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3000只肉种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承担单位:XX县XX牧业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地点:XX省XX市XX县时间:二0一二年五月二十日项目简介肉羊养殖项目基地位于XX省XX市XX县,注册资金1280万元,公司占地120亩(8万平方米)。
项目分为肉羊养殖、肉羊饲料加工、有机肥加工3个部分组成。
项目完成后,基地存栏繁殖种羊3000只,年出栏肉羊(种羊)6000只。
项目分为二期,总投资1000万元。
第一期(2012.4—2012.12)建筑2栋(2200平方米)全自动标准化羊舍;建筑草棚2000平方米;青贮池3000平方米;引进肉用种羊500只;种植牧草80亩;建筑办公室500平方米。
第二期(2013.1—2012.6)建筑6栋(6000平方米)全自动标准化羊舍;引进肉用种羊500只;建筑有机肥存贮加工车间500平方米。
配套道路、绿化、排水等配套设施设备。
该项目秉承“科技引领循环经济,健康带动绿色养殖!”的经营发展理念。
采取“高校+公司+基地+农户+公司”的发展模式,引领周边群众大力发展肉羊养殖业。
该项目充分利用现代化循环农业生产模式,提供优质羊肉,为养殖提供杜泊、小尾寒羊及杂交肉用优良种羊,并提供配套服务。
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提要(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概况项目名称:XX县XX牧业有限公司3000只肉种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建设性质:新建项目承担单位:XX县XX牧业有限公司建设地点:XX省XX市XX县赤眉镇建设时间:2012.6~2013.6人员结构:员工20人,管理人员3人,技术员4人,饲养员10人,其他人员3人。
2、财务状况注册资金1100万元,均为自筹资金。
3、法人代表基本情况XX,女,1981年3月,高中文凭,共产党员。
(二)经营理念“科技引领循环经济,健康带动绿色养殖”该项目秉承“科技引领循环经济,健康带动绿色养殖”的经营发展理念。
采取“高校+公司+基地+农户+公司”的发展模式,引领周边群众大力发展“肉羊养殖-有机肥生产-绿色无公害健康羊肉”的健康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三)生产目标1、羊出栏数公司存栏繁殖种羊3000只,年出栏肥育肉羊6000只;带动农户养殖繁殖种羊10~20万只,年出栏肥育肉羊20~40万只。
2、有机肥年生产加工有机肥3000吨。
(四)技术公司技术服务(饲草料生产、肉羊的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繁殖管理和种羊选育等工作)由XX省养羊学会及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专家教授提供支持。
(五)设施设备设施设备包括:标准化全自动羊舍(自动清粪,自动饮水);饲草料全自动生产设备,全自动饲料机(饲料粉碎、混匀、颗粒饲料制作)等,粪便污物处理系统(有机肥生产)。
所有设施设备均按照现代标准化健康养殖体系配套完善。
(六)品种主要品种包括:小尾寒羊、杜泊羊、东弗里生羊,槐山羊及杂交肉用羊。
(七)规模公司员工20人。
存栏繁殖种羊3000只,年出栏肉羊6000只,年生产加工有机肥3000吨。
(八)社会条件肉羊具有食谱广泛、繁殖率高、适应性强、易管理等特点。
全球羊肉消费需求巨大。
中国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整体推进,羊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农区肉羊养殖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快发展畜牧业,支持规模化饲养,加强品种改良和疫病防控。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快发展畜牧水产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增加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项目投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落实养殖场用地等政策。
2003年国家发布了《肉牛肉羊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3-2007年)》,划定了中国61个县,4个肉羊发展优势区域,对推动优势区域肉羊业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意见》指出,加快发展肉牛肉羊生产,把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作为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战略突破口,积极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以加工促发展,以加工带基地,实现畜产品加工增值;大力培育一批高成长型的畜产品加工企业,促其尽快成为竞争优势明显、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二、可行性报告的编制依据(一)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年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09年12月31日);(二)《关于改革和完善农业综合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财发[2003]93号);(三)《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中国电力出版社;(四)国家计委和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五)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六)《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规定》财发[2008]52号;(七)国家农业部《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农财发[2002]19号);(八)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九)《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十)项目单位提供的资料及调查资料;(十一)有关部门、单位出具的证明。
三、综合评价该项目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实现良种肉羊扩繁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一体化,生产绿色无污染的安全肉羊,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本项目建设可以有效地优化和调整XX市XX县养殖业、种植业和农业经济结构,促进本地区养殖业的高速发展。
本项目建设对推进XX市XX县经济繁荣,培育地方特色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牧民、场工收入,提供示范牵引作用。
本项目建设是非常必要和亟需的。
