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兽医基础教学计划_武长学

兽医基础教学计划_武长学

嵩县中专教学计划课程:《兽医基础》教师:武长学时间:2013 08 01高一(1331班)《兽医基础》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本学期我继续担任高一(1331)班《兽医基础》教学,一班有人,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以下问题: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成绩参差不齐,这与上学期学习专业的时间有关,但最主要的是思想意识方面不够健全,没有积极进取精神。

有一些学生有取得良好成绩的强烈愿望,但因怕吃苦,只想得到不愿付出,自控能力比较弱,有时不能完成老师的要求,个别的存在识记不熟,知识结构的建立体系不健全,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二、课程性质和教学任务兽医基础是中等农业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的任务是是学生具备基层畜禽疾病防治员、防疫检疫人员所必需的动物疾病诊断于治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并要求通过反复实践掌握畜禽诊疗的基本方法和常规检查的操作要领,并熟练的应用实践,明确各种常见症状的特征,理解每一种症状产生的病理原因和条件,并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敏锐的观察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和较强的动手能力,为农民解决养猪技术的一些负担,为农民的经济收入的提高奠定基础。

(一)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常一般临床检查的方法2、掌握系统的检查方法3、掌握样品的采集与送检4、理解并掌握特殊的临床检查5、了解实验室的检查方法(二)能力培养目标1、能按标俄程序独立进行家畜的保定和临床检查,并建立正确的诊断2、能独立的进行病例剖检,3、心脏及呼吸系统的临床检查4、熟练掌握X射线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三)思想情感教育目标1、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农业,热爱自己的专业2、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科学的态度和对学业精益求精的精神3、通过生产实习和参加实际生产活动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三、教学内容:(一)知识部分第一章一般临床检查第一节动物的接近与保定了解不同动物攻击人的习性,学会常见动物的接近和保定方法。

