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发展历史沿革
《数学分析》是数学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推演和科学计算能力,提高知识水平,培养学生思维品格、思辩能力、潜在能动性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也是考研的必考课,各高校都将此门课程作为重点课程建设。
我校从1978年开始就开有《数学分析》课,在只有专科时,我们选用的教材有时是自编教材,有时是复旦大学编写的教材,教学在三个学期完成,授课时数是6:6:4。
我校从2002年招收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以来,就对各课程建设十分重视,选教研室内最优秀的教师上这门课,并且在教学研究、教学管理上也都是优先考虑这门课程,确保这门课的教学质量;在教学改革上,我们也是优先考虑这门课程的教改,从2002年开始,我们在教改上做了很多工作,主要是探索如何上好本科专业数学分析课?怎么上?教学内容如何安排?要求是什么?教学也在三个学期完成,授课时数是6:6:6。
从2009年开始,教学改为在四个学期完成,授课时数是4:4:4:4。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改革,现在该课程在课程建设方面基本走向成熟,教学质量有较大提高。
在教材方面,我们选用华东师范大学编写的《数学分析》优秀教材。
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上作了大胆的改革,收到了显著的效果,2006年被评为校级优质课程,2008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