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烟草种植技术

烟草种植技术

烤烟种植技术第一章烤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一、气候条件1、温度。

烤烟是喜温作物,在无霜期少于120天或稳定通过10℃的活动积温小于2 600℃的地区,难以完成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

烤烟生长的温度围较大,生长最快的温度为31℃左右,最适宜的温度为28℃左右,低于17℃生长缓慢,高于35℃干物质消耗大于积累,烟碱含量增高。

烤烟生育前期,如日平均气温低于18℃,特别是在13℃左右时,将抑制生长,导致早花,造成减产降质。

从烤烟的品质出发,烟株对气温条件的要前期较低,后期较高,这样有利于叶积累较多的同化物质。

在大田生长阶段的中、后期,若日平均气温低于20℃,同化物质的转化积累便受到抑制,影响烟叶正常成熟。

气温越低,形成的烟叶质量越差。

成熟期的热量状况对烟叶质量的影响最为显著,所以通常把烟叶成熟期的日平均气温作为判别生态适宜类型的重要标志。

一般认为,要获得品质优良的烟叶,叶片成熟阶段的日平均气温不应低于20℃,而较理想的日平均气温为24℃左右。

2、光照。

光照条件对烟草的生长发育和新代都有较大的影响。

烤烟是一种喜光作物,充足而不强烈的光照能使烟株生长旺盛,叶厚茎粗,繁殖力强。

在强光直射下,叶片厚而粗糙,油分不足,对烟叶质量不利,过分强烈的光照还会引起日灼病。

如光照不足,则光合作用受阻,生长缓慢,机械组织发育差,植株纤弱,成熟期延迟,干物质积累少,叶片薄,香气不足,品质下降。

因此,充足而不强烈光照,对于烟叶品质有利,尤其是旺长期,充足的光照能增加干物质的积累,到成熟期,充足而和煦的光照是生产优质烟叶的必要条件。

光照时间的长短,影响烤烟的生育,烟株正常生长,每天需要10小时以上的光照,少于8小时则生长缓慢,叶少色淡身份薄。

3、降水。

烤烟叶片大,一生中需水最多,未成熟的烟叶含水量达92%—93%,成熟叶含水量达80%左右。

烤烟属比较耐旱的作物,为了获得理想的产量与优良的品质,烤烟适合种植在降水量充足的地区。

水分过多和不足对品质和产量都有影响,在温度和土壤肥力适中的条件下,降水充足,烟株生长旺盛,叶片大而厚薄适中,产量较高质量好。

若降水不足,土壤干旱。

则烟株生长受阻,长势差,产量低,叶片小而厚,组织粗糙,质量差,严重缺水时叶片凋萎,出现“旱烘”,甚至枯死。

降水对烤烟的影响,不仅仅表现为全生育期降水量的多少,还表现为生育期各阶段雨量的分布对产量品质的影响更大。

烤烟在旺长期以前,烟株小,耗水量低,适度干旱能促进根系发育,此时的月降水量以80~100毫米较为理想。

旺长期耗水量最大,此期如水分过于亏缺,则会严重降低烟叶产量与质量。

在降水量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下,月降水量100~200毫米即可满足需要。

成熟期降水量的多少对烟叶质量影响最为显著,降水量过少,烟叶厚而粗糙,烟叶含糖量低而烟叶中的烟碱与含氮化合物的含量却高。

如多雨寡照,则烟叶薄且难烘烤,烟碱含量低,香气平淡。

此期月降水量为100毫米左右较为理想。

二、土地条件1、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可以导致热量、雨量在一定围的再分配,也深刻影响着土壤的性状,从而影响和决定着烟草的生长发育及烟叶质量。

