
刘备听后大喜,于是拜诸葛亮为军师。
诸葛亮竭(jiē)力辅佐刘备,而刘备对诸葛亮也是格外信任和重用,这引起了关羽、张飞等将领的不满。
他们不时在刘备面前表现出不满的神色,性格耿(gěng)直的张飞更是牢骚(sāo)满腹。
刘备耐心地作了解释,反复说明诸葛亮对于自己完成夺取天下大业的重要性。
他说:?我刘备有了诸葛亮,就好像鱼儿得到了水一样。
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我。
?[释义]本意指像鱼儿在水里一样自由自在。
比喻有所凭借。
也比喻得到了与自己情投意合的人或适合自己的环境。
走马观花[出处]唐〃孟郊《登科后》[典故]唐朝著名诗人孟郊,小时候家里很贫穷,但他很有才华,学习也非常刻苦。
长大后,他的诗做得很好。
可是,他考试当官的路却走得很辛苦,连续参加了好几次考试,都没能考中。
孟郊为人非常正直,虽然考不上,他也不想拉关系走后门,只想通过自己的真才实学,走上当官的道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孟郊四十六岁的时候,终于考中了进士。
几十年的读书当官梦终于实现了,孟郊非常高兴。
他迅速穿上新衣服,骑上马,在当时的京城长安尽情地游玩。
玩到高兴时,他不由自主地取出笔,很快写了首名叫《登科后》的诗。
他在诗中写道:?昔日龌龊(wòchuò)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意思是说:过去那种贫穷的生活实在没什么值得夸耀(yào)的,今天我中了进士,才真正感到皇恩浩荡。
我很高兴,马儿也跑得飞快,一天就把长安城的美景全都看完了。
[释义]原形容事情如意,心情愉快。
后比喻匆忙或粗略地了解事物或深入地参观。
也作?走马看花?。
精卫填海[1][出处]《山海经〃北山经》[原文]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8][2][3][4][5],,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哓[9][6][7].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注释][1]精卫:相传是炎帝的小女儿淹死在东海之后化生出来的,俗称帝女雀。
[2]发鸠(jiū):山名。
相传在今山西省东南部的长子县西。
[3]柘(zhè)木:柘树,木质坚硬,其叶可以喂蚕。
[4]乌:乌鸦。
[5]文首:头上有花纹。
文,通?纹?。
[6]喙(huì):此指鸟嘴。
[7]哓(xiāo):呼叫。
[8]溺(nì):淹入海水中。
[9]衔(xián):用嘴含。
[译文] [10]。
发鸠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柘树。
那里栖息着一只奇特的鸟,它外形像乌鸦,头上有漂亮的花纹,白白的嘴巴,红红的双脚,名叫精卫,它鸣叫时总是在呼唤自己。
精卫本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一天女娃到波涛汹涌的东海游泳,不幸沉入海底,再也没回来,因而变成了这只精卫鸟,长年累月地口衔西山上的小枝条、小石子,决意要把那一望无际的东海填平。
[说明]这篇寓言说明,在远古时代,人类不知被大海夺走了多少宝贵的生命,然而在作为人类化身的精卫身上,却寄托了人类敢于征服大海的雄心壮志。
同舟共济[出处]《孙子兵法〃九地篇》[原文] [1]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注释][1]济:渡河。
[译文]吴国人和越国人经常打仗,积怨很深,当他们同坐在一条船上过河,遇到大风大浪,船就要被掀翻的危险时刻,他们忘掉一切怨恨,互相关怀救助,好象是一个人的左右手,不分彼此。
[说明]这则寓言是说,为了共渡难关,可以与那些积怨很深的对手团结一致。
也指众人一起渡过难关。
中华传统文化——成语成语是汉语中人们熟识并长期广泛使用的词组或短句,属于熟句中的一种, 绝大部分是由四个字组成的。
例如?空中楼阁??鼎鼎大名??青出于蓝??有声有色??欢天喜地?等都是四字成语。
少于四字的成语,如?敲门砖??莫须有??想当然?之类,多于四个字的如?桃李满天下??真金不怕火炼??心有余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类,在成语中都占绝对少数。
一些成语可以从字面判断语义,比如“急中生智”、“插翅难飞”等;但很大一部分成语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
其中有古书上的成句,也有从古人文章中压缩而成的词组,还有来自人民口里常说的习用语。
一般来源:①历史故事。
②寓言故事。
③神话或其他传说。
④古典文学作品。
也有些成语是接受外来文化而出现的,如“天花乱坠”、“当头棒喝”、“不可思议”、“不二法门”等。
有些成语意义从字面上可以理解,有些从字面上就不易理解。
因此多读成语故事,了解典故就能加深理解,开阔眼界。
