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务员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常考词语辨析(一)知识交流

公务员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常考词语辨析(一)知识交流

领会:着重指理解、体会。

对象常是较抽象的事物,如精神、意思、意义、意图、意味、道理、知识等。

领悟:着重指理解,弄明白。

对象常是含义、道理等抽象事物。

临近:指的是正在接近向你靠近的事物。

邻近:指的是在你附近事物,但是不会移动,不会接近你。

一个为动词,一个为静词,前者有动作的意思,后者只表示状态。

例如,我临近你家,就是我快要到你家。

我家邻近你家,就是我家跟你家是邻居谋取:设法取得。

“谋取”指以智计谋划设法取得,一般为中性词,无褒贬之义。

牟取:谋取名利。

“牟取”虽也当“谋取”讲,但一般为贬义词。

尤指以不正当的或非法的手段牟取钱财和私利两词的意思大体相近,只不过它们的感情色彩不同而已,谋取是中性词,而牟取是贬义词。

前者是取得利益而后者强调是私利,例如牟取非法利益时用后者,后者有贬意。

配置:配备安排人员或事物,如作战时,根据任务、敌情、地形,将兵力、兵器布置在适当的位置安排。

配制:配合材料以制造,如把不同配料按处方混合起来配制药品配置。

疲惫:精力消耗过多。

疲惫:程度较重,过度疲劳、疲乏。

常说“疲惫不堪”。

多用于书面语中。

疲乏:是指人或动物在经历某些活动后,身体感觉劳累,没有力气.着重形容感到精神或体力缺乏。

情义:侧重于亲友同志间应有的情感。

情谊:侧重于友谊。

侧重于心意,有时专指爱情。

违反:着重指不符合,或向反面去做。

对象较广。

除了“违抗”、“违犯”的对象之外,还常是原则、规律、精神、利益、宗旨等。

违背:着重指背离,或不遵守、不实行。

对象更广,除了“违反”的对象之外,还可以是决议、义务、诺言、良心等。

违犯:着重指触犯、抵触,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

对象是纪律、制度、政策、法令、原则等。

违抗:着重指拒绝、抗拒。

是有意识的行动。

对象常是命令、指示、意志等。

忘记:对象不限于以往的,还可以是将要做事情或某种道理。

带宾语和不带宾语的用法都常见,也常用于口语中。

忘却:语义较“忘记”重。

有时带有消极的感情色彩。

多用于书面语中。

完备:同为全部都有了之意。

完备:着重指齐、齐全,常形容材料、条件、论据等。

完美:兼指完备而美好,常形容形式、语言、结构、形象、典型等。

完善:兼指完备而良好。

程度比“完美”轻。

常形容设备、组织、制度、公式等。

退化:功能减退,由优变劣。

蜕化:(1)由动物蜕皮引申为事物脱胎演化,如”由奴隶社会蜕化为封建社会。

(2)变质、腐化堕落。

如”蜕化变质”。

推敲:主要是指对事情或者细节来回反复的考虑,思量事情或者细节中的联系或者差异。

①斟酌字句;②亦泛指对事情的反复考虑。

斟酌:则主要是对事情即将产生的后果进行反复的考虑,对这几种即将产生的结果进行比较,并根据这些可能发生的结果确定自己最后的打算。

①反复考虑以后决定取舍;②往杯盏里倒酒供饮用。

相同点:都有“反复考虑”的意思。

不同点:①“推敲”可针对“字句”,如“推敲字句”;②“斟酌”不但有“反复考虑”之意,还有在此之后“决定取舍”之意,“推敲”则没有“决定取舍”的意思;③“斟酌”可表示“往杯盏里倒酒供饮用”之意,如“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陶潜《移居》);“独自斟酌”。