在海拔高度超过1 800米的地区,难以生产优质烤烟。

因此,应把地貌类型作为划分烤烟适生类型的判别标志之一。

2、土壤土壤是烟草吸取营养和水分的场所,同时各种环境条件也通过土壤影响着烟草的生长发育。

烟草的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除重盐碱土外,几乎在各类土壤中都能够生长。

但是,从烟草生产和对烟叶质量的影响看,不同土壤类型所产的烟叶品质差异则非常明显。

即使在较小的区域,品种相同,栽培技术措施和调制技术相似,仅由于土壤中某些理化性状不同,便会导致烟叶质量有明显差异。

土壤中的养分、水分和空气是决定烟草生长适宜程度的基本条件,土壤酸碱度(pH)是影响因素,土壤含盐量和含氯量则是限制因素。

(1)土壤质地。

在一定围,表土疏松而心土又略紧实的土壤较为适宜。

这样的土壤既有保水保肥能力,又有一定的排水通气性能,适宜烤烟的生长发育,利于烤烟的前、中期生长而后期又能适时落黄,产量和品质均好。

土壤质地黏重,排水、通气性差,地温回升慢,养分供应迟缓,则烟株前、中期生长缓慢,成熟较迟;反之,沙性土壤抗涝而不抗旱,保水保肥能力差,烤烟在前、中期尚能正常生长,后期易出现脱肥现象,产量低,叶片薄而色淡,油分不足,品质较差。

烤烟以壤土最好。

(2)土壤养分。

土壤肥力的高低,对烤烟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

为了生产出优质烟叶,烟株必须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能从土壤中适时适量地吸取不同种类的营养成分。

有机质含量适中,富含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土壤是生产优质烟的重要条件。

土壤中有效氮含量与供氮能力的调节是影响烟草生育和烟叶产量、质量的重要因素。

烤烟在生育前期只有供给充足的氮素,才能保证烟株茎叶生长良好,而到烟叶成熟期氮素供应则需降低到适当水平,以保证烟株的代能适时由蛋白质的旺盛合成转化为糖类物质的积累,才有利于形成优质烟叶。

(3)土壤水分。

烟草在生育前期,土壤含水量为其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时,有利于协调烟株的地下部与地上部的生长发育,这样可为烟株以后的正常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生育中期是烟株旺盛生长期,耗水较多,土壤水分含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时较为有利。

烟株生长后期,为保证烟叶正常成熟,防止吸收过多的氮素,土壤水分含量以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左右为最适宜。

烟草生育的任何阶段,水淹或积水都会造成根系缺氧,烟株萎焉甚至死亡。

为获得优质烟叶,土壤必须排水良好和具有较高的持水力。

(4)土壤酸碱度。

烟草在pH值4.5~8.5的围均能生长,可见,烟草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幅度较宽。

但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烤烟品质产生不利影响。

pH值5.0~7.0的土壤作为烟草适宜类型围,把pH值5.5~6.5的土壤作为烟草最适宜类型围。

(5)轮作。

连作会使烟草养分亏缺和失调,且易染病虫,使产量和质量下降,所以合理轮作是保证烟叶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

烟草前作忌茄科、葫芦科作物,最好是禾本科作物、油菜(注意蚜虫和病毒病传染)和豆类(注意土壤肥力和病害)。

2—4年轮作一次。

其方式因气候、土壤、作物生长期等不同而异。

水田轮作的主要形式有:烤烟-油菜或小麦-水稻-蚕豆或小麦;旱地轮作的主要形式有:烤烟-小麦或绿肥-玉米(大豆)-油菜或大麦。

第二章烤烟的生育过程一、烤烟的生长特点在烟株生长的整个过程中,表现为前期生长较慢,中期生长较快,后期生长缓慢的特点,以叶面积和株高增长为例,移栽后30天叶面积和株高增长较慢,30—60天增长较快,而60天后明显减缓。

二、烤烟的生育时期从栽培角度看,分为苗床期和大田期。

(一)苗床期从播种到移栽这一时期称为苗床期。

一般为65—90天天左右。

苗床期因各地环境条件、育苗方式和管理水平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苗床期可分为4个生育时期。

