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房常规设计ppt
在引水渠前修建防洪闸进行调节和控制。(缺 点:不能利用洪水期的高水为减少扬程)
干室型泵房
适用条件: 水源水位变幅较大,另外可以将泵室放在水体当中,厂
房的底板可以位于水位以下。 当采用分基型在技术上、经济上不可行时候,可以考虑
用干室型 地基条件较差,承载能力较低,地下水位较高时(它是
因此在工程 上通常采用湿室泵房的形式
湿室型泵房
湿室型泵房的下部为一与前池相通并充满水的地下湿室。 泵房和进水池合并建造。开敞式分上下两层,封闭式分三 层
机电层:电动机
及配电和控制设备
水泵层:泵体
湿室
出水弯管层
根据湿室的不同可以分为墩墙式、排架式、圆筒式、箱式
湿室型泵房的特点及适用场所
特点: 1.水泵室与进水池合并,水泵室也是进水池 2.水泵室内的水压力有利于泵房的稳定
有效吸上高度
通风采光好
泵房地坪
分基式泵房的分类 根据机房进水池后墙的形式分:
斜坡式 直墙式
适用于地基条件较好场合 吸水管安装检修方便;但是管道延长
有护砌的斜坡
机组和泵房不修建 在因修挡土墙 而开挖的回填土上
L=3~5管径
如果水源水位变幅比较大仍然想用分基型泵房如何处理?
在泵房前岸坡修建挡水墙,要注意洪水位对地 泵房内部布置
SUCCESS
THANK YOU
2020/1/11
泵房的组成
泵房通常是由主机房、配电间、修配间、交通道四大部分组 成。
泵房设计的就是在选定水泵房结构形式后对主机组、电气设 备、辅助设备、管道、检修间、门、窗、过道等进行设计
泵房布置的原则:
满足机电设备布置、安装、运行和检修的要求 满足结构布置的要求 通风采光好,符合防潮、防火等技术要求 满足室内外交通运输的要求 美观
一个整体,所以承受地基不均匀沉降的能力强)
挡水侧墙的顶部 高程应高于进 水侧的最高水 位
干室
上层 下层
干室型泵房的结构形式: 矩形:
特点:结构简单、建筑面积利用率高,便于利用标 准的建筑构件和起重设备;受力条件差;
一般是卧室机组但也有立式的。 圆形:
特点:受力条件好,减低工程造价,但室内工艺布 置受到一定限制,建筑面积利用率低,不适用多台 机组。
适用场所: 适用于河网密布地区、平原地区扬程特别低,水泵形式
是立式轴流泵或导叶式混流泵
湿室型泵房的分类
1.墩墙式湿室泵房
湿室周围除了进水侧一面外其他三面都用土回填,按水泵的 台数用隔墩分隔若干间,每台泵都有自己的单独的进水室, 支承水泵和电机的大梁直接搁置在隔墩上
特点: 墩墙或底板可以采用浆砌石结构,就地取材,施工方便 墙后填土造成的水平推力大,为满足抗滑稳定需要增加泵 房重量,增加了地基应力 适用于地基条件较好、砖石材料方便的地区
干室泵房的缺点: 采光差、通风差 室内湿度大 受浮托力大,不以利于泵房稳定。
为了检修的方便,通常在水泵的出水管和进水管上均设置 闸阀。管路穿墙处理要妥善处理。
底板表面要有一定倾斜的坡度,并在最低侧或四周设置集 水沟和集水井。集水井的最小尺寸应有100×100cm,深度 50~100cm,并设专门的排水泵。干室内通风不良,必要时 候设置机械通风
适用于中小型立式机组及地基条件较好的情况
排架
3 圆筒式湿室型泵房
泵房的水下部分是用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或砖石砌成的 圆筒,四周填土,用引水涵管把引水渠和进水池连通。 地上结构的平面形状可根据需要确定为圆形或矩形。
特点: 圆形泵房地基应力小,稳定性好,对沉降的适应性好 进水条件差,室内布置较困难,建筑面积利用率低, 一般不超过3台泵
泵房内部布置和尺寸确定与主机组类型密切相关
平面尺寸:
卧式机组的泵房(分基型和干室型)的平面尺寸通常 是根据其内部设备布置和安装上的要求确定的;
立式机组的泵房(湿室型和块基型)的平面尺寸通常 是根据进水结构(进水池或进水流道)确定的;
地质条件好坏
分类
固定式
是否可以移动
移动式
主要因素
按基础特点分 分基型 块基型
根据安装场所 湿室型 干室型
按泵轴安装方式 卧式
浮船型
立式 斜式
缆车型
特点:
分基型泵房
没有水下结构
每套水泵机组均有各自 单独的基础,并且与泵 房墙基分离
优点:防止各台机组的相 互干扰
一般为框架结构,结构 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
第一节 泵房的结构类型
选择水泵房结构类型前必须先了解的内容: 水泵的结构类型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水泵房到底有哪些结构类型? 这些结构类型的特点是什么?适用的条件
是什么?
泵房的结构形式
确定泵房结构形式的因素(泵房类型的选择):
泵站的性质:永久性?临时性?
机组的类型、结构及性能
水源特点水位变幅大小
引水涵管
块基型泵房
大型机组对于泵房的稳定性和整体性要求较高,对装置效 率及气穴性能要求也高,因此常常将泵的基础、泵房底板、 进水流道共同浇筑在一起,流道呈封闭的有压进水。即泵 房水下部分是一个块状的整体。
分类:按泵房是否直接挡水分为堤身式(泵房是堤的一部 分,直接承受上下游水位差产生的水平推力及渗透压力, 适用于低扬程大流量的情况);堤后式(泵房不直接承受 上下游水位差 产生的水平推力,适用于内外水位差大, 地基条件好,扬程较高的条件)
翼墙
中墩
进水室
水泵梁
墩墙式
2 排架式湿室泵房
排架式湿室下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由钢筋混凝 土梁柱来承担水泵机组和泵房上部结构的负荷,四面临 水,泵房和岸坡用工作桥连接。
特点: 没有侧墙及后墙的填土压力,不必考虑泵房的抗滑 稳定;结构轻,用材省,地基应力小分布均匀 泵检修不方便,护坡工程量大
泵房设计
作用:
泵房
用以安装机组、辅助设备、电气,是工作人员必要的工 作条件
泵房设计的内容:
泵房结构型式(泵房类型)确定
内部布置和尺寸确定
整体稳定设计、防渗设计
泵房通风、采光等设计
结构设计
泵房设计原则
在满足设备安装、检修及安全运行条件下,泵房尺寸和布 置尽量紧凑 满足稳定性、强度的要求 保证泵房水下部分不渗水 满足通风采光、防火、散热、低噪音要求 便于安装施工 外形美观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