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交换技术期末复习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交换技术期末复习

交换技术期末复习一、在网络中,由交换节点控制的接续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呼叫接续的四种类型)1、本局接续:用户线-用户线2、出局接续:用户线-出中继线3、入局接续:入中继线-机用户线4、转接接续:入中继线-出中继线 二、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优缺点三、电信交换的基本技术1、互连技术;2、接口技术;3、信令技术;4、控制技术四、分组交换的两种服务方式1、虚电路与数据报方式五、面向连接与无连接的概念及应用。

1、面向连接:(1)呼叫过程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这三个阶段 (2)应用于电路交换和虚电路交换。

2、面向无连接:(1)两个实体之间的通信不需要先建立好连接。

电路交换分组交换传送方式STD (同步时分)ATD (异步时分)服务种类面向连接物理连接虚电路连接无连接(数据报连接)带宽分配固定分配利用率低动态分配利用率高适合业务语音业务数据业务(2)是一种不可靠的服务。

这种服务常被描述为“尽最大努力交付”(best effort delivery)或“尽力而为”。

六、异步时分与同步时分的概念及应用举例1、同步时分(STD):交换机为每个连接分配一个固定的时隙(通过时间位置来区别每一个逻辑信道),应用于时分电路交换方式。

2、异步时分(ATD):属于同一呼叫的连接的信元,可以疏密地在复用链路上出现,实现按需分配带宽。

(通过标记来区别每一个逻辑信道),应用于ATM交换。

七、T单元和S单元的构成、控制方式、工作原理1、时间交换单元(T单元):实现一对复用线上的时隙交换(1)由话音存储器(SM)和控制存储器(CM)构成(2)控制方式(针对SM):输出控制与输入控制(3)输出控制:SM顺序写入、控制读出:CM控制写入、顺序读出(4)输入控制:SM控制写入、顺序读出:CM控制写入、顺序读出(5)工作原理:空分方式工作2、空间交换单元(S单元):实现对传送同步时分复用信号在不同复用线之间的空间交换,不改变其时隙位置(1)由交叉点矩阵和控制存储器构成(2)输出控制:每条入线设置入线控制存储器。

CM控制写入、顺序读出(3)输入控制:按每条出线设置控制存储器。

CM控制写入、顺序读出(4)工作原理:时分方式工作,可以组播是输入控制方式的优点)!!!3、时/空结合交换单元(T/S单元)(1)32条入线与32条出线,每条的复用时隙为32(2)基本功能:实现任一入线任一时隙与任一出线的任一时隙之间的交换连接八、T-S-T网络正反向通路建立的过程(会反相法确定反向内部时隙)1、T-S-T网络步骤:(1)选一个内部时隙用来完成S级交换(2)输入侧T单元完成输入时隙与内部时隙的交换(3)S级完成内部时隙在不同时分复用线之间的交换(4)输出侧T单元完成内部时隙与输出时隙的交换2、反向法确定内部时隙(1)A-B:内部时隙:M=7(2)B-A:内部时隙:N=M+512/2=263九、话务量及爱尔兰概念,会计算话务量1、话务量概念:在时间T内发生的呼叫次数和呼叫占用时长的乘积,称为话务量2、爱尔兰概念:爱尔兰(Erlang)3、呼叫强度:A=3600次/小时=60呼叫/分钟=1呼叫/秒4、呼叫时间:S=1/60小时/呼叫=1分钟/呼叫=60秒/呼叫5、例:话务量(1)A=3600呼叫/小时X 1/60小时/呼叫=60呼叫/分钟X 1分钟/呼叫=1呼叫/秒X 60秒/呼叫=60E(60爱尔兰)十、程控交换机多个扫描程序,比特型时间表要执行的时钟中断周期的确定,行数、列数1、例:假设存在1个10ms,两个20ms,和1个50ms的时钟级程序,系统的基本时钟中断应设为多长,时间表应该最多存储多少个单元,每个存储单元应最少有多少位,据此画出比特型时间表?(1)扫描周期(基本时钟中断):10ms(2)行数:最小公倍数/最大公约数=100/10=10(3)列数:程序的个数=4(4)注意:1、存储器的位数=程序个数2、存储器的个数=最小公倍数/最大公约数3、扫描周期=最大公约数十一、检测摘机及挂机事件的逻辑表达式及应用1、设本次扫描值为CL,前次扫描为LL2、0表示回路闭合,1表示回路断开,̅̅̅̅∩LL=13、摘机事件的逻辑运算:CL̅̅̅=14、挂机事件的逻辑运算:CL∩LL5、应用:对一群对象同时进行逻辑运算和处理。

十二、检索法与搜索法的概念及特点。

1、检索法:(1)概念:检索地址,空间换时间;(2)特点:1、如果DN(电话号码)空号很多,将浪费较多的存储器;2、适用于源数据是连续分布;2、搜索法:(1)概念:匹配查找,时间换空间(3)特点:1、适用于源数据非连续分布或较稀疏的情况;2、源数据放在表内,在表格中搜索源数据以得到对应的目的数据;十三、如何进行通路选择(通过表格能够计算出内部时隙)1、例:某TST网络入/出线数为32,设输入侧T单元采用输出控制方式,输出端T单元采用输入控制方式,S单元采用输入控制方式。