“推敲”则无此意。

推托:专指借故拒绝,即婉言表示不接受,后面常带上托词或拒绝的原因。

多指让自己做而不愿意做的事情。

推御:着重指不肯承担。

多指已经承担或应该承担的责任、义务等。

推辞:泛指用言语表示拒绝。

多指任命、邀请、馈赠等。

推却:用言语或行动拒绝,多指让自己做的事情。

推脱:着重指摆脱、开脱,使自己无关。

多指责任、问题或与己有关的事情。

题名:1.古人为纪念科场登录﹑旅游行程等,在石碑或壁柱上题记姓名。

2.指为留纪念所题记的姓名。

3.借指科场登录。

4.指门额。

5.犹命题;命名。

6.题目名称。

7.文献名称,包括书名、刊名、篇名等。

提名提名:在评选或选举前提出有当选可能的人或事物名称。

两者区别:题名为在某处题记姓名提名在评选或选举前提出有当选可能的人或事物名称。

通信:一般指用书信传递消息。

常说“通信员(递送公文等的工作人员)”。

通讯:一般指用电讯设备传递消息,有时也指用灯光、信号、书信等方式传递,常说“通讯员(业余写通讯报道的人员)”。

“体形”指人或动物身体的形状,也用来指建筑物、机器等形状。

“体形”主要着眼于外部形状,说到人的高、矮、胖、瘦时,主要指外部形状,宜用“体形”;“体形”可用于人、动物之外的建筑、机器等.“体型”指人体或动物的类型,主要着眼于各部分之间的比例。

“体型”则着眼于各部分之间的比例。

说到人的身体各部分之间的比例时,宜用“体型”。

“体型”只用于人或动物,不用于其他事物。

停留:着重指暂时停止而不离开某地方。

多指人的活动暂时不再继续进行,有时指事物暂时不再变动。

停顿:一般指暂停,停顿时间多半不长。

常用于语言、思想和某些事物,如工作、研究经济等。

停止:指暂停或永远止住不动,可带宾语。

而“停留”、“停顿”、“停滞”等不能,使用范围广,可用于人的言行和很多事物。

停顿:一般指暂停,停顿时间多半不长。

常用于语言、思想和某些事物,如工作、研究经济等。

调剂:着重指适当的互相搭配,多用于数量或者程度上的调整,如多和少、大和小、好和坏、强和弱、忙和闲等。

调节:着重指节制。

在一定的数量或程度范围内调整。

调整:着重指重新整顿、整理,使混乱的,不合理的变为合理的,不平衡的变为平衡的等。

题材: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即作品中具体描写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

如王建的《雨过山村》题材是描写山村雨后农家劳动生活的情事。

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

可以用各种标准来分类,如有韵还是无韵,可以分为诗歌和散文;根据结构可以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

