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念
1.工程构件正常工作必须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杆件的强度代表了杆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杆件的刚度代表了杆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杆件的稳定性代表了杆件维持原有平衡形态的能力。
2.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是连续性假设、均匀性假设、各向同性假设。
连续性假设认为固体所占据的空间被物质连续地充满而毫无空隙;
均匀性假设认为材料的力学性能是均匀的;
各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沿各个方向具有相同的力学性质。
3.截面法的三个步骤是截取、代替和平衡。
4.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有:拉压,扭转,剪切,弯曲。
5.截面上一点处分布内力的集度,称为该截面该点处的应力。
6.截面上的正应力方向垂直于截面,切应力的方向平行于截面。
7.在卸除荷载后能完全消失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不能消失而残留下来的变形称为塑性变
形。
8.低碳钢受拉伸时,变形的四个阶段为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局部变形阶段。
9.由杆件截面骤然变化而引起的局部应力骤增的现象称为应力集中。
10.衡量材料塑性的两个指标是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11.受扭杆件所受的外力偶矩的作用面与杆轴线垂直。
12.低碳钢圆截面试件受扭转时,沿横截面破坏;铸铁圆截面试件受扭转时,沿45度角截
面破坏。
13.梁的支座按其对梁在荷载作用平面的约束情况,可以简化为三种基本形式,即固定端、
固定铰支座、可(活)动铰支座。
14.工程上常用的三种基本形式的静定梁是:简支梁、悬臂梁、外伸梁。
15.平面弯曲梁的横截面上有两个内力分量,分别为剪力和弯矩。
16.拉(压)刚度、扭转刚度和弯曲刚度的表达式分别是EA、GI p和EI z。
17.当梁上有横向力作用时,梁横截面上既有剪力又有弯矩,该梁的弯曲称为横力弯曲。
梁横截面上没有剪力(剪力为0),弯矩为常数,该梁的弯曲称为纯弯曲。
18.在弯矩图发生拐折处,梁上必有集中力的作用。
19.在集中力偶作用处,剪力图将不变。
20.梁的最大正应力发生在最大弯矩所在截面上离中性轴最远的点处。
21.在一组平行轴中,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最小。
22.度量梁变形后横截面位移的两个基本量是挠度和转角。
23.在小变形条件下,梁的挠度w和转角θ的关系是'tan
wθ
=。
24.纯弯曲梁的中性层上的正应力σ为零,切应力τ也为零。
W,从大到25.横截面积相同的矩形、圆形、工字形截面,按照它们各自的弯曲截面系数
z 小按顺序排列,分别是:工字形>矩形>圆形。
26.按正应力强度条件,梁的合理截面应该使截面的材料分布尽可能远离中性轴。
27.等强度梁各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相等。
28.矩形截面梁的弯曲剪应力在截面的上下边缘处数值为0 。
29.采用近似微分方程积分求解简支梁的变形时,梁两端的边界条件为w = 0。
二 基本公式的简单应用
1
已知纵向线应变ε和横向线应变ε’
求泊松比ν:'εν
ε
=
2 拉压杆轴力和应力的关系:N
F A
σ=
3 拉压杆的伸长计算:N F l
l EA ∆=;1n
Ni i i
F l l EA ∆=∑ 4
拉压杆的强度计算:max []σσ≤ -> 三种类型强度计算
5 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切应力的分布规律:p
T I ρ
τ=
6 扭转轴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计算公式:max P
T W τ=
实心圆轴:432
