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林则徐

林则徐


林则徐巧改对联的趣事
沈葆桢是林则徐的女婿,知道的人不少,但很少有人 知道,沈葆桢同时还是林则徐的外甥。青年沈葆桢曾写了 一副对联: 一钩已足天下明, 何必清晖满十分。 从这副对联中,看出青年沈葆桢很自负、志高气扬, 自视甚高。林则徐为了教育他,仅改动了一个字,将“何 必”的“必”字改为“况”。将原先的那种张扬的气势、 改成了内敛自谦。这副对联成了: 一钩已足天下明, 何况清晖满十分。 后来,沈葆桢果然不负林则徐的期望,做出了几件惊 世人的大亊。
林则徐星
2000年9月20日,在民族英雄林则徐诞辰 215周年之际,坐落在林则徐出生地福州市左营 司的“林则徐星”纪念碑揭幕,寓意着“林则徐 星”从这里升起。1996年6月7日,中科院北京天 文台陈建生院士发现了一颗小行星。按照国际小 天体命名委员会的规定,谁发现了小行星,谁就 拥有命名权。陈建生院士领导的施密特CCD小行 星项目组和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成员、北京天 文台朱进博士,提议将新发现的这颗小行星命名 为“林则徐星”。林则徐的禁毒和治水业绩,得 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因此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 会批准了中科院的建议。“林则徐星”在火星与 木星之间,沿椭圆轨道以4.11年的周期绕太阳运 动。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林则徐亲自主持并组织翻译班子,翻译外国书刊。把外国人 讲述中国的言论翻译成《华事夷言》,作为当时中国官吏的“参考 消息”。为了解外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情报,将英商主办的《广 州周报》译成《澳门新闻报》。为了解西方的地理、历史、政治, 又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为《四洲志》, 还组织翻译瑞士法学家瓦特尔的《国际法》等一系列著作。通过分 析外国的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他认识到 只有向西方国家学习才能抵御外国的侵略。 在军事方面,他 着手加强和改善沿海一带防御力量。专门派人从外国秘购200多门 新式大炮配置在海口炮台上。为了改进军事技术,又搜集并组织了 大炮瞄准法,战船图书等资料。虽然林则徐对西方认识比较肤浅, 接触西学的目的是出于外交、军事需要,但毕竟开创了中国近代学 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对中国近代维新思想起到启蒙作用。
二 镇压刀客
三 遭诬陷成“替罪羊”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以虎门销烟、奋力抗 英而闻名中外,成为一代名臣、民族英雄,为后人称颂。但 也是因为禁烟和抗英,使林则徐成了朝廷的一名“罪臣”, 遭受了5年悲壮的流放生活。道光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九日 到新疆。林则徐不顾年高体衰,从伊犁到新疆各地“西域 遍行三万里”,实地勘察了南疆八个城,加深了对西北边 防重要性的认识。林则徐所译资料中发现沙俄对中国的威 胁,促成了他抗英防俄的国防思想,成为近代“防塞论” 的先驱。于是他明确向伊犁将军布彦泰提出“屯田耕战”, 有备无患。他还领导群众兴修水利,推广坎儿井和纺车, 人们为纪念他的业绩,称为“林公井”“林公车”。林则 徐根据自己多年在新疆的考察,结合当时沙俄胁迫清廷开 放伊犁,指出沙俄威胁的严重性,临终时曾大声疾呼,告 诫国人:“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 见之。” 果不其然,百余年之后,数百万领土已被蚕食 鲸吞,历史证明了林则徐是正确的!
外商向林则徐呈送了《义律遵谕呈单缴烟20283箱禀》;从林则徐
3月10日到达广州,到义律3月28日被迫同意缴出全部鸦片,总共18 天。
收烟
道光十九年二月十六(1839年4月10 日),林则徐、邓廷桢及广东海关监督豫 坤乘船到达虎门,会同广东水师提督关天 培验收鸦片。烟贩在沙角缴烟,并在路易 莎号签发收据。林则徐并建议缴出一箱鸦 片,则赏茶叶五斤
我看林则徐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最重要的,最应该具 有的情操便是爱国之情,爱国方能勤勉,才能更 好的履行共和国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对得起头 顶的国徽。林则徐便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楷模,他 之所以享有崇高地位,得到使人的尊敬和普遍赞 誉,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那颗拳拳爱国之心感动 和激励了无数后来人。另一方面,在认识和处理 中国近代这两大历史主题上,林则徐走在了同时 代人的前列。今天我们纪念林则徐,就是要继承 和发扬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改革进取精神和 勤政为民的思想。
林则徐“十无益”
存心不善,风水无益。 父母不孝,奉神无益。 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行止不端,读书无益。 做事乖张,聪明无益。 心高气傲,博学无益。 为富不仁,积聚无益。 劫取人财,布施无益。 不惜元气,服药无益。 淫逸骄奢,仕途无益。
林则徐书法
林则徐是一位政治家、杰出的民族英雄, 书名被政绩所掩。实际上他的书法也有很 深的造诣。清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云 “公书具体欧阳(询),诗宗白傅(居 易)。戌伊犁后,使得肆意于书法,远近 争求,不数月缣楮空。”梁章钜云:”少 姆最工作小楷。”著有《林文忠公政书》、 《信及录》,其《清史稿》卷三百六十九 有传。
销烟
四月廿二(1839年6月3日),虎门销烟正式开始,虎 门搭起了一座礼台,前面挂著一面黄绫长幡,上书“钦差 大臣奉旨查办广东海口事务大臣节制水陆各营总督部堂 林”,广东各高级官员全部出席。由于销烟是公开参观的, 加上是端午节前后,因此人们纷纷前往虎门浅滩。另外, 不贩鸦片的外商、领事、外国记者、传教士等等,都专程 由澳门或其他地方前来参观,当中无一是英国人,以抗议 清廷对英国人财产施加压迫。 当中有带同家眷之不 贩鸦片的美商C· 金、传教士裨治文、商船船长弁逊等十 W· 人,不信林则徐有办法把所有鸦片完整销毁,于是前来实 地考证。林则徐干脆给他们进入池边,让外国观察员直接 详看销烟方法,沿途讲解。待观看全部过程、反复考察后, 皆心悦诚服,向林则徐脱帽致敬。
