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量放线技术交底

测量放线技术交底

范围:工程定位、测量、施工放线。

一、准备工作:
1. 测量放线前要认真阅读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及施工要求,对图纸的设计尺寸及
标高,要认真核对,检查总尺寸和分尺寸是否一致,总平面图和大样图尺寸是否一致,不符之处及时提出,进行核对修正,不得擅自处理,否则后果自负。

2. 测量放线所使用的仪器,工具必须是经检验过的合格品,每次测量前应先检验校
正,否则不得使用。

二、施工测量
1、施工测量说明
1)基准点引入:本工程的坐标点引入以及标高引入是由甲方提供测绘单位的“引测高程成果表”。

应由甲方委托专业单位进行本工程定位。

2)施工依据: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07)
2、平面控制网的测设该工程占地面积较大,场地比较紧张,这对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比较不利,考虑该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本工程的整体采用外控法,对主楼部分采用内控法,根据当地城市导线点,对每栋楼设置十字轴线控制网法。

3、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场区整体布设建筑方格网控制,建筑物采用十字轴线控制网控制。

2)布设平面控制网根据建筑设计总平面图和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3)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4)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用红油漆作好标记。

三、高程控制网
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1)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

2)根据场区内甲方提供的水准点布设场区高程控制网。

3)根据土方开挖工作分段进行的特点,高程控制网分段测设,但为了保证基坑底标高精度一致,要及时进行联测。

4)考虑到施测方便,高程控制网,拟布设在基坑外埋设的水准高程点上的位置。

为了便于施测及校核,沿每栋楼基坑的每边布设1〜2个控制点。

在控制点的设置位置,标明水准控制点的编号,并在旁侧用油漆注明相对标高。

2、水准点的埋设及观测技术要求
1 )水准点的埋设
水准点选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方。

本工程设置在现场四周围墙上。

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场区内及周围至少6 个水准点,水准点间的距离控制在50m 〜1 00m 。

四、地上楼层的轴线投测为了保证轴线投测的精度,满足结构安装的精度要求,平面控制
采用
内控法。

(一)内控网的布设
1. ±).000以下依据场内导线控制点,沿距建筑物开挖线约 1 m远位置测
设各轴线方向控制基准点,设置主控制线布网,埋设外控基准点,要求埋深
0.5m,并浇注混凝土稳固。

并要在施测前,对原有地面控制桩位进行一次校
测,以此确保轴线控制点的正确性。

2. ±).000以上依据施工前布设控制网基准点将主楼的内控点埋设在首层偏离轴线
1 m的位置(布设时要注意避开砼墙柱)。

基准点的埋设钢板,钢针刻划十字
线,钢板通过锚爪与顶板钢板焊牢。

基准点周围严禁堆放杂物,向上每层在相应
位置预留200 X200mm孔洞,以便于基准点的竖向投测。

预留洞口严禁覆盖,
并严防杂物从预留洞口坠落。

采用激光经纬仪竖向投测。

1)埋件的埋设
内控点所在首层平面相应位置上需预先埋设铁件并与楼板钢筋焊接牢固。

以后在各层施工浇筑混凝土顶板时,在垂直对应控制点位置上预留出200mm*200mm的孔洞,以便轴线向上投测。

2)预埋件作法
预埋铁件由100 X00 X8mm厚钢板制作而成,在钢板下面焊接空12钢筋,且与底板焊接浇筑。

3)控制点的测设
待预埋件埋设完毕后,将内控点所在纵横轴线分别投测到预埋铁件上,并用GTS-701全站仪进行测角、测边校核,精度合格后作为平面控制依据。

内控网的精度不低于轴线控制网的精度。

4)激光接收靶
激光接收靶由300 X300 >5mm厚有机玻璃制作而成,接收靶上由不同半径的同心圆及正交坐标线组成。

4. 严禁在内控点传递预留洞1m2范围内堆放钢筋、模板、钢管等杂物。

5. 控制网加密和施工放线垫层施工完成后,要根据施工控制网精确测定建筑物位
置,并进行控制网加密,各轴线交点要以红三角作标记,要求轴线间距、线垂直
角必须附合规范要求。

(二)控制线投测方法
1. 将激光铅直仪架设在首层平面钢板控制桩上,接收靶放在投测楼层面的相应预留
洞口,架设好激光铅直仪后,打开发光电源,将光线投测到须投测层楼面,调整
激光束得到最小光斑,适当挪动接收靶,把激光斑移至接收靶的“十”字交点
上;转动J2-J D激光经纬仪照准部,调整接收靶激光斑转动的圆的圆心在接收靶的“十”字交点上,该轴线的一个控制点投测完毕,要求确保接收靶的最终位置不
变,依次投测下一点。

2. 将检定合格的经纬仪架设在接收靶上,后视较长边,依次投测出主轴线,然后在
该投测面检查,校核后的主轴线跨距及夹角须符合施工精度规范要求方可测定其
它各轴线,以此测放出该投测面的所有轴线。

3. 每一区域所有轴线,细部线测放完毕后,需进行自检,自检人员须另定其它测量人员。

4. 激光光斑圆的直径允许偏差(指接收靶上的允许偏差)见下表
投测面内轴线允许偏差:
五、标高的竖向传递
(一)检测及要求
1. 对场内设的水准点,每间隔一定的时间须联测一次,以作相互检校。

仪器采用
DS2等级水准仪,精度按二等水准技术指标执行。

2. 对检测后的数据进行计算,计算成果须作一分析,以保证水准点使用的准确性。

结构施工中楼层标高控制方法及测设要求
(二)结构施工中楼层标高传递方法
1•在首层均匀地引测三个标高基准点,并定期地对其进行联测,其高差不得超过
2mm。

在首层平面易于向上传递标高的位置布设基本传递高程点,用水准仪往
返测,测设合格后,用红色油漆标记“ '”并在旁边注建筑标高,以红“ ”上
顶线为标高基准,同一层平面内红“”不得少于三个,间距分布均匀并要满足
结构施工的需要,且红“ I”需设在同一水平高度,其误差控制在土5mm以内
则认为合格,在施测各层标高时,应后视其中的两个红级”上顶线以作校核。

2> ±0.000以上各层的标高传递均利用首层红“上顶线为标高基准,用
检定合格的钢尺向上引测,并在投测层标记红检核合格后,方可在该层施测。

在结构施工到一定咼度后,应重新引测相应的结构标咼,以保证咼层建筑的测
量质量要求。

六、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
(1)测量员要按照施工进度和测量方案要求,安排现场测量放线工作,作好施工
测量日志。

(2)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标识保存完好。

(4)施工图、测量桩点,必须经过校算校测合格才能作为测量依据。

5) 本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必须符合《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95 )
的精度要求。

(6)测量放线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三检制”
自检:作业人员在每次测量放线完成后立即进行自检,自检中发现不合
格项立即进行改正,直到全部合格,并填好自检记录。

复检:由施工负责人或质量检查员组织进行质量检查,发现不合格项立
即改正至合格。

交接检:由施工负责人或质量检查员组织进行,上道工序合格后移交给
下道工序,交接双方在交接记录上签字,并注明日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