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
观察物体例2、例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不同形状。
2.知道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3.凭借动手操作,发展空间观念和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辨认简单立体图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
的空间观念以及观察能力。
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具学具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知道从不同的位置
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巩固旧知识,引入新知识。
因此,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及球这些立体图形引入课题。
这样,每一个学生都会不由自主地巩固旧知识,为学习新知引路。
】
二、观察物体,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师:(出示长方体)这是什么?
生:长方体。
师:拿出老师为大家准备好的长方体,以小组为单位,从不同的
位置观察,说说你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学生在小组观察,引导大家说说分别是从哪个位置看到的。
师:同样观察一下正方体、圆柱和球,然后把观察的结果告诉大家。
组织学生交流、总结:长方体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可能不相同;正方体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都是正方形;圆柱从上、下两个面看到的是圆形,从侧面看到的是长方形(正方形);球无论从哪个面看到的都是圆。
师:由此看来:从不同角度看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教学例3。
师:如果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并且这个立体图形是我们学过的,它可能是什么?
生1:可能是正方体,因为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生2:可能是长方体,因为有特殊的长方体的两个面是正方形。
师:说得很对,仅仅有一个面是正方形,我们不能确定它究竟是什么立体图形,只能推断它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初步构建空间观念】
三、总结提升,掌握新知
1、这节课我们掌握了什么?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从不同角度看到简单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
2、在生活中,你还仔细观察过哪些物体呢?
3、课后观察身边的物体,把自己观察到的可以画下来,也可以拍下来。
四、及时练习,巩固新知。
1、观察下面的物体,从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用线连起来。
2、下面的图形分别是从物体的哪一面看到的?
3、教材习题练习十六第3~5题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正面
从上面观察物体
侧面
发现:观察的位置不同,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