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设计复习详解
屋面坡度宜取1/20~1/8
雨水较多地区宜取大值。
12
4、屋面支撑和刚性系杆的布置原则:
▪ 在每个温度区段或分期建设的区段中,应分别设置能 独立构成空间稳定结构的支撑体系。
▪ 端部支撑宜设在温度区段端部的第一或第二开间。 ▪ 在设置柱间支撑的开间,应同时设置屋盖横向支撑,
以构成几何不变体系。 ▪ 刚架转折处,应设置通长刚性系杆,以保证面外稳定。
在有下层支撑处也应设置上层支撑。
18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
➢ 概述 ➢ 结构形式和结构布置 ➢ 刚架设计 ➢ 檩条设计 ➢ 压型钢板设计
1.3.1 荷载及荷载组合
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按投影面积算)取0.5kN/m2;投影 面积大于60m2,取0.3kN/m2;
检修集中荷载标准值取1.0kN或实际值; 风载(W):《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
(1)、横向框架 (2)、屋盖结构 (3)、支撑体系 (4)、吊车梁和制动梁 (5)、墙架
2
二、门式刚架结构的组成
(3)、支撑体系 包括屋盖部分的支撑和柱间支撑等。 它一方面与柱、吊车梁等组成单层厂房钢结构的纵向 框架,承担纵向水平荷载;另一方面又把主要承重体 系由个别的平面结构连成空间的整体结构,从而保证 了单层厂房钢结构所必需的刚度和稳定。
(GB51022-2015) ; 温度(T):按实际环境温差考虑; 吊车(C):《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 (GB50009-2012),
吊车的组合一般不超过两台;
地震作用(E):按GB50009-2012的规定取用,不与风荷载 作用同时考虑。
20
➢ 荷载组合原则
▪ 屋面均布活荷载不与雪荷载同时考虑,应取两者 中的较大值;
23
1.3.3 刚架柱和梁的设计
➢计算长度
刚架梁、柱以其侧向支撑点间的距离作为平面外计 算长度
隅撑是弹性支座 梁的计算长度≥2倍隅撑间距
1——檩条(墙梁) 2——斜梁(钢柱) 3——隅撑
24
2.腹板的有效宽度:
有效宽度取值:
▪ 当腹板全部受压时: he hw
▪ 当腹板部分受拉时,受拉区全部有效,受压区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
➢ 概述 ➢ 结构形式和结构布置 ➢ 刚架设计 ➢ 檩条设计 ➢ 压型钢板设计
1.1 概述
一、定义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承重结构采用变截面或等截面实 腹刚架,维护系统采用轻型钢屋面和轻型外墙的单层 房屋。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51022-2015
1
二、门式刚架结构的组成
▪ 积灰荷载应与雪荷载或屋面均布活荷载中的较大 值同时考虑;
▪ 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不与屋面材料或檩条自重以 外的其他荷载同时考虑; (设计屋面材料/檩条时 才考虑)
▪ 多台吊车的组合应符合GB50009-2012的规定;
▪ 当需要考虑地震作用时,风荷载不与地震作用同
时考虑。
21
1.3.2 刚架内力和侧移计算
受力特点 构件中板宽厚比较大,利用了板件的屈曲后强度。 截面特征用有效宽度计算。
5
➢ 有效宽度法
be为有效宽度
6
三、门式刚架的特点
1)质量轻:用钢量为10~30kg/m2,自重为砼的1/20~1/30; 2)整体刚度好:存在蒙皮效应 ; 3)柱网布置灵活:柱距不受模数限制; 4)支撑系统简洁:整体性可依靠檩条、隅撑保证; 5)综合效益高:造价高于砼(材料价格),但周期短,
减小温度变形和应力。
15
5、柱间支撑的布置原则:
温度区段长度超过90m,1/3点处各设一道支撑,
且支撑间距<50m,以免传力路程太长。
16
5、柱间支撑的布置原则:
短而高的单层厂房钢结构,下层支撑可布置在两端。 不会产生很大的温度应力,大幅提高厂房纵向刚度。17
5、柱间支撑的布置原则:
为传递风力,上层支撑需要布置在温度区段端部。 (柱在吊车梁以上部分的刚度小,不会产生过大的 温度应力)。
侧移计算原则
▪ 变截面门式刚架柱顶侧移应采用弹性分析方法确定。 计算时荷载取标准值,不考虑荷载分项系数。
▪ 如果最后验算时刚架的侧移不满足要求
22
1.3.2 刚架内力和侧移计算
侧移计算原则
▪ 如果最后验算时刚架的侧移不满足要求,即需要采用 下列措施之一进行调整: 1、放大柱或梁的截面尺寸; 2、改铰接柱脚为刚接柱脚; 3、把多跨框架中的摇摆柱改为上端和梁刚接的节点连 接形式。
有效宽度为:
he hc
he:腹板受压区有效宽度; ρ:有效宽度系数;
hc: 腹板受压区高度;
hw: 腹板高度。
25
2.腹板的有效宽度:
ρ
ρ
26
2.腹板的有效宽度: 有效宽度系数ρ
1
(3
1.25 ρ
)0.9
1.0
27
2.腹板的有效宽度:
等截面 V.S. 变截面(楔形)
截面尺寸估算 梁
等截面:1/40~1/30跨度 变截面:梁端高不宜小于1/35跨度
柱
等截面:不小于1/20柱高 变截面:不宜小于250mm
11
刚架柱底铰接 V.S. 刚接
多为铰接支承,平板支座,设1~2对地脚螺栓 刚接——工业厂房且有桥式吊车(宜采用等截面 柱)
13
5、柱间支撑的布置原则:
▪ 柱间支撑的间距:30~ 45m;45°最适宜;
▪ 当房屋高度较大时,柱 间支撑应分层设置;
▪ 端部柱间支撑宜设置在 第一或第二柱间;
▪ 应同时布置屋面支撑。
无吊车时
14
5、柱间支撑的布置原则:
温度区段<90m,中央设置一道下层支撑。
W 上层支撑
下层支撑
使厂房结构在温度变化时能较自由地从支撑处向两端伸缩,
投资效益高。
7
1.2 结构形式和结构布置
多脊多坡 V.S. 单脊双坡
四坡双跨
双坡双跨
用钢量大致相同,多采用单脊双坡(金属压型板 屋面为长坡面排水创造了条件,多脊多坡刚架的 内天沟容易渗漏和堆雪)
8
尽量避免不等高刚架
高低跨
内天沟的渗漏和堆雪问题更严重
9
双坡多跨刚架的中柱布置
摇摆柱铰接连接
10
3
三、门式刚架的特点
主要依据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1022-2015)
适用条件 1) 轻型——轻型屋盖,轻型外墙 2) 承重结构——单跨和多跨实腹式门式刚架 3) 无吊车,Q≤20t桥式吊车, Q≤3t悬挂吊车
4
三、门式刚架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