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什么是术后镇痛

什么是术后镇痛

一种解决手术后疼痛的好方法
手术后的疼痛是患者最难捱的问题之一。

若是出血、发炎,患者一般都会很爽快的接受医生的意见使用药物治疗。

但是当医生建议患者术后使用镇痛治疗时,往往表现的犹豫不决。

一方面担心术后的疼痛难忍。

医生怎么知道我疼不疼?
在医院里,一般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来给术后疼痛分级。

医生会给患者一个标有0-10数字的尺子,0为无痛状态,10位极度疼痛状态。

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情况将尺子拉到不同的数字处,医生根据疼痛评分对该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一个大体评估。

一般来说,心胸外科、骨科手术疼痛最为强烈,好多患者的疼痛评分在5分以上,甚至10分。

而耳鼻喉科、眼科等手术疼痛程度就比较轻。

在术后的几个小时内往往疼痛程度较轻,因为麻醉医生会在手术快结束时给予一定量的长效镇痛药,既能保证患者苏醒,又可以减少醒来之后的疼痛不适;但往往当天晚上患者会感觉特别剧烈的疼痛,随后再逐渐好转。

解决术后疼痛的好方法就是使用镇痛泵。

镇痛泵是什么
镇痛泵是一个可以控制速度输注药物小设备,一端接在麻醉医生为患者配制的一定量的镇痛药物上,另一端接在患者的身上,可能是在手上或者背上出来的一条小细管。

正常情况下镇痛泵里的药物会慢慢地持续输注给患者,保证一个比较小剂量的基础镇痛,有的镇痛泵上还会有一个手柄,当患者感到疼痛时,可以按压手柄上的按钮,镇痛泵会在加量输注镇痛药物,以满足患者的镇痛需求。

当然,镇痛泵也有一些特殊的设计来防止患者反复多次按压,过量输入镇痛药物。

根据手术后恢复情况,一般使用镇痛泵的时间为3天。

镇痛泵是利大于弊的
镇痛泵会不会影响我的/我孩子的智商?
答案是:不会
镇痛泵会不会影响伤口愈合?
答案是:不会
会不会因为镇痛泵的使用而产生药物依赖啊?
答案是:非常罕见,几乎为零
术后镇痛泵的好处多
1.首先最显而易见的是减轻了术后的疼痛程度。

疼痛减轻了,患者心情也会变好,晚上睡得好,白天吃嘛嘛香。

2.术后镇痛泵减轻疼痛的同时,患者自然敢于早起下床活动,减少了患者的卧床时间,减少了因为长时间卧床导致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骨科患者可以尽进行功能锻炼。

3.因为疼痛的减轻,患者敢用力咳嗽咳痰,减少了术后肺不张、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4.急性疼痛若不及时控制会转化为慢性疼痛。

术后及时镇痛会减少慢性疼痛的发生率。

5.术后镇痛还能够促进肠道排气,减少心肌缺血的发生等。

当然,事情肯定有利有弊的。

客观地说几点镇痛泵的副作用。

镇痛本里含有的药物多为阿片类镇痛药和一些辅助镇痛药,如曲马多,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副作用也多为这些药物引起的副作用。

最常见的副作用为恶心,呕吐。

但是,恶心呕吐本身就是手术后最常见的反应,跟很多因素有关系。

比如腹部手术、吸入麻醉等:还有患者本身的因素,如女性、非吸烟者、容易晕车晕船的人等。

但是不能说术后一旦发生恶心呕吐就是术后镇痛泵造成的。

因此,恶心、呕吐并不是每个患者都能遇到。

如果出现恶心、呕吐,医生会使用有效措施消除这些不适的。

怎样合理使用镇痛泵?
患者最常见的一个误区就是觉得镇痛药对人体有害,即使用了镇痛泵也能不用就不用,忍着不去按镇痛泵上的自控输注按钮。

镇痛泵的正确使用方法是:感觉疼痛时,就可以按压自控按钮来减轻疼痛。

不必担心按多了过量怎么办;有自控按钮的是镇痛泵都会被设定一个锁定时间,当两次按压时间太短时,第二次自动视为无效。

也就是说,患者即使无限次的按,输注的量不会无限增加,最大用药量会在麻醉医生的控制下,而这个药量对患者是安全的
正确使用镇痛泵至少可以减轻50%的疼痛。

要消除对于疼痛的误解
有些观念在国人的心里根深蒂固:疼痛不是一种病、疼痛时能忍就忍、疼痛时能不吃药就不吃药。

这就造成好多慢性疼痛患者往往服药之后疼痛缓解,然后就自行减药;减药后疼痛反复,再次加量,这种治疗效果非常有限,危害却不小。

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规律、分阶梯使用镇痛药会大大增加疼痛治疗效果。

合理使用止痛药极少会产生药物成瘾。

因此,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是解决疼痛的唯一正确的途径。

疼痛有可能折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大家必须摒除(疼痛能忍就忍,能不吃药就不吃药)的观念。

疼痛时寻求合理规范的治疗才是解决疼痛的正确途径。

老教授们经常说:吗啡是上帝给予人类的最好礼物。

我们也希望人类在经受疼痛这种地狱般折磨的时候,愉快的,坦然地接受上帝的惠赠。

每个麻醉科、疼痛科医生都愿意作为信者,将这份礼物送正经受折磨的人们。

希望大家都能在麻醉科医生的帮助下正确合理地接受镇痛的观点,更好地度过手术后的恢复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