熟知常见动物的接近和保定注意事项。

熟练掌握常用的绳结法。

第二节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掌握问诊的概念、方法、内容及注意事项。

掌握视诊的概念、原则、内容及注意事项。

掌握嗅诊的概念、应用及意义。

掌握触诊的概念、方法、应用、注意事项及触感种类。

掌握叩诊的概念、方法、应用、注意事项及叩诊音。

掌握听诊的概念、方法、应用及注意事项。

第三节体温、脉搏及呼吸频率的测定掌握体温测定方法和注意事项,并熟记常见动物正常体温。

掌握体温变化的生理和病理意义。

掌握各热型变化特点。

掌握不同动物的脉搏测定方法和注意事项,并熟记常见动物正常脉搏数。

掌握脉搏变化的生理和病理意义。

掌握呼吸频率的测定方法和注意事项,并熟记常见动物正常呼吸频率。

掌握吸频率变化的生理和病理意义。

第四节眼结膜的检查熟记健康动物眼结膜的颜色。

掌握眼结膜的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

掌握眼结膜的病理变化和临床意义。

第五节浅表淋巴结的检查掌握淋巴结的位置、方法第二章主要系统的临床检查第一节心脏的临床检查掌握各种动物心脏的解剖位置。

掌握心脏听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一步熟悉听诊器的使用。

掌握心音听诊的内容,如心音的频率、强度、性质、节律以及是否有心杂音等。

了解病理性心音的临床意义。

掌握心脏叩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一步熟悉叩诊锤和叩诊板的使用。

了解心浊音区变化的临床意义第二节呼吸系统的临床检查了解呼吸系统检查的内容。

呼吸运动检查中,重点掌握呼吸类型的检查、异常呼吸节律的表现类型和临床意义、呼吸困难的类型和临床意义.掌握鼻液的检查,尤其是鼻液的性状改变和临床意义。

了解鼻黏膜、鼻窦、喉气管的检查和临床意义。

掌握咳嗽的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

掌握胸肺的叩诊和听诊方法及临床意义。

第三节消化系统的临床检查学会动物饮食状态的观察,重点掌握反刍动物反刍、嗳气等生理特点。

掌握异常排粪动作的几种表现形式。

掌握各种动物的开口法,以及口腔检查的临床意义。

熟悉咽和食管的检查方法。

掌握各种动物腹部的检查方法。

重点掌握反刍动物前胃和皱胃的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

一般了解大动物的直肠检查的方法和临床应用。

第三章特殊临床检查第一节 X射线检查熟悉X射线机的基本构造及应用原理。

掌握X射线机操作的方法和步骤。

掌握常见的消化器官疾病的X射线检查第二节 B型超声检查了解B型超声诊断仪的基本构造及应用原理。

熟练掌握B超检查的操作步骤。

掌握B超检查的临床应用第四章样品采集与病理剖检第一节样品采集与送检掌握样品采集与送检的目的。

能进行样品采集前的准备工作。

掌握活体样品的采集与送检方法。

掌握病死动物样品的采集与送检方法。

能正确填写样品采集记录。

熟悉动物不同疾病送检样品的采集部位第二节病理剖检了解动物尸体剖检的意义。

知道尸体剖检的术式及步骤。

能对不同动物的尸体剖检作准备。

掌握常见动物尸体剖检技术。

掌握常见动物尸体剖检的注意事项。

在尸体剖检过程中能对尸体外观作正确描述第三节常见病理变化了解贫血、出血、炎症、水肿、坏死及肿瘤的概念及类型。

熟悉引起贫血、出血、炎症、水肿、坏死及肿瘤的原因。

掌握贫血、出血、炎症、水肿、坏死及肿瘤的病理变化。

能对临床上出现的贫血、出血、炎症、水肿、坏死及肿瘤能够正确识别和处理。

第五章实验室检查第一节血液常规检查了解血常规检查所包含的内容。

掌握红细胞、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计数的常用方法。

知道血液常规检查的临床诊断意义。

第二节尿液常规检查掌握尿液理化性状检查的内容及方法。

明确尿液理化性质检查的诊断意义。

第三节毒物的检验了解样品采集应注意的原则。

知道常见的有机磷农药检验的方法。

了解常用灭鼠药的检验方法。

知道氰化物检验的常用方法。

第四节微生物与免疫学检查了解分离培养的基本原则。

掌握常用细菌培养的方法。

了解常见的血清学反应。

动物寄生虫与虫卵检查。

了解生殖道原虫、粪便内原虫、组织内原虫的检查方法。

掌握血液中原虫的检查方法认识吸虫卵、绦虫卵、线虫卵等蠕虫虫卵。

掌握蠕虫常见的实验室粪便虫卵检查技术。

掌握螨虫及病材的采集方法。

了解螨虫的一般形态特点,掌握螨虫病的一般诊断方法。

(二)技能部分实训一、动物的接近与保定实训二、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实训三、心脏及呼吸系统的检查实训四、消化系统的检查四、教学措施:1、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课本为基础,紧扣教学目标,夯实理论基础知识以达到更好的实践操作能力2、为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能够利用到的资源进行教学,如幻灯片、挂图、视频和现场指导等手段。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课程的实践操作能力很强,这就要求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与生产实践的结合,培养专业性人才4、在备课中要认真研究,把死板的理论知识要变为犹如生动的现场实地,这就要求自己不断的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扩大视野面,并随时的进行自我评估5、在教学中要以学生学习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更多的让学生参与,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思路6、多对学生进行学习效果的检测,理论考核、操作考评都要做到公平公正,这就需要对考核方法不断的改进和改革,如可以让学生集体互评五、教学进度:表1 授课学时分配(学时)课时安排:第一学期每周14节课,总共安排18周,除去第一周军训没新课,共计238学时。

章数 周数 节数 学时数 总时数一般临床检查讲授 技能 168第二、四周 绪论4 动物的保定与接近 18 18 第四、六周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18 18 第七、九周体温、脉搏和呼吸数的测定 22 20 第九、十二周眼结膜的检查 2420浅表淋巴结的检查 章节测验与试卷评讲期中考试 12 系统临床检查第十三、十六周心脏的临床检查 6 24 56呼吸系统的临床检查10 消化系统的临床检查10章节测验与试卷评讲 6 特殊临床检查第十七、十八周x 射线检查 6 10 20B 超检查4第十八周 期末考试 8总计238学时课时 技能实训 测试 机动 462176428课时安排:第二学期每周每班14节课,总共安排16周,共计224学时。

章数周数节数学时数总时数病例剖检技术讲授技能126 第一、三周样品采集于送检816 18第四、五周病例剖检16 12第六、七周常见病例变化16 12第八、九周章节测验与试卷评讲18期中考试10实验室检查第十周血液常规检查8 670第十一周尿液常规检查8 6第十二周毒物检查8 6第十三周微生物、免疫学检查8 6第十四周寄生虫检查8第十四周穿刺液检查 6第十五、十六周复习1628期末考试12总计224学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