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检疫申报制度

检疫申报制度

检疫申报制度
动物检疫申报制度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的相关规定~动物产地检疫实施申报制度。

二、本辖区内的动物、动物产品在屠宰、出售或运输之前~货主
应当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三、检疫申报方式有申报点填报、传真和电话等。

四、货主,申报人,申报检疫时~应提供货主,申报人,姓名,名
称,、地址、报检动物种类、数量、约定检疫时间、用途、
去向、联系电话等信息。

同时还应提供养殖档案,规模场、
区,、畜禽防疫档案,散养户,。

跨省调运乳用、种用动物及
其精液、胚胎、种蛋的~还应提交省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批
准的《跨省引进乳用种用动物检疫审批表》。

五、货主,申报人,申报检疫时~必须填写检疫申报单。

电话申
报的~在现场补填检疫申报单。

六、决定受理的检疫申报~检疫人员应出具检疫申报受理单。


予受理的~应说明理由。

七、货主,申报人,应按下列时间规定进行申报检疫: ,一,出售、运输动物产品和供屠宰、继续饲养的动物~提前3
天,
,二,出售、运输乳用、种用动物及其精液、卵、胚胎、种蛋~
以及参加展览、演出和比赛的动物~提前15天, ,三,合法捕获野生动物的~捕获后3天内向捕获地申报检疫, ,四,屠宰动物的~提前6小时,急宰的~随时申报。

八、未申报检疫~屠宰、出售或运输动物、动物产品的~按未经检疫处理。

九、申报人虚假报检~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动物检疫申报制度
为加强动物检疫工作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根据检疫工作需要~合理设置动物检疫申报点~向社会公布动物检疫申报点、检疫范围和检疫对象。

二、下列动物、动物产品在离开产地前~货主应当按规定时限向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一,出售、运输动物产品和供屠宰、继续饲养的动物~应当提前3天申报检疫。

,二,出售、运输乳用动物、种用动物及其精液、卵、胚胎、种蛋~以及参加展览、演出和比赛的动物~应当提前15天申报检疫。

,三,向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输入相关易感动物、易感动物产品的~货主除按规定向输出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外~还应当在起运3天前向输入地省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三、合法捕获野生动物~应当在捕获后3天内向捕获地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四、屠宰动物的~应当提前6小时向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急宰动物的~可以随时申报。

五、申报检疫的~应当提交检疫申报单,跨省调运乳用、
种用动物及其精液、胚胎、种蛋的~还应当同时提交输入地省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批准的《跨省引进乳用种用动物检疫审批表》。

六、申报检疫采取申报点填报、传真、电话等方式申报。

采用电话申报的~需在现场补填检疫申报单。

七、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受理检疫申报后~应当派出官方兽医到现场或指定地点实施检疫,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八、动物及动物产品未经检疫~未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禁止调运。

规模养殖场动物检疫申报制度
一、为有效防控动物疫病~维护公共卫生安全~规模养殖场的动物在离开养殖场前必须实行产地检疫申报。

二、规模养殖场的动物应在出场前2-3天,或当日,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申报动物产地检疫。

三、申报检疫的动物必须经强制免疫和佩戴动物标识后~方可申报。

四、规模养殖场的动物经乡镇,办事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人员检疫合格后方可出场。

五、运输动物的车辆装载前和卸载后应清洗消毒~并取得动物运载工具消毒证明。

六、未经检疫的动物禁止调离本场~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实行隔离观察、治疗。

七、养殖场应严格按照动物检疫申报制度申报检疫~违反上述规定将按《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接受处罚。

规模养殖场畜禽标识制度
一、严格按照农业部规定~向当地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申领畜禽标识。

二、畜禽标识实行专人管理、专库保管、专帐记录~应详细登记领取,佩戴,的时间、数量等信息。

三、按照下列规定对畜禽加施畜禽标识:
1、新出生畜禽~在出生30天内加施畜禽标识,30天内离开饲养地的~在离开饲养地前加施畜禽标识。

2、猪、牛、羊在左耳中部加施畜禽标识~需要再次加施畜禽标识的~在右耳中部加施。

四、畜禽标识严重磨损、破损、脱落后~及时加施新的标识~并在养殖档案中记录新标识编码。

五、畜禽标识不得重复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