1、出苗期(从播种到出苗)从播种到子叶平展,即为出苗。

这一时期,水分和温度是关键。

水分不足会延迟出苗,甚至造成闷种、闷芽等。

种子萌发最低温度为7.5-10℃。

幼芽在17—25℃顺利生长,以25—28℃最为适宜,超过35℃幼胚易受伤害。

2、十字期(出苗到第3真叶出生)出苗后第l、2片真叶长出,与子叶大小相近,交叉呈十字状时称十字期。

十字期对外界环境比较敏感,管理稍有不慎极易死苗。

此时主根人土很浅,侧根刚发生,光合能力弱,抗逆性差,极易死苗。

十字期对土壤干旱极为敏感,土壤水分以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为宜。

对高浓度盐分也特别敏感。

3、生根期(第3真叶到第7真叶出生)因第3或第4片真叶斜立如耳状,又称“小耳期”或“猫耳期”。

此时幼苗光合能力较十字期有很大提高。

根系生长十分活跃,主根明显增粗,1级侧很大量发生,2级、3级侧根陆续出现,地下部生长快于地上部。

为了促进根系生长,应适度控制水分,保持土壤湿度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左右为宜。

漂浮育苗采取剪叶技术来协调地上地下部分生长同时生长。

4、成苗期(第7真叶到幼苗适植)第7片真叶出生后,幼苗生长中心开始转移到地上部。

幼苗生长明显,根干重和体积不断增加,90%以上的干物质都是在这一阶段形成,所以需要有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养分和光照。

近几年随着烤烟技术的推广,育苗采取漂浮育苗技术,不用土育。

二、大田期从移栽到采收完毕为大田期,一般100-140天左右。

分为四个时期:1、还苗期(移栽到成活)当根系机能恢复,新根发生后,地上部随之恢复生长,叶色转绿,日晒不萎,即为成活。

这一过程一般7-10天,越短越好。

带土移栽或假植育苗移栽往往无明显的还苗期。

该期应特别加强水分供应,确保烟苗及时成活。

2、伸根期(还苗到团棵)烟苗茎部伸长加粗,新叶不断出现,到株高33cm左右,展开叶达12-16片时,株型近似球形,称为团棵。

一般约需30天左右,是大田管理的重要时期,应上下兼顾,注意促进根系的生长。

3、旺长期(团棵到现蕾)团棵后茎叶开始迅速增长,茎高每天可增加3—4cm以上,2天即出现一片叶,生长十分旺盛。

茎生长锥开始分化成花序原始体,叶芽分化停止,主茎顶端中心出现绿色花蕾,烟株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一般历时25—30天。

旺长期的叶面积、光合生产率、干物质积累最大,最多;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群体和个体的矛盾较突出,对水、肥、光等环境条件敏感。

叶数、叶片大小、叶重主要决定于这一时期,是决定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时期,所以团棵前后的营养条件十分重要,各种措施必须适时实施,做到旺长而不徒长。

4、成熟期(从现蕾到成熟)烟株现蕾后,叶片自下而上陆续落黄成熟。

茎的生长在开花后停止,根系仍有增长。

从现蕾到叶片采收结束需30—60天,留种栽培应延至蒴果成熟。

只采收叶的烟株要打顶抑芽。

第三章育苗和移栽我国烤烟栽培全部采用育苗移栽。

育苗要求做到壮、足、适、齐。

壮苗的形态标准是根、茎、叶结构合理,侧很多,根系发达,生活力强;叶色正常,叶片大小适中,移栽时有8-10片叶;幼茎粗壮,苗高适中,无病虫。

一烤烟移栽1、密度与栽植方式栽植密度对烟叶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密度过大,则根系发育差,茎秆细,节间长,叶片小而薄,单叶重下降,现蕾期推迟,叶片早熟。

相反,密度过稀,则植株高大,叶片繁茂,叶厚色深,易引起徒长。

密度过大过小,上等烟比例都不高,化学组分不协调。

总氮、蛋白质、烟碱等含量,随密度的增加或留叶数的增加多呈递减趋势,目前我省的烤烟种植密度是:行距120 cm,株距50 cm,单行起垄,每亩栽1100株烟。

按此要求拉线打塘。

做到横看、竖看、斜看一条线。

2、移栽技术移栽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同一片地要求集中移栽。

移栽时选均匀一致的壮苗移栽。

栽后3—5天要查塘补缺。

弱苗偏管,保证全田烟株生长一致。

移栽过早,烟株处于低温时间过长而易产生早花;移栽过晚,生育期短,烟株难以充分生长,后期气温下降,影响烟叶正常成熟。

相关主题