如王建的《雨过山村》的体裁是诗歌,是唐诗中的七言绝句。

提词:戏剧演出时给演员提示台词。

题词:是礼仪类应用文体之一,是为给人、物或事留作纪念而题写的文字,它传达的是对人、物或事的积极肯定的态度或者表示纪念或勉励。

体会:着重指领会、理解。

对象是文件、方针、政策、指示等的思想内容、精神实质,也常是别人要表达的意思、感情、心理等。

还可以作名词,如“谈体会”。

体味:着重指玩味,即细心地体会。

对象常是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意味、人的情意、趣味等。

体验:着重指在实践中体会、了解。

对象是生活、现实等。

特性:专指内在的特殊的性质,一般指物品的性能、性质。

特征:专指独特的征象或标志,即具有代表性的、能象征整体的、容易辨认的特点。

指具体的,特别是外表的或形式上的居多,指抽象的较少。

特点:意义范围较广,泛指独特的地方,可以表现在性质或内容上,也可以表现在形式外形上,可以指抽象的,也可以指具体的。

用“特性”、“特色”、“特征”的地方,多半可以用“特点”。

特色:专指独特的风格、格调、样子或情景等。

是显而易见的特点。

指具体的居多,指抽象的较少。

可用于书面语中。

特别:就其中之一加以强调,可以放在动词、形容词、“是”的前面。

特别:用处较广,不限用于“就其中之一加以强调”,还可以指“非常,与一般不同”。

尤其:用处较窄,一般只限用于“就其中之一加以强调”,并在强调中包含着比较,表示后者比前者更进一步。

用于后一个比较项目上,语气比“特别”重。

特殊:跟“一般”相对,着重指跟一般不同的,但不定是很个别的。

常说“特殊性”、“特殊教育”等。

特别:跟“普通”相对,比“特殊”语意重。

指与众大不相同的、异乎寻常的,甚至于是个别的。

断言:指在个人的语言中,轻易地在短时间内对某一件事情或者事物下的一种主观性非常强的言论。

预言:是对未来将发生的事情的预报或者断言。

一般来说预言指的不是通过科学规律对未来所作的计算而得出的结论,而是指某人通过非凡的能力出于灵感获得的预报。

不可思议:成语。

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不学无术:学:学问;术:技能。

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

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按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不好好读书,没有半点学识.坦率:着重指心地坦白,不隐讳,以诚相见,多形容言行。

直率:着重指直接、不绕弯,还可以形容性格。

也说成率直。

直爽:着重指爽快、痛快、干脆的意思。

所以:表示结果,作用在于连接。

还可以用在前一分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

常跟“因为”、“原因”、“如此”搭配。

因此:不只表示结果,还表示原因。

义为“因为这个,所以……”。

作用是复指上文,承上启下。

因而:不只表示结果,还表示推论。

作用是连接上文,承上启下。

不能用于句号后面,“因此”则不然。

试验:指已知某种事物的时候,为了了解它的性能或者结果而进行的试用操作,与实验不同,若您想了解有关“用来检验某种假设或者验证某种已经存在的理论而进行的操作”。

还指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为了解某物的性能或某事的结果而进行的尝试性活动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尽可能地排除外界的影响,突出主要因素并利用一些专门的仪器设备,而人为地变革、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使某一些事物(或过程)发生或再现,从而去认识自然现象、自然性质、自然规律。

时世:时代,世道或社会。

如“~的变迁”、”艰难~”。

时势:时代潮流或趋势.某一时期的客观形势。

如”为~所迫;时势造英雄。

”。

思考:较深刻、周到地想,考虑。

对象是需要费心研究或费心思考的事物。

思索:指思考和探求、探索。

对象是需要长时间寻求的很费心寻求的事物。

树立:在人的思想里使新事物建立起来。

“树立”的对象多是抽象的事物,如:树立远大理想。

褒义词。

竖立:在地上使物体直立起来。

“竖立”的对象多是具体的事物,是形体的事物。

如:一根电线杆孤零零地竖立在田野里,对象中性词。

收集:着重指收拢,聚集,对象常是不在一起的事物和人。

搜集:着重指到处搜寻、寻找,有时包括一定程度的选择。

对象是不在一起而须到处寻找才能得到的事物,如标本、文物等。

熟悉:指知道得清楚、详细,与“陌生”相对。

常指视觉、听觉和其它方面的认知活动,对象是有形的、有声的。

熟习:了解的深透而熟练,多指记忆、运用、掌握等实际活动。

对象是记忆、语言、学问、知识、业务、工作等。

十足:常指十分充足,形容程度,常跟“信心、理由、神气、威风、干劲”等词搭配,也可以指纯粹,形容成色或成分,除用于黄金等外,多带贬义。

实足:指确实足数,形容数量,常跟年龄或数量词搭配,有时形容行为,指确实可以,完全可以。

实行:指实现,使思想上的东西变成现实,对象还可以指理论、纲领、方针、主张、计划、规范等。

施行:指执行,使规章、法令等发生效力,也指按照某种方式或某种方法去做,对象还可以指手术、方法等。

支持:着重指给以鼓励或赞助,多指从精神上、道义上帮助,也指用人力、财物或行动帮助。

支援:着重指用人力、财物或其他行动支持援助,对象还可以是灾区、新单位等缺乏财物或人力的地方,中性词。

声援:着重指用公开发表言论的方式支援,是从精神上、道义上帮助。

对象多指国家、人民、斗争、运动等重大事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