p I D π
= ; 316
p W D π
=
空心圆轴:()44132
p I D π
α=
- ; ()34116
p W D π
α=
-
7. 圆轴的扭转角计算公式 p Tl
GI ϕ=;1n
i i pi
T l GI ϕ=∑
8. 扭转轴的强度计算:max []ττ≤ -> 三种类型强度计算 9. 弯曲梁横截面上正应力计算公式:z
My
I σ=
10弯曲梁横截面上最大正应力计算公式:max z
M W σ=
矩形截面:312z bh I = 2
6
z bh W =
实心截面:464
z I D π
= 332
z W D π
=
空心截面:()44164
z I D π
α=
- ()34132
z W D π
α=
-
11 组合截面形心计算公式:Ci
i
C
i
x A x A
=
∑∑;计算惯性矩的平行移轴公式:2z zC I I b A =+
12 梁的强度计算公式:max []σσ≤ -> 三种类型强度计算 13 梁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计算公式:*
,max max
max S z F S I b
τ=;max S
F A
τ=Γ
圆形:43Γ=
矩形:3
2
Γ= 薄壁圆:2Γ= 14 应变能的计算公式。
拉压杆:2
2N F l V EA
ε=;1
2v εσε=
扭转轴:22p
T l
V GI ε=;12v ετγ=;弯曲梁:2()2z M x V dx EI ε=⎰;22z M l V EI ε=
15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z
M x w EI =-
或者''()z EI w M x =- 积分两次可以得到挠曲线方程。
由边界条件确定积分常数。
16 尽可能记住上课时提到的那4种简单荷载作用下的梁的位移公式,以便在使用叠加原理时使用。
三 作图
画轴力图:
画扭矩图:
F
画剪力图和弯矩图:
4 kN •m
4 kN •m
10kN
C
四计算题(综合)
1 等截面杆AD的横截面积为200mm2,弹性模量E=200GPa,许用应力为[σ]=170MPa。
杆的受力如下图所示。
(1)画出杆的轴力图;(2)校核杆的强度;(3)求出杆的总伸长;
2 如图所示结构,AB 杆为钢杆,横截面积A 1=100mm 2,许用拉(压)应力 [σ]1=100MPa ,BC 杆为木杆,A 2=2000mm 2,许用拉(压)应力[σ]2=5MPa 。
B 处作用载荷P =10kN 。
(1) 试校核该结构的强度; (2)
3 如右图所示受扭圆轴,AB 段为空心圆截面,外径D =80mm ,内径d =40mm ,BC 段为实心圆截面,直径D =80mm 。
圆轴所受外力偶如图所示,各段材料的剪切模量G =80GPa ,许用切应力为[τ]=50MPa(1) 试校核该轴的强度;(2) 试求AC 段的总扭转角。
4 kN •m
P
C
4右图所示一等截面圆轴,已知其直径d =40mm ,a =400mm ,剪切模量G =80GPa ,B 截面相对于D 截面的扭转角φBD =1o ,试求:(1)外力偶矩Me 和轴内的最大切应力;(2)截面A 相对于D 的扭转角。
5 外伸梁AC 的荷载如下图所示,其截面是由两块mm mm 20030*的矩形所组成的T 型
截面。
钢材的许用正应力MPa 170][=σ,许用切应力MPa 100][=τ。
不计自重,试校核该钢梁的强度。
C
6 铸铁梁的载荷和横截面尺寸如下图所示,已知截面形心C 到截面上边缘的距离是
172.5mm y =,整个截面对中性轴z 的惯性矩6460.110mm z I =⨯,铸铁的许用拉应力[]40MPa t σ=,许用压应力[]160MPa c σ=。
(1)试按正应力强度条件校核梁的强度;
(2)若载荷不变,但将T 形横截面倒置,即翼缘在下变成⊥形,是否合理?
7等截面悬臂梁受力和尺寸如右图所示,若已知梁的惯性矩为10-
6m 4, 弹性模量E =200GPa ,用积分法求梁中点的转角和端点B 的挠度。
8 等截面简支梁受力和尺寸如右图所示, 若已知梁的惯性矩为10-
6m 4,弹性模量E =200GPa ,用积分法求A 点的转角和梁中点的挠度。
9 梁AB因强度和刚度不足需要加固。
现采用同样材料、同样截面的一根短梁CD进行加固,见下图所示。
F为多少?
请问:(1)两梁接触处的压力
D
(2)加固后梁AB的最大弯矩和最大挠度各减少了多少?
F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