本项目建设内容和范围符合XX市XX县发展规划,有利于当地优势资源开发利用,建设条件优厚,实施项目有保障。
本项目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和提升XX市XX县的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及加工业等相关产业链开发,对进一步转变当地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具有积极的创造性意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项目技术先进,投资利润率高,抗风险能力较强,项目是可行的。
(二)风险评估该项目正好符合中国十七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
目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需要,对羊养殖业现状和将来的发展趋势思路清晰,目的明确。
同时,养殖的规模适度,组织合理,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
投资利润率高,投资回收期较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产品销路好,本项目固定资产少,购种羊资金较大,投资容易回收,还款可靠。
社会效益显著,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好路子,能促进畜牧业,特别是肉羊养殖业的发展,符合中央提出的农业结构调整政策,为节能、环保、绿色、规范化畜牧业的示范项目。
(三)带动作用该项目的实施可有力带动XX市XX县种植业、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大大推进XX市XX县种植业、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XX市XX县经济的快速发展。
本项目采取“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进行运作,当地场工、畜牧养殖户是最大的受益者。
该项目不仅可使建设单位快速发展,壮大实力,而且还对农场内的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的快速致富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本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肉羊育肥基地建设、种羊育种扩繁基地运作,将直接带动周边肉羊养殖基地,带动农户从事肉羊养殖工作,再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间接带动当地及周边县农民参与养殖,目前,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打工和土地,一年每人的纯收入为11000元;如果进行肉羊养殖,每人每年可饲养60只以上,每只母羊的年饲养成本为600元,年均产羔按2只计算,2只羔羊的收入为2000元,由养殖基地统一收购。
每只母羊的年收入为1000元,60只母羊年总收入为120000元。
羔羊肥育期按50天计算,共消耗饲料50公斤,2.0元/公斤,再加每只20元的药物和防疫费用,共计成本200元/只。
饲养60只年纯收入可达60000元。
因此,养羊是带动农户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
养羊可为XX县畜牧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加收入起到了积极带动作用。
(四)制约因素以及解决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合作社资金紧缺限制了更大的规模化发展,不能满足更多农民养殖肉羊的要求。
要满足更多农民的养殖需要和现有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养殖基地规模,就需要通过自筹资金、地方和财政拨款来解决。
(五)结论与建议本项目建设符合XX市XX县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又适应市场农牧经济的客观要求,项目规划设计合理,注重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建设,所采用先进的种羊扩繁技术、现代化养殖管理技术和先进的肉羊养殖设备,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
第二章项目背景一、项目建设的背景随着中国进入“十二五”计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中央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农村地区畜牧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三农”问题解决和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关键难题。
《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4号)提出,加快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健康养殖,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畜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肉羊具有食谱广泛、繁殖率高、适应性强、易管理等特点。
而全球羊肉消费的巨大需求,也必将促使肉羊生产迅速发展。
中国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整体推进,羊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农区肉羊养殖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一)世界肉羊业现状1、羊肉需求缺口大世界羊肉产量增长迅速。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类膳食结构的改变,国际市场对羊肉需求量逐年增加,使得羊肉产量持续增长。
据统计,1969~1970年,全世界生产羊肉727.2万吨,1985年增加到854.7万吨,1990年达941.7万吨,2000年增加到1127.7万吨,2002年增加到1162.3万吨,年均增长达2.2%。
但同其它肉类消费相比,全球人均羊肉的消费量依然很低,仅为2千克/年,占世界肉类总产量(24263.0万吨)的4.8%。
其中,年产羊肉50万吨以上的国家依次是中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巴基斯坦,这些国家羊肉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8.1%。
在过去的10多年中,羊肉生产呈现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与1990年产量相比,发达国家的产量下降了20%,而发展中国家的产量上升了43%,使发展中国家的份额由58%上升到71%。
2、羔羊肉消费加快世界各国重视肉羊生产,尤其是羔羊肉的消费需求增加更快。
顺应日益增长的国际市场需求,英国、法国、美国、新西兰等养羊大国现今养羊业主体已变为肉用羊的生产,历来以产毛为主的澳大利亚、前苏联、阿根廷等国,其肉羊生产也居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