输入/输出复用线均含512时隙。

现有A、B两用户,A 占用复用线1的时隙2(话音信息为a)B占用复用线32的时隙511(话音信息为b)。

记录网络模块1和32的内部时隙忙闲状态的映象表如图所示,其中0表示忙,1表示闲。

(1)B到A的内部时隙用反相法确定。

(2)建立A到B通路,B到A通路的内部时隙分别是多少?(3)在相应话音存储(SM-R**,SM-S**)的相应单元标出话音信息内容。

(双向通道)(4)在相应控制存储(SM-R**,CM-S**,CM-C**)的相关单元标出相应内容。

(双向通道)2、NOTE:其中:SM-R表示输入侧T单元话音存储器,SM-S表示输出侧T单元话音存储器,CM-R表示输入侧T单元控制存储器,CM-S表示输出侧T单元控制存储器,CM-C表示S单元控制存储器,**表示时分复用线号。

1、答:(1)A-B :内部时隙为TS20;B-A :内部时隙(反向法):20+256=276(2)A-B :SM-R1的第2个单元中存储a ,SM-S32的第511个单元中存储a ;CM-R1中的第20个单元中存储2,CM-C32的第20单元中存储1;CM-S32的第20个单元中存储511;(3)B-A :SM-R32的第511个单元中存储b ,SM-S1的第2个单元中存储b ;CM-R32中的第276个单元中存储511,CM-C1的第276个单元中存储32,CM-S1的第276个单元中存储2。

2、注意:映象中内部时隙的序号从0。

十四、处理与电路相关的信令消息时,MTP3首先根据“选路标记”中的DPC 选定路由。

而CIC 是确定某个TUP 消息是关于哪个呼叫的。

TUP 消息选路时根据SLS 进行负荷分担。

十五、七号信令点的类型INAP OMAP MAP ISUPTUPTCAP ISPSCCPMTP-3MTP-2MTP-1HLR VLR第1层第2层第3层第4~6层第7层BSSAP十五、七号信令的4级结构与7层结构十五、七号信令的MTP-2的3种SU的名称及应用场合1、消息信息单元(MSU):用来传送信令网管理消息、第三级以上的各层发送的信息2、链路状态信号单元(LSSU):用来发送信令链路状态(忙,定位……)3、填充信号单元(FISU):是在信令链路上没有消息要传送时,向对端发送的空信号,用来维持4、信令链路的通信状态,同时可证实对端发来的信号单元十六、F、LI、FSN、BSN、BIB、FIB的含义、作用及在在基本差错校正方式中的应用1、F:信号单元的定界标志,其码型为0111 1110,位于2个F之间的就是一个完整的7号传令2、LI:信号单元长度指示语:其值等于LI字段之后的CK之前的八位组数。

由LI的值可区分信号单元的类型,即FISU的LI=0,LSSU的LI=1或2,MSU的LI>2。

基本法利用4个字段完成差错校正:3、FSN:前向序号,本消息的流水号,范围0~1274、BSN:后向序号,用于肯定证实,向对方表示已正确收到的序号直至BSN的所有消息5、BIB:后向指示位,用于重发请求(BIB反转),即否定证实6、FIB:前向指示位,用于重发指示(FIB反转)7、七号信令MTP2中为什么需要插零和删零?答:避免在信令单元的其他字段中出现与标志码相同的编码,即伪标志码十七、我国信令网构成,A/B平面内HSTP的连接方式,各级之间的连接方式1、我国NO.7信令网络拓扑结构(1)我国信令网采用3级结构:HSTP、LSTP、SP(2)HSTP(高级信令转接点):主信令区:省、市、自治区(3)LSTP(低级信令转接点):分信令区:省内每个地区负荷分担(4)SP(信令端点):Signalling Point2、(1)LSTP-SP及HSTP-LSTP为星状连接(2)HSTP之间为网状连接十八、本局呼叫、长途呼叫、110、恶意呼叫跟踪的TUP流程(包括释放方式,消息名称)1、119、110和120等呼叫应为被叫控制复原。

如果主叫先挂机,应发送CCL消息,此消息仅仅表示主叫挂机,并不拆除话路。

主叫局必须等被叫挂机的CBK消息到来后,才能发送CLF消息并拆线。

十九、移动通信的多址方式。

1、频分多址(FDMA)系统2、时分多址(TDMA)系统3、码分多址(CDMA)系统二十、PLMN功能结构(包括HLR及VLR等的功能)。

1、移动台(MS):是移动网的用户终端设备2、基站(BS):负责身频信号的发送和接收以及无线信号至MSC的接入,在某些系统中还可以有信道分配、蜂窝小区管理等控制功能3、原藉位置登记器(HLR):HLR存储在该地区开户的所有移动用户的用户数据(用户号码、移动台类型和参数、用户业务权限等)、位置信息、路由选择信息等4、访问用户位置登记器(VLR):存储进入本地区的所有访问用户的相关数据5、移动交换中心(MSC):完成移动呼叫接续、过区切换控制、无线信道管理等功能,同时也是PLMN与PSTN、公共数据网(PDN)、ISDN等陆地固定网的接口设备6、鉴权中心(AC):存储移动用户合法性检验的专用数据和算法7、设备标记登记器(EIR):记录移动台设备号及其使用合法性等信息,供系统鉴别管理使用8、网络操作维护中心(OMC):用于网络的管理和维护二十一、MSISDN、IMSI、TMSI、MSRN的含义。

1、MSISDN:移动台ISDN号码(固定网的用户电话号码)2、IMSI:国际移动台标识号(1)任何网络唯一识别一个移动用户的国际通用号码(2)是HLR和VLR的主要检索参数3、TMSI:临时移动用户标识号(1)唯一标识用户的一个永久性号码4、MSRN:移动台漫游号(1)系统赋予来访用户的一个临时号码,作用提供移动交换机路由选择二十二、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呼叫释放采用什么复原方式?1、呼叫释放采用互不控制复原方式;2、GSM系统中,MSC和MS之间的释放过程就是和ISDN相同,采用DRR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