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万头优质肉牛生态养殖屠宰示范园项目可研

万头优质肉牛生态养殖屠宰示范园项目可研

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背景 (1)1.2项目概况 (8)1.3问题与建议 (13)第二章市场预测 (16)2.1产品市场供应现状及预测 (16)2.2产品市场需求预测 (18)2.3产品目标市场分析 (20)2.4市场竞争力分析 (20)2.5产场风险 (23)第三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24)3.1 建设规模 (24)3.2产品方案 (24)第四章场址选择 (25)4.1地点与地理位置 (25)4.2场扯建设条件 (25)4.3场址条件比选 (26)第五章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27)5.1技术方案 (27)5.2主要设备方案 (36)5.3工程方案 (39)第六章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 (56)6.1主要原材料供应 (56)6.2燃料供应 (57)6.3 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年需要量 (57)第七章节能节水措施 (59)7.1 节能措施 (59)7.2节水措施 (61)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 (63)8.1场址环境条件 (63)8.2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63)8.3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63)8.4环境保护投资 (67)8.5环境影响评价 (67)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68)9.1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 (68)9.2安全措施方案 (68)9.3消防设施 (70)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73)10.1组织机构 (73)10.2人力资源配置 (73)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进度 (75)11.1建设工期 (75)11.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75)11.3项目实施进度表 (75)第十二章投资估算 (77)12.1 投资估算依据 (77)12.2 建设投资估算 (77)12.3 流动资金估算 (78)12.4 项目总投资估算 (78)12.6 分年资金投入计划 (79)第十三章融资方案 (80)13.1总投资来源 (80)13.2资本金筹措 (80)13.3债务资金筹措 (80)13.4融资方案分析 (81)第十四章财务评价 (83)14.1编制依据 (83)14.2财务评价基础数据 (83)14.3营业收入及税金 (84)14.4成本费用估算 (85)14.5利润估算 (86)14.6 财务评价 (87)14.7不确定性分析 (88)14.8财务评价结论 (88)第十五章社会评价 (90)15.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90)15.2项目所在地互适性分析 (90)15.3社会评价结论 (91)第十六章工程招标 (93)第十七章风险分析 (95)17.1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95)17.2风险程度分析 (95)17.3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95)第十八章研究结论与建议 (97)18.2推荐方案的优缺点 (97)18.3结论与建议 (99)第一章总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万头优质肉牛生态养殖屠宰示范园项目1.1.2 项目承办单位1.项目承办单位承办单位:*法人代表:孙宪军主管部门:乾安县牧业管理局2.承办单位概况*为省级龙头企业,以发展肉牛养殖和肉牛屠宰加工为主。

企业注册资本1130万元,固定资产产值2400万元,现有员工60名,其中高、中级牧业技术人员10名,具有较强的畜牧业技术实力和发展潜力。

1.1.3编制依据、单位和原则1.编制依据①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中赊颁布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②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标准及规范;③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④其它有关资料等。

2.编制单位*3.编制原则①在设计研究过程中坚持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方面共赢为目的,选择先进的工艺路线、适当的设备,确保产品质量在当地、国内市场的先进性。

各项设施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前提下,保证建设项目起点高、产品质量好。

②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和优惠政策等综合优势,节省投资,缩短工期,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尽快收回投资。

③在设计研究过程中,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规、规范,搞好环保、节能、节水、卫生安全及消防等设计。

1.1.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1.项目提出的理由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是我国玉米、大豆的主要生产区,粮食总产已突破250亿公斤,这其中又以玉米为主,占到粮食总产量的75%以上。

虽然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吉林省也同样面临着更为迫切的三农问题,首先是近几年虽然粮食作物在产量上不断创出新高,但农民的收入没有相应的提高;其次,由于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所占整个人口的比例很大,约占总人口构成的50%以上,农民收入的难以提高,直接影响到农村消费,消费的减少又影响到了内需,内需的不旺则影响到整个吉林省的经济发展速度。

整个农村经济进入了全面的结构性调整时期。

农村经济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

大力发展养牛业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向三元结构转变。

吉林省是国家产粮大省,适合畜牧业的发展。

作为全国较大的牛肉出口省,肉牛存栏量在国内名列前茅,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发展,优质肉牛综合技术开发已成为全省养牛业的重点应用技术。

多年来,吉林省政府对发展肉牛产业十分重视,根据温家宝总理提出的“要把畜牧业建成一个大产业”的指示和农业部提出的把吉林省由“粮仓”变“肉库”的设想,确立吉林省粮食食品工业的发展思路是带动农牧业的发展。

