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和培育经济新增长点需要重点把握几个方向
(一)要从市场的新变化中探寻培育新增长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主要靠市场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
的确,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的增长必然直接地并且最终地取决于市场的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和培育新增长点。
如:近几年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就是市场需求的新变化,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模式,2014年福建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989.26亿元,比上年增长40.1%,2012-2014年福建“双11”当天在“淘宝”和“天猫”上的消费分别以7.8亿元、11.1亿元和15.6亿元连续三年进入全国前10强。
如果说过去十年是互联网的十年,那么未来十年则是“互联网+”的十年,未来市场将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的市场。
靠市场发现和培育新增长点,就需要市场创新,既要对现有市场作深度挖掘和推陈出新;又要对传统市场以外的新市场加以发现与另辟蹊径,以凝练有潜能的新增长点。
(二)要从优化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中探寻培育新增长点
福建在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中,一是要着力配合中央关于“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构思,充分利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优势,把福建的发展机遇紧密嵌入海上丝路的战略之中。
2015年上半年,在出口总额高于15亿的国家(地区)中,福建对菲律宾、阿联酋、泰国、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伊朗、以色列和约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增长均超过18%;上半年,福建对“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新增备案投资项目25个,中方协议投资额14.4亿美元,增长4.3倍,引进外资项目42项,合同外资2.7亿美元,同比增长55.1%。
二是要着力用好建设中国(福建)自贸试验区的政策优势,使这个集开放与改革为一身的试验区,对福建的经济增长产生新的引领作用。
2015年上半年,具有自贸区和综合实验区双重优势的平潭综合实验区GDP同比增长1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1%,在九市一区中均位居第1名。
三是要着力引入主体功能区的建设理念,努力发挥福建对江西、湖南等内陆省份要素对外流通的综合通道作用,建设功能型福建,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的要求中发现培育新增长点。
(三)要从推动改革深化中探寻培育新增长点
从市场主体看,改革能够为各类经济活动主体的创业和创新提供更宽松的政策环境,做大做强国民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从市场体系看,改革能够为各类市场特别是要素市场活力的增强构造更完善的机制,并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市场机制倒逼存量调整和激活增量的功能;从转变政府职能看,改革能够通过政府释放更多行政审批权和职能转移及强化服务为特征的自身革命,给社会和民间提供更加充实的自主发展的正能量。
深化改革的重点是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由“强政府”向“巧政府”转变,充分发挥和释放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效率。
要多学习周边的广东、浙江等先进兄弟省份好的经验和做法,在试点的基础上,加快扩大“负面清单”的实施范围,做到“权力清单”与“责任清单”相对应,在改变“乱作为”的同时,也要纠正“不作为”,还要在新常态下“会作为”。
随着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的转换,各级地方政府机构以往行之有效的一些工作方式可能不大“管用”,需要相应转换,比如:用过去搞基础设施和传统产业的办法推动创新和产业升级,效果将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
可以考虑不再设定具体目标和技术层面的产业政策,代之以发布战略性、前瞻性的预期信息,扩大企业决策时的选择空间。
可以交给市场的要坚决交给市场,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干预主要限于环境、节能、安全、标准等社会性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