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小结要点 (1)2JAVA基础知识 (1)3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环境搭建 (2)4ANDROID应用程序目录结构 (5)5新建一个ANDROID应用 (6)6ANDROID四大组件及界面UI元素 (7)7ANDROID应用程序的工作机制 (8)8ANDROID应用程序常用功能接口 (12)1小结要点1、熟悉了解java面向对象编程思想及基础知识;2、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环境的搭建;3、了解Android应用程序的目录结构;4、新建一个android应用(Hello,Android World!)5、熟悉Android四大组件及控件;6、理解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的工作机制;7、熟悉常用功能的接口;2Java基础知识表一JA V A语法与C语言语法对比3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环境搭建使用的工具:java jdk、android SDK、eclipse 、ADT插件方法一:一、首先安装java jdk并设置环境变量;二、将别人已经安装好的eclipse、android SDK目录拷贝到自己的电脑;三、打开eclipse设置android SDK路径(配置ADT)。
1、Eclipse启动后,选择Window > Preferences...,在打开的属性框,选择Android,如下图;可以看到:按钮即可看到我们安装SDK包,如下图:四、android SDK的配置1、在Eclipse中选择Window-Android SDK and A VD Manager ,或者在android-sdk-windows文件夹中双击SDK Manager.exe,可以看到类似如界面:2. 在上述界面中选择Virtual Devices,按new 按钮创建虚拟设备,输入如下图所示:3. 点击“Create AVD”按钮,如果安装成功,会在“Android SDK and AVD Manager”对话框中显示。
方法二:略安装步骤比较繁琐,网速比较慢的话需要大概一天的时间,对安装步骤不熟悉的话可能需要两天。
此安装方法关键就是安装android SDK和ADT插件,方法一是拷贝了已经安装好了的,所以在方法一中可以直接省去而直接配置环境就OK了4android应用程序目录结构1、目录结构如下图所示:2、目录结构说明:○1、src : 放置的是编写的源文件;○2、gen : ADT插件自动生成的R.java文件,不可以修改它;○3、Android 2.2 :这是android提供的一个jar文件我们所引用的所有类都来源于这个jar文件;○4、res :可放置文件,同时会在R.java中自动生成ID;drawable :存放的是图片资源layout :存放的是布局文件values :存放的是字符串、颜色、数组○5、AndroidManifest.xml :这是整个应用程序的配置文件,起到关键性的作用;5新建一个android应用1.新建项目:打开Eclipse,选择File > New > Project > Android Project,具体输入如下图:2、直接点击“Finish”按钮即可6Android四大组件及界面UI元素1、Activity :应用程序的界面容器,可以放置各种各样的控件;2、Broadcast Intent Receiver 可以使用BroadcastReceiver来让对一个外部事件做出响应;3、Service :是一种后台运行的服务程序,是没有用户界面的;4、Content Provider :用于数据共享Activity :既然是一个容器那么就可以放置各种控件,如:按钮(Button)、文本框(TextView)、编辑框(EditText)、多项选择(CheckBox)、单项选择(RadioGroup)、下拉列表(Spinner)等等,具体的用法可参考相关的书籍。
7Android应用程序的工作机制工作机制主要是围绕四大组件进行展开的1、ActivityAndroid中,Activity是所有程序的根本,所有程序的流程都运行在Activity之中,Activity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由系统控制生命周期,程序无法改变,但可以用onSaveInstanceState保存其状态。
对于Activity,关键是其生命周期的把握(如下图),其次就是状态的保存和恢复(onSaveInstanceState onRestoreInstanceState),以及Activity之间的跳转和数据传输(intent)。
Activity中常用的函数有SetContentView() findViewById() finish() startActivity(),其生命周期涉及的函数有: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void onStart()void onRestart()void onResume()void onPause()void onStop()void onDestroy()注意的是,Activity的使用需要在Manifest文件中添加相应的<Activity>,并设置其属性和intent-filter。