缴烟
美国及荷兰烟商承诺永不再贩鸦片,义律却 从中破坏,缴烟途中运走鸦片,又以各种理由拖 延缴烟时间。林则徐将计就计,也延长封锁十三 行的时间,义律无奈如数缴烟。三月十九(1839 年5月12日),民间缴烟完毕,拘捕吸毒者、烟 贩一千六百人,收缴烟膏四十六万一千五百二十 六两、烟枪四万二千七百四十一杆、烟锅二百一 十二口。四月初六(1839年5月18日),烟贩缴 烟完毕,共收一万九千一百八十七箱又二千一百 十九袋。四月十一(1839年5月23日),兰士禄· 颠地等英国商贩被驱逐出境,次日义律亦将十三 行的英国人撤到澳门。
林则徐故里
林则徐纪念场所
福州林则徐祠堂 林则徐祠堂 福州林 则徐广场 林则徐故居 澳门林则徐 纪念馆 纽约林则徐铜像 林则徐出 生地纪念馆(林则徐读书处) 虎门林 则徐纪念碑 伊犁林则徐纪念馆铜象 林则徐墓 蛇口林则徐铜像 林则徐 不辞辛苦参与抗英防务(蜡像) 普宁 洪阳文昌阁 昆明黑龙潭 福州市林 则徐小学 福州则徐中学
生平主要事迹
一 虎门销烟
(1)封锁十三行 (2)烟 (3)缴烟
(4)销烟
(5)历史意义
封锁十三行
外商前期贿赂无果,林则徐限定所有烟商三日内交出全数鸦片,并 签切结书,声明以后不贩鸦片,保证:“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 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 后又以考试名义调查鸦片货商与收受贿赂的贪官名单。 林则徐让邓廷桢下令封锁广州海岸,围困十三行。并下令十三行 内所有华人迁出,断绝通信,断水断粮。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开始,朝廷重新起 用林则徐,调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 道光二十五年九月奉召回京候补,十一月以三品 顶戴署理陕甘总督。二十六年(1846年)四月, 授陕西巡抚,七月初九(8月30日)抵陕上任。 这时的陕西,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鸦片战争 时,清廷为解决军费困难,除调拨陕西征收的盐 税外,还强令陕西捐银一百多万两。鸦片战争后 给外国侵略者的赔款也摊派到陕西,仅西安府咸 宁、长安两县的赔款银,年征收就在二万两以上, 相当于上缴正银数的三分之一;加上各地接连发 生灾荒,劳苦群众生活异常艰难;渭南、富平、 三原、大荔、蒲城等地的“刀客”与当地回民联 合起来,反抗官府的斗争此起彼伏。林到任后下 令对“刀客”严加镇压,并申明对地方官中镇压 得力者将奏请朝廷予以嘉奖;同时,又采取了一 系列赈灾措施。
名言
1.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 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 其过。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3.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有容乃大千秋几?无欲则刚百世师。比武守疆驱 虎豹,论文说理寓诗词。为官首要心身正,盖世 功勋有口碑。
4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5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
中国近代史人物介绍
中文名: 林则徐
别名: 林元抚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福建省侯官
出生日期: 1785年8月30日
逝世日期: 1850年11月22日 职业: 湖广总督
主要成就: 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代表作品: 《试帖诗 稿》、《使滇吟草》、《拜石 山房诗草》、《黑头公集》等
人物简介 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谥号:文忠。唐朝莆 田望族九牧林后裔,1785年生,清朝中期户籍福建侯官。林 则徐于道光七年所撰的《先考行状》中记述:“府君讳宾日, 号阳谷,系出莆田九牧林氏,先世由莆田徙居福清之杞店乡 (今海口镇岑兜村),国(清)初再徙省治(福州)。”林 则徐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伟大的爱国主义 者。他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12月)受命钦差大臣赴广东禁 烟。他雷厉风行,严禁鸦片,在虎门公众销毁没收的鸦片烟 237万斤,取得禁烟运动的胜利,名振中外。 民族英雄林则 徐 嘉庆三年(1798年),林则徐中秀才,就读鳌峰书院。嘉庆 九年(1804年)中举,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后入福建巡抚 张师诚幕府。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选为庶吉士,授 编修。先后任江西乡试副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嘉庆二十 五年(1820年),任江南道监察御史转浙江杭嘉湖道,任上 修海塘,兴水利,发展农业,颇有政声。鸦片战争时期主张 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 的第一人臣。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
历史意义
虎门销烟一方面唤醒了当时的很多爱国的有 识之士,他们开始反省,从新定位中国在世界上 的地位,不再以“天朝上国”自居。 另一方面, 也大大抑制了英国在中国的鸦片交易,沉重打击 了英国资产阶级在中国的贸易掠夺,展示了中国 人民禁烟的坚定决心和觉醒意识。 此外,这 次事件还成为世界的禁烟运动的一个范例,历史 上很多国家、地区结合自身的情况对此予以效仿, 抑制毒品泛滥。 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 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虎门销烟”是 中国近代史上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史例,也是人 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史学家认为,它展示 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对中国人民 抗击外来侵略有着标志性的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