老马识途[出处]《韩非子〃说林上》[典故]公元前683年,齐桓(huán)公应燕国的请求,出兵帮助攻打入侵的山戎(róng),并带管仲和他一块去。
当齐桓公和管仲带领齐军赶到燕国时,山戎已经掠夺了许多财物,逃到燕国东面的孤竹国去了。
齐桓公本来想收兵回国,但是管仲认为,攻打孤竹国,可以保证北方的安全,于是就向齐桓公提出了他的想法。
齐桓公认为很有道理,就派兵追击山戎,直到孤竹国。
山戎和孤竹国的国君,听说齐军到来,就吓跑了。
所以齐军很快就取得了胜利。
胜利是胜利了,但是来回征战在路上却用了很长时间。
他们出兵的时候是春天,回来已是冬天了,沿途景物大不相同,因此怎么也找不到原路,齐军在大山中迷了路。
尽管一批又一批的人被派去探路,但都没有结果。
情况非常危急,要是再找不到出路,齐军就有可能被冻死在大山中。
管仲冥(mímg)思苦想,终于想起来,老马可能有认识路的天性。
齐桓公一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同意试试看。
管仲到战马中,解开几匹老马的缰(jiāng)绳,让它们自由行走。
说来还真是奇怪,那几匹老马都不约而同地朝同一个方向走去。
管仲就命令大军跟着那几匹老马前进。
果然,在老马的带领下,齐军走出了大山,并且在大雪来临之前,安全地回到了齐国。
[释义]原意是说老马认识道路。
后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作用。
指鹿为马[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典故]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cuàn)夺皇位。
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
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bì)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
?秦二世一看,这哪里是马,分明是一只鹿,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是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
?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大声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
有些正直勇敢的人,坚持认为是鹿而不是马。
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nìng)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确实是一匹马!?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释义]本意是指着鹿,说是马。
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肴是非。
篇二: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试题大庆交通技校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三期中考试试题语文试题命题人:刘阳一、选择题(10分,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媲.美(pì)繁衍.(yǎn)殷.勤(yīn)驾.驭(jià)B.乖.巧(guāi)元.件(yuán)织杼.(zhù)织纴.(ran)C.三垣.(yuán)祭祀.(sì)星宿.(xiù)洞悉.( xī ) D.譬.如(pì)切削.(xuē)悬.浮(xuán)携.带(xi?)2、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组是()A.家喻户晓信手拈来浑然天成诗情画意B.络绎不绝望尘莫及无穷无尽一笔勾销C.天涯海角可歌可泣大现身手意想不到D.随机应变忠心耿耿众所周知再接再厉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爸爸是乐队指挥,妈妈是歌唱家,平日耳闻目睹....,多方接触,所以他爱好音乐。
B. 她是个计算机专家,我们这些初学者要虚心向她求教,不耻下问....。
C. 尽管失望,然而她却毫不自怨自艾....。
D. 王明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同学关于如何学好语文的热烈讨论。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辽阔的大草原上,炎炎的烈日烘烤着他,他一连几天在_________中颠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