IntentAndroid中提供了Intent机制来协助应用间的交互与通讯,Intent负责对应用中一次操作的动作、动作涉及数据、附加数据进行描述,Android则根据此Intent的描述,负责找到对应的组件,将Intent传递给调用的组件,并完成组件的调用。
Intent不仅可用于应用程序之间,也可用于应用程序部的Activity/Service之间的交互。
因此,Intent在这里起着一个媒体中介的作用,专门提供组件互相调用的相关信息,实现调用者与被调用者之间的解耦。
在SDK中给出了Intent作用的表现形式为:•通过Context.startActivity() or Activity.startActivityForResult()启动一个Activity;•通过Context.startService()启动一个服务,或者通过Context.bindService()和后台服务交互;•通过广播方法(比如Context.sendBroadcast(),Context.sendOrderedBroadcast(), Context.sendStickyBroadcast()) 发给broadcastreceivers。
2、Intent属性的设置,包括以下几点:(以下为XML中定义,当然也可以通过Intent类的方法来获取和设置)(1)Action,也就是要执行的动作当然,也可以自定义动作(自定义的动作在使用时,需要加上包名作为前缀,如".example.project.SHOW_COLOR”),并可定义相应的Activity来处理我们的自定义动作。
(2)Data,也就是执行动作要操作的数据Android中采用指向数据的一个URI来表示,如在联系人应用中,一个指向某联系人的URI可能为:content://contacts/1。
对于不同的动作,其URI数据的类型是不同的(可以设置type属性指定特定类型数据),如ACTION_EDIT指定Data为文件URI,打为tel:URI,访问网络为http:URI,而由content provider提供的数据则为content: URIs。
(3)type(数据类型),显式指定Intent的数据类型(MIME)。
一般Intent的数据类型能够根据数据本身进行判定,但是通过设置这个属性,可以强制采用显式指定的类型而不再进行推导。
(4)category(类别),被执行动作的附加信息。
例如LAUNCHER_CATEGORY 表示Intent 的接受者应该在Launcher中作为顶级应用出现;而ALTERNATIVE_CATEGORY表示当前的Intent是一系列的可选动作中的一个,这些动作可以在同一块数据上执行。
(5)component(组件),指定Intent的的目标组件的类名称。
通常Android会根据Intent 中包含的其它属性的信息,比如action、data/type、category进行查找,最终找到一个与之匹配的目标组件。
但是,如果component这个属性有指定的话,将直接使用它指定的组件,而不再执行上述查找过程。
指定了这个属性以后,Intent的其它所有属性都是可选的。
(6)extras(附加信息),是其它所有附加信息的集合。
使用extras可以为组件提供扩展信息,比如,如果要执行“发送电子”这个动作,可以将电子的标题、正文等保存在extras里,传给电子发送组件。
理解Intent的关键之一是理解清楚Intent的两种基本用法:一种是显式的Intent,即在构造Intent对象时就指定接收者;另一种是隐式的Intent,即Intent的发送者在构造Intent对象时,并不知道也不关心接收者是谁,有利于降低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耦合。
对于显式Intent,Android不需要去做解析,因为目标组件已经很明确,Android需要解析的是那些隐式Intent,通过解析,将Intent映射给可以处理此Intent的Activity、IntentReceiver或Service。
Intent解析机制主要是通过查找已注册在AndroidManifest.xml中的所有IntentFilter及其中定义的Intent,最终找到匹配的Intent。
在这个解析过程中,Android是通过Intent的action、type、category这三个属性来进行判断的,判断方法如下:•如果Intent指明定了action,则目标组件的IntentFilter的action列表中就必须包含有这个action,否则不能匹配;•如果Intent没有提供type,系统将从data中得到数据类型。
和action一样,目标组件的数据类型列表中必须包含Intent的数据类型,否则不能匹配。
•如果Intent中的数据不是content: 类型的URI,而且Intent也没有明确指定它的type,将根据Intent中数据的scheme (比如http: 或者mailto:)进行匹配。
同上,Intent 的scheme必须出现在目标组件的scheme列表中。
•如果Intent指定了一个或多个category,这些类别必须全部出现在组建的类别列表中。
比如Intent中包含了两个类别:LAUNCHER_CATEGORY 和ALTERNATIVE_CATEGORY,解析得到的目标组件必须至少包含这两个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