为此,吉林省委、省政府在2006年就提出“粮变肉”工程,粮食转化要达到50%以上。

通过优质肉牛的快速养殖及深加工等一条龙的系列开发,使肉牛产业成为吉林省的畜牧业支柱性产业。

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利用国家推出的扶持政策,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这一主导产业的前提下,适时调整产业结构,扩大效益好、见效快、能提高农民收入的产业(如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产品质量升级,已成为吉林省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2.项目提出的过程乾安县属于农牧交错带,对肉牛业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广大农民对肉牛的养殖热情高,具有养牛的成熟经验,并掌握一定的养牛技术。

早在1976年就开展了黄牛人工授精项目,人工授精技术和黄牛改良效果始终处于全省领先地位。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党的各项农业政策的落实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乾安县的养牛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2007年末,全县牛发展到7.35万头,存栏4.1万头,且牛群的质量较高,改良牛比例占整个牛群的90%以上,同时乾安县秸秆资源丰富,利用率较好,被吉林省列为粗饲料加工及秸秆利用示范县,青黄贮饲料的加工、利用具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传统的分散经营,靠放牧养牛旧的格局已经不能适应畜牧业迅速发展的需要。

乾安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所辖10个乡镇和4个农牧场,人口3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近22万人,农户5.5万户。

全县有耕地12万公顷,粮食平均年产量为100万吨。

近几年乾安县畜牧业发展较快,截止到2007年末,猪、牛、羊、禽分别发展到32.6万头、7.35万头、55.6万头、460万只。

牧业产值达到5.6亿元,占全县总产值的38%,农民人均牧业收入1300元。

乾安县养牛历史悠久,具有良好的肉牛养殖发展基础。

万头优质肉牛生态养殖屠宰示范园项目是根据乾安县牧业经济发展情况提出来的。

乾安县提出把乾安县建成牧业大县、经济强县的发展目标,乾安县县委、政府一直把养牛业当作重点产业来抓。

*在肉牛养殖上已实行了专门化品种,标准化生产,规模化饲养,产业化经营,多元化开发(简称为“五化”模式)模式。

其万头优质肉牛生态养殖屠宰示范园项目,必将带动当地肉牛产业的全面发展,提高广大养牛户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地方的牧业经济发展服务。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肉牛饲养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牛肉加工业、牛肉市场和外贸等方面也都有了长足发展,牛肉市场逐年扩大、销量不断增加,肉牛饲养业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我国农村经济中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牛肉发展既面临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新的挑战,将是我们肉牛业进一步振兴的新课题,吉林省具有良好的肉牛生产基础和发展潜力,建设肉牛生态养殖示范园,带动肉牛养殖基地的建设,大力发展肉牛业,开展大型沼气热电联产工艺,对提高全民健康水平、降低能耗,实现经济突破和农民增收致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农业发展方向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化经营项目和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规划的精神和发展目标,符合吉林省“生态省”的建设目标,符合吉林省地区产业发展规划。

本项目的实施还可以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化跨越式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突破和进一步发展。

项目所采取的经营管理模式,实现区域经济突破和进一步发展。

项目所采取的经营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专业化农业生产技术能力。

2)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也不断变化,逐渐由温饱型向营养型转变,肉、蛋、奶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优质牛肉越来越被人们青睐,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饮食,并且对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都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3)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目前农户饲养的牛,本地牛较多,体小、肉质差,经济效益差,如广大的养殖户都饲养优良品种的肉牛,即可提高养牛业的群体质量,且经济效益显著。

项目建成后,可带动周边乡、镇广大农民发展肉牛养殖,建立优质肉牛生态养殖示范区,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

近来牛肉的价格普遍看好,而活牛价格更好,目前长春皓月集团收购活牛价格为每公斤15元,每头育肥牛售价在8000-10000元之间,每头育肥牛利润可达1000元以上。

松原市处在我国优质肉牛产业带,并有国家级的优质肉牛育种场,松原市的前郭县查干花种畜场是我国西门塔尔优质乳肉兼用型牛育种基地,对发展肉牛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种源条件和资源优势,由此可以看出,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大力发展养牛业,是振兴牧业、发展农村经济,加速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小康社会一条有效途径。

4)促进农业良性循环的需要随着种植业化肥投入量的逐年增加,致使耕地酸碱度失衡,板结十分严重,土壤越来越贫瘠。

通过发展养牛业,农牧轮作。

一可以使秸秆和饲草过腹还田,培肥地力,提高土壤通透性;二可改善生态环境;三可解决粮食就地转化实现粮变肉的问题;四即可提高粮食单产,又可生产绿色食品,促进农业的良性循环,增加农业生产后劲。

5)是改善生态环境,降低能耗的需要沼气是一种优质能源,主要成分是甲烷,发热量达6000大卡/m3以上,也就是说每m3沼气相当于0.6kg液化气。

沼气池所生产的沼气可直接作为燃料供给锅炉用,并且热效率的利用率可达80%以上,因为除了蒸汽的有效利用外,锅炉和发电所产生的烟气余热仍然可以作为烘干物料的热源加以利用,这样就可使厂内生产形成一个能源闭路利用模式,其能源利用率为最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